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集錦|【2025台新員工藝文課程】窮劇場 x 江之翠劇場《感謝公主》

好藝Art分享——同仁心得集錦

▍活動時間:2025/07/26(六) 14:30

▍活動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臺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1號)

▍報名資格:以台新同仁本人為主,一人至多可攜伴一名親友。


陳定媛(客群經營處)

起初抱持著好奇的心情報名這場表演,平常較常接觸現代劇,對南管唱吟相對陌生,覺得人生就是去體驗跟感受沒接觸過的事物,如此的報名了這場活動。

我蠻喜歡在開始之前,請編導跟大家簡單做個介紹,沒有編導的介紹,我可能無法完全看懂這齣戲的內容,尤其宋代《朱弁》劇目,他並不是耳熟能詳的故事;編導高亢快速的語調,我聽得相當入迷,加上基金會執行長 鄭雅麗女士在旁的補充及提問,吸收到非常多有趣的新知識,當有了了解才能深刻融入其中,非常感謝基金會在表演前的安排。

在劇前有提起魏美慧、鄭尹真兩位表演者,觀看時有特別關注兩位演員。魏美慧的聲音渾厚、鄭尹真不管是現代抑或南管唱吟,聲音跟演出都相當吸引人,細微的表情變化,如實的融入在戲劇演出中。當中有需多肢體的演出,在人與人間的交疊與拉扯,展現了肢體的力與美,每位演員在表情、說話跟情緒的展現都相當到位;相互穿插的劇情,需要花點時間整理思緒,才能清楚知道角色關係。

最讓我有感的是1950年代的那段表演,或許某種程度呼應著台灣現代社會的現況,很喜歡王肇陽演員被槍掃射的片段演出,宛如真實呈現被槍掃現場及與洪健藏演員相互拉扯的過程,每個動作的拉扯跟力道,感覺是精心被安排過的呈現,整場戲劇下來毫無冷場,非常精彩。

最後,非常感謝藝術基金會安排的藝文活動,讓我看見不同樣貌的演出。


伍麗璇(作業服務處)

《感謝公主》演前導聆介紹了南宋忠臣朱弁一些生平事蹟,在那個動盪戰亂的年代,相關紀載保存的不多,再加上人在異鄉可流傳下來的資料可能又更少,反倒是戲曲加以編著傳唱將口耳相傳的片段歷史訊息,增加許多故事性,更容易被流傳下來。

這次的演出方式結合了傳統南管戲與現代劇場的表演特質,也融合了南宋和民初同樣在動盪不安時期,不同的人物故事交錯呈現,每一段的人物間的情感表現和情緒爆發都各有不同,其中幾段不論古今都仍有些難以言表的內心,又還有愛恨糾葛的愛情與難以割捨的親情,讓我被人物間的悲歡離合牽動了心緒,為之動容落淚,我也十分佩服演出者角色轉換十分到位,讓我可以瞬間融入人物的情感,寫到這裡又讓我回想到演出當下的情感,又不禁讓我又溼了眼眶。

這次來台灣戲曲中心觀賞《感謝公主》,雖然不是第一次來到這,但好像我還沒好好認識一下戲曲中心的建築之美,再加上這次要進音樂館前,有聽到一陣悅耳的風鈴聲,當時沒來得及確認聲音是從何處發出,後來又只記得先去小表演廳觀賞演出,現在想想只能猜測聲音可能是來自音樂館前方,有個看起來像是風車的裝置藝術吧~這個部分可能要待我下回去戲曲中心時再一探究竟,看來我要趕緊來安排觀賞下一部在台灣戲曲中心的演出。

編按:台灣音樂館前戶外公共藝術作品,為噪咖藝術團隊創作的《音樂樹》,藝術總監王仲堃表示,以樹的形狀象徵台灣音樂枝繁葉茂,樹上的金屬小鳥代替樂手演繹樂章,每半個小時會藉由敲打金屬,帶來鄧雨賢作品〈望春風〉、〈月夜愁〉、〈雨夜花〉以及團隊原創的旋律。


編導高俊耀老師(右一)為台新同仁進行演前導聆

《感謝公主》演出劇照|攝影:林育全|圖片來源:臺灣戲曲中心  《感謝公主》魏美慧(左)、鄭尹真(右)演出劇照  |  攝影:林育全  | 窮劇場、江之翠劇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