台新藝術獎
  • 時間 2025.05.20-2025.05.20
  • 地點 台新金控大樓元廳 (台北市仁愛路四段118號2樓近仁愛圓環)

第23屆台新藝術獎—國際決審講座|5.20 (二)19:00-20:30「挺立在話語的邊緣 ─ 我和我的舞蹈」 報名專頁

報名參加

挺立在話語的邊緣 ─ 我和我的舞蹈

Standing on the Border of the Speech: My Dance and I


時 間:2025年5月20日 週二 19:00-20:30

地 點:台新金控大樓元廳 (台北市仁愛路四段118號2樓)


講    者:

瑪蒂德˙莫尼葉 Mathilde Monnier (編舞家、前法國國家舞蹈中心藝術總監)


對    談:

何曉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院長、MeimageDance藝術總監)第12屆台新藝術獎得主

葉名樺 (編舞家及舞者)第19屆台新藝術獎得主

李貞葳(LEE\VAKULYA創團編舞家、 旅歐自由舞者)第21屆台新藝術獎得主


主 持:

郭亮廷 (藝評人、Mathilde Monnier著作《疊韻》譯者)


法國重要編舞家瑪蒂德˙莫尼葉(Mathilde Monnier)除了持續發表啟發思辨、多元探索的舞蹈作品之外,亦曾擔任「蒙比利埃國家舞蹈中心」以及「法國國家舞蹈中心」藝術總監達二十多年,期間開啟舞蹈與跨界的各種實驗與合作,建立深具影響力的舞蹈新體系。基金會特別藉莫尼葉抵台參與台新藝術獎決選工作之前舉辦講座,邀請近年獲得台新藝術獎的三位編舞家:何曉玫、葉名樺、李貞葳共同與談。四位女性編舞家皆擁有超過15年的創作經歷,將齊聚分享個人創作歷程,探討女性、跨域創作、機構與教育等議題。


現場法語同步口譯 (請帶證件租借口譯機)

※免費活動,請事先報名


合作單位:


講者介紹

瑪蒂德.莫尼葉  Mathilde Monnier

編舞家、前法國國家舞蹈中心藝術總監



瑪蒂德.莫尼葉曾加入不同舞團擔任舞者,並於1984年開始從事編舞工作。其作品探討舞蹈動作的編創本質,進一步連結到如共同性(communality)等更廣泛的主題,以及與音樂和記憶的關聯性。

莫尼葉自1994年至2013年間擔任法國「蒙比利埃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Chorégraphique National de Montpellier)藝術總監,並於2014年至2019年間,出任巴黎和里昂「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Danse)總監一職。這段時間中,她開啓了舞蹈的跨領域實驗,並反思機構角色及其影響力。在這兩個機構任職時,她為其他藝術家推動改革,建立起至今仍對舞蹈界深具影響力的新體系。

莫尼葉的舞蹈作品曾在世界各大舞台及日本、韓國、台北等地的國際舞蹈節呈現。她交替進行個人創作和與藝術界不同人物的合作計劃,包括凱特林(Katerine)、克里斯汀·安戈(Christine Angot)、拉里博(La Ribot)、海涅 .郭貝爾(Heiner Goebbels)等。2020年起,她回到蒙比利埃與個人團隊進行新的創作。而其最新作品《黑暗之光》(Black Lights)榮獲2023/24年度舞蹈類最佳表演大獎。 

她曾獲得多項殊榮,包括法國文化部獎章(1983)、戲劇作者作曲者協會大獎(Société des Auteurs et Compositeurs Dramatiques,SACD;2002)。她於2013年獲頒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Knight of the Legion of Honor),並於2025年獲頒法國榮譽軍團軍官勳章(Officer of the Legion of Honor)。


