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9/22天天天氣「晴」三缺一劇團親子工作坊

親子ART分享:藝術達人 ─ 林秀虹

參與同仁│林秀虹(國外部會計組)
參與活動│天天天氣「晴」三缺一劇團親子工作坊
參與時間│2012/9/22

關於晴天娃娃─在中國它的名字叫做「掃晴娘」,元朝的李俊民就曾經寫過一首關於掃晴婦的詩;「一休和尚」的卡通中也常常見到它的身影出現。一個美好的週末下午,我們在台新文化藝術基金會安排及三缺一劇團的介紹之下,享受了一場精采豐富的親子DIY體驗。

       親切的花花團長和成功姐姐,利用簡單的小遊戲展開序幕,同時也拉近了與小朋友間的距離,讓他們可以暫時地抛下爸爸媽媽,把自己交給兩位姐姐,融入了有趣的故事中。在他們的帶動下,展開了和偶的對話,看著台上的晴天娃娃,竟然活靈活現地舞動,讓大家都忍不住拍手叫好!很難想像一顆保麗龍球,一條白胚布,兩顆小鈕釦,再加上一根竹筷子,這些再平凡不過的小東西聚在一起時,竟會產生了奇妙的化學變化,一個個可愛的晴天娃娃,出現在小朋友的手中。製作的過程中,父母扮演從旁輔助的角色,每個娃娃都來自寶貝們自己獨一無二的想法。在最短的時間內,他們學會利用身邊的彩色鐵絲,或編織、或彎折,呈現出來的卻是連老師們都嘖嘖稱奇的創意。

       但,這只是個開始哦!有了漂亮的偶,仍需要靠精湛的操作,才能賦予他們生命;眼睛是偶的靈魂,一舉手、一投足,仔細地將心中的感受,傳達到偶的肢體動作中。小朋友們用心揣摩老師所示範一切,讓每個晴天娃娃都活了起來;接下來就是和家長們互動的時間,平日西裝筆挺的爸爸,變成了孩子們的大玩偶,讓他們的偶寶貝恣意地在其身上遊走,大家玩得不亦樂乎,最精彩的莫過於分組上台的晴天娃娃服裝秀、雷神怪獸大對決及晴天娃娃歷險記,這些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像,真是令我們大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没想到我們從小到大所熟知的晴天娃娃,原來並不僅是用來期待艷陽高照的象徵,它更可以變化成一個有感情,有生命的偶來盡情玩耍,只要用心加上想像力,平凡的物品也能化身變成愛不釋手的寶物!我的心情彷彿也跟著晴天娃娃一起變得樂觀開朗起來。

朱麗陵的心得:(秀虹的女兒)
參加過很多次媽媽公司辦的活動,像偶寶貝,紙的博物館及這次的晴天娃娃,每次都有不同的學習主題,很特別也很有趣,我在幼稚園就曾經做過晴天娃娃,但是作完後只是把它掛在窗戶旁。老師說:「如果希望天氣是晴天,就將它掛起來,隔天就會出太陽」。但是經過這次的體驗,才發現其實娃娃也可以有動作,有表情,它會表演會走秀,真得和我以前的認知有很大的差異,希望還有機會可以跟媽媽一起參加這樣的活動。

20120922

201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