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 掌中真快樂 布袋戲親子工作坊
好藝ART分享:藝術達人 ─ 呂姝琳
參與同仁│呂姝琳(交易融資商品部應收帳款產品組)
參與活動│掌中真快樂 布袋戲親子工作坊
參與時間│2013/1/12
雲州大儒俠史艷文、霹靂系列素還真、黯黑無影的藏鏡人...這幾個布袋戲電視劇裡正或邪的神奇角色,在「六七年紀」一代的青春記憶裡,都是發著光亮的吧。然而,隨著時代推進、各式娛樂漸漸電子化以來,於我輩童年回憶中佔有一定分量的布袋戲,在「九年級」(民國90年後出生)小朋友們的遊戲領域中卻似乎短暫缺席了,取得代之的是戰鬥陀螺、遊戲卡跟電動玩具。
因此,工作之餘看到基金會舉辦的真快樂掌中劇團布袋戲工作坊,本人立刻就報了名,除了原本對藝文活動就有愛好、想重溫兒時記憶外,其實也想帶著11歲姪兒好好認識稱得上是台灣「國寶」的布袋戲,希望有機會藉著手作趣味,體會小小雙掌可以變化出的奧妙有多麼無窮盡?
活動當天,在台灣布袋戲界第一代女演師江賜美長孫柯世宏先生的講述及表演下,我們首先認識到傳統布袋戲「生旦淨末丑」各種角色生動有趣的特色身形、開場與退場姿態。接下來的時間,則讓我們動手完成屬於自己的布袋戲玩偶。
快樂玩耍約兩小時後,平常喜歡翻閱各種武器書的小姪做出了讓眾人訝異的海豹阿諾神兵(平常習於感受他跳躍式創意的我其實不意外,哈),那麼,小朋友的心得是甚麼呢?海山國小四年5班呂紹齊簡短地寫著:「在這次的活動當中我覺得老師都有細心的教導我們,也有稱讚我們的作品。 哈樂Day(快樂時間)過去後我們就依依不捨的離開,但是我和其它的4個小朋友一起玩,(我最大)在我的帶領之下我們一起玩躲貓貓。真快樂呀!」看了小朋友的感想,突然領悟到,不管是歌仔戲、京劇或布袋戲,庶民娛樂原本就會因為時代演進而改變,無論甚麼形式的娛樂,在小孩腦中存在的,都是好玩及同儕快樂感。至於傳統藝術的保存與創新使命,真的要謝謝有心經營的專家,在有趣的活動及表演當中,讓參與者共同走上這條傳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