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活動:2014數位表演藝術節 《WAVE‧微幅》
[ 員工藝術達人] 好藝ART分享 ─ 陳泰宇
參與親友|陳泰宇(法金管理處金融交易作業部交易信用組 孫聖媛親友)
參與活動|2014數位表演藝術節 《WAVE‧微幅》
參與時間|2014/11/08
圖版提供|一當代舞團
參加過許多次基金會安排的藝術欣賞活動,每回總覺得收穫滿滿,也對下一次的活動有所期待。上週六基金會安排的2014數位表演藝術節 《WAVE‧微幅》,對少有機會觀賞當代藝術演出的我來說,是一個嶄新的體驗。
類似當代藝術的表演,我只曾經在國外耗資不斐的大型秀場看過,但觀賞《WAVE‧微幅》對身心的洗禮則前所未有。劇場就在松菸舊廠房裡,簡單的高架方型舞台似乎只是塗上亮光漆,舞台上方則如棋盤似地整齊垂吊著數十盞投射燈,設備之簡單,與國外大型秀場相去甚遠。
隨著極高頻與低頻的巨大樂聲響起,數十盞投射燈忽上忽下、狀似無序地交互拉扯,舞者則在投射燈上下排列組合所形成的空間中穿梭、奮力扭動身軀,造成的舞台效果讓人時而覺得像是就身處在波光粼粼的湖邊,看著凌波仙子在湖面上翩翩起舞;時而又像是在浩瀚的層巒疊翠中仰望繁星點點,恐怖的魍魎魑魅則在夜空中盤旋跳躍;時而卻又像是在震耳欲聾的夜店內,欣賞舞客觥籌交錯、辣妹扭腰擺臀,聲與光、人與科技間天衣無縫的搭配,形成的氛圍常令人忘了身處何方、今夕何夕。
正如《WAVE‧微幅》的推廣文案中所描述的,劇場透過簡單的設備傳達了「在遙望未來生存狀態的微光閃爍裡,尋找著虛實維度之間,人與世界共生的呼息」「以如獸般的原始肢體結合聲光動力新媒體裝置,共同探討人類生存與當代生命樣貌中,自然與人工空間、真實存在與虛擬網絡、時間記憶與感官經驗的對映。」謝謝基金會的用心,讓每天身處都市叢林裡,周旋在經濟數據、業績壓力、KPI達成率的我們,宛如身心做了一場SPA,重新自我檢視。
再次謝謝基金會的細心安排,讓我們有機會能夠接觸更多元的藝術,穫得更多面向的啟發,希望基金會能更頻繁的舉辦活動,也鼓勵更多同仁共襄盛舉,讓藝術的種子在更多地方萌芽、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