與談人

何曉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院長、MeimageDance藝術總監



何曉玫,第十一屆台新藝術獎、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得主,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院長。於2010年創立「何曉玫MeimageDance」。作品多元、特異,並閃耀著鮮明的女性形象。《默島新樂園》組裝了繁盛、金光、野艷與喧囂的臺灣當代性,赤裸呈現生命中每一塊搏動肉體的特寫。她總是懂得如何以燥熱與冷酷的不同取徑,碰觸靈魂中最讓人動容的生命基底。近年來,也與科技共舞,開啟了虛擬與實境的新篇章。「重心計畫」系列創作包括:VR作品《肉身到虛擬:極相林》、《林相繽紛-林投~姐ㄚ》、《芭比的獨白》。自2023年起,以《默島進行曲》計畫,帶領大家一起踏出臺灣的跤步,走出劇場,邀請在地陣頭團隊在廟埕匯舞,開創「從現在開始的舞蹈傳統」。

「世界因何曉玫的舞蹈而切割出嶄新的面向」—— 楊凱麟

2023-2025年連續三年擔任亞洲舞蹈節《Dance Now Asia》總策演人

2024年《默島新樂園》受邀日本六本木藝術之夜Roppongi Art Night

2024年《林相繽紛-林投~姐ㄚ》VR作品受邀參與德國威瑪藝術節The Festival Kunstfest Weimar/美國西南偏南影展SXSW

2025年布魯塞爾現代影展Bozar Immersive Cinema


葉名樺 

編舞家及舞者



臺灣編舞家及舞者,1983年出生於高雄。創作以身體、感官詮釋來思考時間與空間,並以多媒材、跨領域的演出實踐回應敘事與事件。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為台灣知名舞蹈家。作品包含《一個人的美術館—寂靜敲門》、《編舞家葉名樺—以真實人體回應山姆・詹克斯》、王大閎建築劇場X葉名樺《牆後的院宅》、《SHE》系列、《波光閃閃的房間》、《跳芭蕾》、《進入誰天堂》、《音樂芭蕾劇場:遇見胡桃鉗的女孩 》等。曾以《牆後的院宅》獲第19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2023年受聘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教授跨領域表演及身體意象課程。


李貞葳 

LEE\VAKULYA創團編舞家, 旅歐自由舞者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畢業,現為旅歐自由藝術家、編舞者、Gaga舞蹈教學者。2017年東元藝術獎舞蹈類得主。前以色列Batsheva巴希瓦舞團舞者(2009-2014),著名編舞家Ohad Naharin眼中「最迷人的舞者之一」。她充滿爆發力的肢體特色,極具豐富感染力,被紐約時報讚為「充滿魅力的獨舞者」。哥德堡郵報以兩個「驚人」來形容「李貞葳擁有令人讚嘆的肢體和渲染力」。她曾以客席舞者身份於瑞典哥德堡歌劇院舞團(2015-16)、碧娜‧鮑許烏帕塔舞蹈劇場(2017)、比利時偷窺者舞團(2020-2022 )、比利時步兵舞集(2018-2025), Baro d’Evel 馬戲劇團(2024-至今)。

身為編創者,李貞葳發表許多創作。《Elephant》由耶路撒冷郵報評為「年度傑出之作」。2014年於「紐扣計劃」發表獨舞《黑盒子》並由台北時報評為年度令人難忘的表演之一。李貞葳自2016年起與匈牙利藝術家Vakulya Zoltán共同創作並組成雙人舞團LEE\VAKULYA,兩人演出《孤單在一起》此作品入圍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決選、英國Total Theater Award決選,隨後以獨舞《不要臉》、群舞製作《共狂》七年內四度入圍台新藝術獎決選,並於2023年以《崩-無盡之下》奪下第21屆台新藝術獎「年度表演藝術獎」。


主持人

郭亮廷  

藝評人、Mathilde Monnier著作《疊韻》譯者



現為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講師、自由撰稿人及譯者。 國立藝術學院(現北藝大)戲劇系學士,法國巴黎第一大學美學系學士,雷恩第二大學劇場研究所碩士。文章散見於《表演藝術雜誌》、《印刻文學生活誌》等刊物,譯有《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疊韻》等書。


 第23屆台新藝術獎—國際決審講座  

日期:5月20日、5月25日 查看所有場次

地點台新金控大樓元廳 (台北市仁愛路四段11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