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對羊毛氈這名詞,源自於有個朋友之前在金融業待了數年後離開職場實現手作夢...
好藝ART分享:藝術達人—李靜雯
參與同仁| (營運管理部整合行銷組)
12/18暖呼呼羊毛氈工作坊
李靜雯 營運管理部整合行銷組
關於我對羊毛氈這名詞,源自於有個朋友之前在金融業待了數年後離開職場實現手作夢。剛開始她常在facebook內展示她完成的「羊毛氈」小作品們,看起來小小的既可愛又討喜,猛一看材質很像不織布,近照看起來又十分細緻,像是許多顏色的繡線結合起來的作品,但是那些色彩繽紛的細線又是怎麼結合在一起的哩!?用黏的?用綁的?用線縫的?內心充滿了問號。有天不小心瞧見員工藝文活動裡面竟然出現羊毛氈課程,二話不說報了名。事後聽負責同仁說這是場秒殺的活動,想到我竟然名列其中,只能說太受到幸運之星的眷顧了!
話說當天下午我們一家四口充滿期待的抵達現場,領了兩片不同顏色但長得很像鬍子的一包材料,這就是羊毛氈嗎? 還是很難想像。在充滿期待又渴知的心情下,老師拿出可愛的小香菇成品說是稍後我們將會完成的作品,接著就發下一根長針,大抵就長得像縫衣針再加上個小把手的模樣,老師要我們打個結固定掛勾,打結容易但固定小鈎子真是把我們給難倒了,好在有小助教幫忙勉強通過第一項考驗,接下來就是利用羊毛沾黏的特性將毛不停的往中心點戳,戳得快不如戳得巧,老師說針針都要抵達核心成品才會穩固,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我鬆垮垮的香菇頭得救了! 於是開始認真的戳戳戳、戳戳戳,唉唷、唉唷、嘖嘖嘖嘖的聲音此起彼落,只怪我們手拙被針給刺到了,有些同事還刺出了血滴,只好笑稱自行放血養生啦! 主辦單位現場備有碘酒跟ok繃,真是太了解我們(也太貼心)了唄。跟兩個寶貝努力的戳著,爸爸看了手癢偶而也加入戰局,大家都小心翼翼很怕帶傷回家,這時老師竟然說她大多邊看電視邊戳,讓人不禁想到江湖上練武功的人,老師您可謂是師祖等級的,讓人不禁佩服得五體投地啊!
很快的,老師便發現我的香菇頭有個嚴重的問題,一直垂直往下戳,戳出個扁扁小平頭,而且因為敝人向來以認真著名作品已經戳得有點結實了。老師教導我們要從旁邊也水平戳一下,這樣才能長出古錐的香菇頭,並且仁至義盡的幫忙整型,在老師巧手下,終於可瞧出點香菇頭端倪,真是謝天謝地。接下來定義為自作自受階段,要戳香菇的身體時,老師明明就說用一半的小鬍子就好,以免發生頭小身體大的意外,誰知我屬於節儉持家(其實是鐵齒)型,想說既然材料包有附,一定不能浪費,於是就開始了從大身體硬戳成小身體的辛苦歷程。在手快殘廢的瘋狂戳戳戳之下,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老梗),硬幫幫的香菇身體終於成型。這時,彷彿度過嚴寒的冬天,迎接春天到來一樣讓人覺得手作羊毛氈生涯一片光明呀!最後階段,是把香菇的身體跟頭戳在一起,再用不同顏色的小毛球戳到香菇頭上點綴,得心應手之餘還賣弄巧思,硬是戳出個愛心,讓寶貝女兒開心得不得了。自頭至尾多數時間在一旁觀戰的老公,也用剩下的材料戳出了個球不像球、臉不像臉的怪東西,驚人的是竟然也受到女兒青睞,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以後有機會我們家需要常來上關於美學的課程,從小好好培養寶貝的審美觀才行。這是一場很棒的活動,經過數個心路歷程轉折後我終於知道也實作過羊毛氈作品了,謝謝藝術基金會的同仁們,您們真的好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