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9/22天天天氣「晴」三缺一劇團親子工作坊

親子ART分享:藝術達人 ─ 何佳玲

參與同仁│何佳玲 (支付金融處行銷企劃部專案行銷組)
參與活動│天天天氣「晴」三缺一劇團親子工作坊
參與時間│2012/9/22

對於小小孩而言,玩偶是最能直接表達他們的情感。星期六的午後在家用完餐,帶著孩子搭公車「到公司」,途中,孩子一直問我:媽媽,為什麼要去公司、為什麼去上班… 看著孩子稚嫩的臉旁、充滿疑問的眼神,我只是笑笑的、低頭的、輕輕的告訴他們:媽媽想帶你們一起玩!

記憶中的元廳一直是個很莊嚴、著正式服裝的大人才能出現的地方。第一次看見那麼多可愛、天真的小天使們,在那兒開心的跑著、跳著、嘻笑著,溫暖的燈光、加上台新藝術基金會非常親切的工作人員及三缺一劇團充滿活力的花花及成功姐姐,著實不免也快樂的融入其中。

我們藉由一顆圓形的保麗龍球、一塊棉布、一根免洗筷、二個鈕扣來製作。晴天娃娃的五官只有眼睛,而潔淨的棉布則代表身體,簡單的戲偶做起來真是不簡單。眼睛的寬度、高度及指揮動作的免洗筷的角度皆會影響每個晴天娃娃的喜怒哀樂、肢體動作,而這些全是由「主人」所給予的生命。這就好比每個孩子們,皆是父母親獨一無二的寶貝。

在操作戲偶中,看似簡單的走路動作,也必須透過花花姐姐的解說、成功姐姐的分解動作,才能讓每個小朋友了解如何讓晴天娃娃穩穩的「走」在桌上;戲偶的眼神、注視,小朋友們也要拿著自己的晴天娃娃練習好一會兒。透過親子互動遊戲中,每個參與的爸爸、媽媽們也全力配合做出不同的肢體動作為孩子創造出不同的情境,有高山、有天橋、有山洞,即使這些肢體動作讓久坐辦公室的爸爸、媽媽手腳不聽使喚的抖動,但仍堅持讓每個充滿獨特性的晴天娃娃樂遊其中,就像是無怨無悔的為孩子付出,讓大家佩服且開懷不已。

五分鐘的分組戲偶編劇,則完全激發出孩子們的想像力,有的晴天娃娃是模特兒,各自展現不同的衣服圖騰;有的則是造型演出,展現不同的裝扮;有的晴天娃娃則一同外出遊玩,途中穿插溺水意外,幸好救援行動順利、平安抵達;有的晴天娃娃則展現戰鬥的精神,全力抵抗強敵、施展高強的武功、祕技等,整場的表演令在場的大朋友、小朋友哈哈笑聲不斷,不免拍案叫絕的叫好。

活動最後,在三缺一戲團近期的預告戲《男孩》影片中告一段落,我帶著孩子及帶著屬於他們自己的晴天娃娃踏出金控大樓,我和孩子們相約若有機會會再帶他們來參與相關的藝文活動…外頭吹著涼爽的微風,大手牽著小手,充實的心靈、無限的喜悅、滿足的心靈感受。傍晚的夕陽,伴著我們走向回家的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