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集錦|【2024台新員工藝文課程】2024臺北兒童藝術節:《凱吉一歲-永遠不回頭》親子版

好藝Art分享——同仁心得集錦

▍活動時間:2024/07/7(日)

▍活動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藍盒子(臺北市士林區劍潭路1號)

▍報名資格:以台新同仁本人為主,每人至多可攜伴兩名親友。


王朝熲(數位金融處電子銀行部數位通路經營一組)

很高興能夠參加這次的親子藝文活動,讓我們與孩子一起體驗了一場充滿創意和想像力的音樂表演。這次的表演者不僅展現了他們出色的音樂才華,更是透過各種自製的特殊設備和道具,讓小朋友們參與到整個表演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各種音樂樂器組合而成的鋼琴,多樣化不同玩法,也體驗到了不同的音樂風格和文化元素。

對於小朋友來說,這次的藝文活動不僅是一場音樂表演,更是一次豐富的學習體驗。他們學會了如何用簡單的材料和道具製作自己的傳聲筒,也體驗到了音樂與創意的樂趣。更重要的是,這次活動讓他們了解到音樂不僅是一種娛樂,還可以成為一種表達和交流以及創造力呈現的方式。

作為家長,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這次活動的意義和價值。這樣的藝文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孩子的生活,也可以啟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我們會鼓勵孩子們多參加這樣的活動,讓他們在藝術和文化的世界中成長和學習。 總的來說,這次的親子藝文活動讓我們度過了一個特別且有趣的週末上午。我們感謝表演者和主辦單位的精心準備和安排,也希望未來還有更多這樣的活動能夠舉辦,讓我們一起享受藝術和文化的美好。

 

李侑霖(法金授信管理處法金授信管理部鑑價組)

感謝台新這個大家庭,提供如此優質的員工活動及福利,本次很榮幸能帶著家人、小孩,一起享受一場聽覺盛宴,從入場的神祕氛圍,就讓小孩踏進了一場冒險之旅。進場後許多白鴿工作人員協助小朋友拿出入場時發的紙杯傳聲筒,帶領他們走入神秘的夢幻樂園。

拉開序幕後,表演者與觀眾零距離的體驗有如身歷其境,利用各種裝置「樂器」的聲音,將小孩們帶到海邊、森林、遊樂園等,讓他們感受聲音帶來的氛圍,探索聲音的美妙。

本次覺得最舒服的「樂器」是用壓克力筒加上大小不一的珠珠製作的聲筒,透過中間排列的鐵網,樂器上下緩慢的移動時,珠珠發出的低沉細膩的聲音,彷彿帶我到了夏日的海灘上,海水拍打在沙灘上細柔的聲音,心境早已徜徉在沁涼的海邊。

這次的音樂心靈饗宴受益無窮更是打開眼界,台新不僅讓員工在專業上的提升,更重視員工一顆藝術的心。


莊雅雲(法金產品行銷處交易融資商品部產品推廣一組)

第一次參加這種沒有固定位置的演出表演,過程中表演者利用改裝過的樂器演奏敲擊音樂,更利用燈光、音效與表演者的演出互動,觀演者隨著表演移動位置,讓好奇好動的孩子們發出驚喜的期待每次暗場後的下一段演出,很新奇、有趣且好玩~~期待未來能參加更多這樣的表演!!


乙茜 (設備租賃審查管理部)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藝術基金會主辦的活動,因為時間剛好在周末而且能帶小孩一同前往。在前往觀賞表演前並沒有先”做功課”,主要是怕自己會因此對演出有所”設限”,因此反而能以開放的心態去觀賞這次表演。一入場昏暗燈光及絢爛光彩實在有著強烈對比,連我6歲的小孩都沒有對黑暗的恐懼而是有無比好奇與興奮的感受。整個遊走式演出及與表演人員互動,小孩實在是樂在其中:喔~原來自己可以不只是個觀眾。總之,很感謝藝術基金會辦理此活動,讓我跟小孩有如此美好的體驗與回憶。


許桂茹(消費金融處有擔產品部有擔維護北一組)

無法透過孩子的眼睛去體會到這次表演帶來的感受,但看著孩子臉上的笑容,感受到第一次的藝文課程對他們來說是開心並享受的,年紀尚小的小小孩以往都是戶外公園或是玩具,直接的體能,第一次的文藝活動對他們來說新奇,但也覺得和以往的假日活動不一樣,最初在想年紀尚小的孩子有辦法好好看完整場表演嗎 ? 聲音的感受,視覺的刺激,加上趣味性都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完完整整體驗了一場很棒的表演,另外此次台北藝術中心的場地非常的舒適,除表演外周圍台北兒童藝術節的活動也讓孩子體驗了一天不一樣的假日活動,謝謝員工藝文課程安排。


