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藝術獎大展特別導賞 + 百變旗幟工作坊

好藝ART分享 ─呂姝琳

參與同仁|呂姝琳(交易融資商品部應收帳款產品組)

參與活動|午間好藝巴士:第十四屆台新藝術獎大展

參與時間|2016/6/29

本次活動先由北師大美術館的導覽員介紹大家參觀第14屆台新銀行藝術獎得獎作品,由於傳統戲曲一直是同行友人胤庭本身最喜歡的表演藝術型式,她學生時期不僅曾經加入戲曲社團,學習各種 身段並公開表演,出社會後也常在閒暇時前往劇場小劇場觀賞戲曲作品,所以《十八羅漢圖》這作品特別引起我們注意,她也分享了一小段心得:「作為一位觀眾支持者,甜甜的導覽老師不僅生動說故事般地告訴我們《十八羅漢圖》劇情的來龍去脈,更深入淺出把專業術語與知識藏入白話裡,現場佈展的概念與舞台設計的理念相互呼應,整體十分有趣。此外,也觀察到現場小朋友們都能夠專注聆聽,並充滿好奇興趣。個人很肯定這場導覽,十分開心。雖然無暇現場觀賞演出,仍能藉由這次展覽感受到編劇王安祈、導演李小平及幾位主角演員魏海敏、溫宇航…等幾位我喜愛的戲曲劇場界資深老師們的功夫深厚細膩。」

參觀完藝術獎作品,便正式進入本次活動重點--製作束口袋背包。這次參加也是基於想要再次挑戰縫紉機DIY另一個屬於自己的包包,並且為了支持「美麗台灣關懷協會--百變旗幟工作坊」投入旗幟回收並轉化為藝術品或環保包包的理念;而或許離前次體驗已事隔一年,即使心裡明明知道隨時可停踩踏板,止住這台自動跑線彷如馬奔的機器,心中仍有微微緊張感導致車線無法完美筆直,但DIY本身還是給人成就感,原來看似複雜的包包其實只要車出4條長線就可以完成!

在現代快速時尚的驅使下,擁有縫紉技能的人口已越來越少,所以真的感謝基金會提供的藝文課程及縫紉老師的教學,讓我們能有機會體驗傳統女性技藝,並在覺得自己還是有「賢淑一面」的假想中得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