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集錦|【2023台新好藝午間特製課程】從雜草到奉茶,一杯雜草茶的相遇│當代採集 雜草稍慢─藝術家深度導覽(午間版)
好藝Art分享─同仁心得集錦
▍活動時間:2023/09/13 (三) 中午12:00-13:20
▍活動地點:台新金控大樓一樓大廳、金控南側門草地、B100會議室
先謝謝藝術基金會舉辦這麼可愛的活動,這是我第二次參加員工藝文課程,兩次的活動都很喜歡。第一次的是參加王德瑜《No. 84》作品體驗,覺得基金會的同仁都很熱情,也把作品介紹得很清楚,可以近距離接觸藝術作品,我覺得是很特別的體驗。雖然回到辦公室之後有點頭暈,也是很特別的回憶。
這一次的「午間特製課程.從雜草到奉茶,一杯雜草茶的相遇 當代採集 雜草稍慢 ─ 藝術家深度導覽」有幾個我特別印象深刻的部分。第一個是到戶外的雜草區靜心跟認識雜草;第二個是認識一樓大廳的展示;第三個是品嘗雜草茶跟河神的丸子。在戶外的時候,我很喜歡藝術家帶我們靜心,感受自己的呼吸也跟自己說說話,最後感受圍繞著我們的天跟地,然後回到自己的內心的過程。在藝術家介紹雜草的過程,還發現一隻蚯蚓,這個小小的訪客,是這堂課的亮點。回到一樓大廳的作品展示,我被雜草跟所做成的毛筆觸動。我很喜歡藝術家說的,「每枝筆都可以畫出屬於自己的生命」,我們平常認為不起眼的雜草,實際上有各自的功用。來到地下室後,喝了來自嘉義的雜草茶,經由藝術家的介紹,才知道每次的雜草茶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一次的配方會是相同的,所以這次有機會品嚐到這種唯一,是很特別的經驗。不過河神的丸子讓我有點害怕,雖然還是很努力地吃完了,但是看到裡面充斥著胡蘿蔔,心裡好像還是怪怪的,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突破。最後,感謝藝術基金會跟兩位藝術家的分享,希望我們都能夠一起努力,讓這個環境變得更好。
—— 鄭千芊(法令遵循處洗錢防制部)
由於自己對植物及民俗文化很感興趣,對一樓展出的雜草稍慢展覽內容很是好奇,不過由於缺乏相關知識,僅能就展示的乾燥花草及紙卡等展品進行表層的閱讀,因此很慶幸能夠報名到本次的藝術家深度導覽活動,以此進入作品的世界觀之中。
在導覽的一開始,藝術家帶我們到本次展期她們在金控大樓靠近路易莎咖啡那一側認領的小塊草地進行靜心,感知人與土地及生活在其上的動植物之間的關係。閉上眼睛並調整呼吸後,覺察到早秋正午的陽光,仁愛圓環旁巷弄的人車聲響,輕輕地鳥鳴穿梭其中,泥土上的螞蟻在腳背上爬行及啃咬的疼痛感... 重新睜開眼睛,這個每天上班我也都會路經的小角落,好像變得有些不太一樣。
聽著藝術家的解說,低頭細看,土地的綠色,其實是由許多形狀各異的雜草所構成,有些甚至正綻放小小可愛的花朵,跟著藝術家學習辨識雜草的同時,想著家裡附近捷運站外面的綠地,不知道家裡附近的土地是由哪些雜草構成的呢?
接下來作品導覽及講座十分有趣,聞草、摸草,甚至吃草、喝草。藝術家用在嘉義及日本駐村採集的當地青草,曬乾後製成茶飲,意外地沒有什麼怪味,很好喝!藝術家也用青草、麥片、蘿蔔、肉桂等材料製成團狀的能量棒,造型模擬泥球並灑上抹茶粉,外觀看起來十分近似長滿青苔的土塊,但放進嘴裡十分美味,無論是吃還是喝,都是十分衝擊但有趣的體驗。
在藝術家分享過往的計畫及作品時,不經意提到曾有人善意提醒他們將雜草改為野草,因為雜草有負面的意思,不過她們就是想要挑戰這個價值觀,因此持續保持原本文字。路邊隨處所見的事物總容易被忽略,也藉由這次展覽的機會,我學習到如何用另一種角度去認識「雜草」以及反思自己與身處土地的關係。
在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有他扮演的角色、存在的價值、不同的生存策略,也許放下成見,彼此尊重,每個個體都能過得更健康、平靜與快樂。
—— 陳惠娟(個金企劃處數位創新部)
每次經過一樓大廳的時候,看到旁邊的布置與花草拓印覺得很新奇引起報名參加活動的動機。這次的體驗課程除了很詳細的介紹雜草們的種類以及作品,更多的是有種回歸自我的安心感。
課程主要分為2個部份,首先在大廳中由藝術家們親自帶領一起欣賞曼陀羅、每個作品,第一次看到用雜草製成的筆,畫出來的圖、寫出來的作品都超乎想像,別有一番風格、總讓人有種感覺這是大自然贈與的禮物。原來雜草雖然只是隨意的生長,也有很多的「性格」、各自展現獨特的生命力。
除了欣賞老師們的作品,我們也實際到認養的場地進行一場午間深呼吸體驗。即使正中午陽光有些毒辣,但在草地上一點卻不覺得熱。反而有種在午休時光強制按下暫停鍵、只要專注於當下的自己與呼吸的輕鬆感:放空腦袋、放鬆身體、回歸自己。
最有印象的是老師對於雜草們的認識瞭若指掌:
對於一株在草地上與眾不同的植物很好奇,經過老師的說明之後才知道原來是樹上隨機掉落下、獨立生長而成的小樹苗。另外還有同學因為不小心坐到,本來還很擔心雜草會不會因此被壓扁。發現是有很強烈草根性、牛也不能輕易吃掉的牛筋草。
現在的生活除了步調快速、也很少有機會可以在距離自己很近的生活圈內,觀察平時不會主動發現的雜草世界。經過今天的活動體驗,獲得很好的能量,來自於對於生長的土地感恩、對於環境的感謝、對於新知的學習。
雜草稍慢提到:「一片自由生長、充滿雜草土地,經過一百年後會變成森林。」
就像人生,順其自然、遵從本心自由發展,總能夠活出一分怡然自得。
—— 洪瑜彣(客群經營處潛力客戶經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