翁珮婷(行政部)

感謝公司提供攜伴2位之選項,希望未來各式活動也能有此彈性,不然多出來的小孩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掉。 因著小孩喜歡敲敲打打,對於發出各種聲音覺得有趣,所以報名此活動。也因著此次報名,有機會在劍潭大滷蛋站下車,第一次踏進這個空間,空間寬敞、有表演藝術,真是暑假帶小孩活動的好去處,下次要預留一天的時間好好逛逛。

《凱吉一歲-永遠不回頭》此場表演很特別,開放讓孩子走動,靠近表演者。當表演者拿著超長的沙漏走動時,小孩充滿興趣及好奇的跟在表演者身邊跑來跑去,還讓大人也加入沙漏傳遞接龍的遊戲。 這次還有利用光&影的表演,加上孩子的影子,不論是跳動、手勢、鬼臉…,形成一幅有趣的表演畫面。更有趣的是,還能利用影子的深淺,做出開關門與重疊影子的變化。剛好幼兒園的弟弟在上學期就在探討光與影子的主題,包括皮影戲、不同時間的太陽與影子的關係….。

另外,還有笛子聲音的蹺蹺板,當表演者讓蹺蹺板左右擺動時,有散光加上啪的聲音,孩子們一直說:照相、照相、照相….。我才聯想到,這很像照相時的散光燈,孩子的聯想真的很令人莞爾。表演後能讓孩子實際坐蹺蹺板,很感恩也真的是冒著很大的維修風險。

這次沒有特別注意光與聲音的搭配關係,純粹只是看熱鬧等級的觀眾。再次感謝公司篩選出多種類的藝術活動,讓數字掛帥的金融業同仁,可以沾上一點藝術文化氣質。


李佩倫(行政服務處總務部管理組)

第一次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觀賞遊走式的舞台表演,在40分鐘的演出時間內,自由在場內走來走去,不用擔心擋到其他觀眾或者打擾到演出的橋段,是個非常特別的體驗。《凱吉一歲-永遠不回頭》全程表演結合燈光以及聲音,搭配演出者流暢的舞姿和互動橋段,能讓觀眾全身的感官都放大,時不時轉頭尋找聲音的來源,目光追隨著舞台上的表演者。

而所有樂器所發出的不同聲音裡,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珠子在管子裡傾斜滾落的沙沙聲,搭配昏暗的光線及四周舒適的冷空氣,一瞬間像是回到了外頭下著大雨的家中,閉目養神傾聽雨聲,我和同行的友人在看表演的過程中一度放鬆到想睡覺,實在太舒服了。

非常開心成功報名到這次藝文課程,先前也參加過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的活動,例如雄獅文具想像力製造所(帶了一顆手作的抱枕回家),因此對於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藝文課程期待值非常高,不只我,連上次同行的親友也稱讚台新舉辦的活動品質,聽到這次有活動,二話不說又跟著參加,就算是在假日,還是讓人很樂意參加公司的活動呢!

期待未來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能夠繼續舉辦類似藝術觀賞及文化體驗類的實作活動,時間允許的狀況下,我會繼續努力把手上的台新好藝會員集點卡蓋滿章。

謝謝辛苦的工作人員們帶給大家這麼好的藝文體驗!


詹佩凌(法金作業處國外部外匯作業二組)

「遊走式演出」,激起我莫名的興趣與衝動想更加深入的去了解他們。人生第一次體驗「遊走式演出」,出席前完全不明白何謂「遊走式演出」,當天帶著期待又新奇的心情去參加這場充滿遊戲的聲響實驗室,演出中我們大朋友小朋友自由走動,能近距離身歷其境地近觀看身邊出現的生活日用品,透過創作者們巧妙的組合及利用物理原理變成的會發出聲音的樂器,加上幾位如同天使般的舞者們整場穿插的舞蹈,將演出現場打造成一座充滿遊戲趣味的聲音雨林,讓全場觀眾們一起玩的表演,打破傳統式的坐著觀看表演的方式。《凱吉一歲-永遠不回頭》整體舞台及燈光效果很好,場景轉換也很流暢,表演的時間長度也很恰當,最後由核心藝術家暨作曲家林桂如、核心藝術家暨編舞家董怡芬及擅長動力裝置和聲音藝術的科技藝術家王仲堃在現場與我們互動及解說一路走來的創作與心路歷程,使觀眾們了解其對藝術的理念及堅持,作為完美的Ending。


陳遠銘 (銀行金融交易處外匯交易部外匯衍生性商品組)

這次藝術基金會舉辦在假日白天的親子場藝術活動,讓我收到EMAIL就立刻毫不猶豫地趕快報名。

當天一抵達現場尚未開演前,我的六歲女兒就很期待今天的表演,因為一入場就拿到的傳聲筒讓等待開演的時間一點都不無聊。雖然家裡自己也有自製的傳聲筒,但她一看到工作人員發的傳聲筒,就說這個比較漂亮;就定位後,開始講悄悄話,她立刻就說這個傳聲筒聲音比較清楚。

表演開始後,整場表演也一直吸引著她的目光。表演藉著光線、聲音、肢體動作和科技讓四十分鐘的表演令人目不暇給。首先從天而降的工具箱帶來了各項敲擊工具,各式工具發出各異的聲音;接著傳遞雨棒也是很有趣的經驗,讓現場觀眾也成為了表演的一環;會發生燈光和聲音的翹翹板也讓全場大小朋友為之著迷;光線的變化豐富了表演者肢體動作的表現。

整體而言,這次的活動採用無坐席,讓現場觀眾可以到處在舞台上「遊走」,讓觀眾可以隨時變換觀賞角度。也讓表演的轉換可利用舞台不同的空間及光線來達成,也使得觀眾能成為表演的一部分,我覺得是這場表演能從開場到結束牢牢抓住觀眾尤其是小小孩目光成功的地方。

最後謝謝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工作人員舉辦這樣有趣的活動,也謝謝表演團體辛苦的表演。希望很快能有更多有趣及多樣的活動可以參加。


演出前演員使用傳聲筒與孩子互動暖場


李翊菩(環貿金融處環貿三區北二組) \ 陳怡潔(通路營運事業處營運管理部業務管理組 )

本次很開心能偕同家人一同參與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之活動,此親子共享之藝文表演對於孩童心性之薰陶及探索很有幫助,活動中專業表演者利用光影、各種不同之器具搭配各式敲打方式所製造出之聲響捕捉了大家的目光且表演過程中亦不忘設計能與小朋友有所互動之橋段,避免小朋友因無法互動及參與因而失去耐性,回家後小朋友亦不斷詢問有關此次表演道具之科學原理及感受、聆聽利用手邊的物品自行嘗試敲打、撥弄所產生之不同的聲音。 感謝藝術基金會對此活動付出的用心,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類型之親子共享之藝文表演,期待後續的相見。


伍麗璇(作業服務處作業運營部存匯ATM組)

這次的表演很特別,可以近距離的觀賞演出,這種近距離可比坐在第一排來得更近,甚至可以隨心走動到想觀賞的位置,所以更能清楚的看著每個表演動作,有時直接參與其中,成為表演的一部分,當每個大朋友小朋友隨著表演者的腳步在空間中移動時,場面也熱鬧非凡。

一開始我就被從天而降的箱子所吸引,裡面裝著許多大大小小的道具,表演者使用道具與拆開的鋼琴接觸來發出聲音,有些聲音特別的無法形容,讓我期待每個道具都能上場發出獨特的聲音;後來場上出現了許多透明棒,仔細看裡面裝有許多的小珠子,透明棒轉動時,裡面的小珠子順著階梯滑落跳動發出了像是下雨又像是海浪的聲音,非常有趣;當燈光暗了下來,手電筒照著表演者將影子投映在牆上,許多小朋友跟著表演者的動作與腳步一起擺動,也有一些小朋友穿梭其中,讓牆上的影子增加了許多不可控的變化性;我猜想最受到小朋友喜歡的大概是翹翹板,不僅會發光還會發出聲音,是平常在公園裡玩不到的翹翹板,有幾個小孩還因互動時間太短而哭泣;懸掛在空中舞動的燈條,組合出許多不同線條樣式,最後表演者也在逐漸暗下來燈光中漸漸消失,讓整個表演畫上完美的句點。

今天這場光影與聲音的饗宴及演出後的分享,也讓我更了解凱吉一歲這作品,也讓我期待之後的作品又會有怎樣成長及創作火花。


演出後肢體設計藝術家董怡芬現場操作裝置與觀眾互動

演出後音樂設計核心藝術家林桂如示範樂器演奏及說明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