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活動|【2023台新員工藝文課程】國家音樂廳|OPEN HOUSE 打開音樂廳之門

好藝Art分享—羅盛華

參與同仁|羅盛華(信託事業處投資策略部一組)

參與活動|2/11(六) 國家音樂廳|OPEN HOUSE 打開音樂廳之門


這次利用週末參加台新藝術基金會舉辦的員工藝文課程「國家音樂廳 OPEN HOUSE 導覽」,我本身密集接觸古典樂大約3年,很喜歡現場聆聽管弦樂作品的感覺,因此也一直都有在參加國家音樂廳的音樂會,這次導覽活動中很喜歡上舞台等等不同視角的參觀部分。


國家音樂廳從建築風格到內部藝文作品都很講究,導覽員講解的重點讓人能很快認識這些部分。仔細觀察即可發現,音樂廳和戲劇院的外觀雖然類似,但細節設計有所不同。廳內有很多平常去音樂會就會看到的藝術品,如大廳題字是演前導聆的場地、法國「綠先生」(Patrick Blanc)設計的綠牆、多名國樂演奏者的濕壁畫(編按:藝術家陳景容作品),雖然每次都會看到但並不了解其背景,這次,導覽員用很短的時間就介紹了這麼多內容,效果極佳。


圖中導覽作品:位於國家音樂廳1樓大廳,由Patrick Blanc打造的綠牆《綠色交響詩》,2007。照片來源:國家兩廳院。

鞋盒式的音樂廳最佳聆賞位子可能是中間區塊的中後排,很可惜沒能在現場不同座位嘗試音響效果,因為以我個人的音樂會經驗,偶爾坐到最佳的位子確實音響效果比較好,但也不能確定是不是心理作用,如果可以直接比較也許差異會更清楚。多數時候位子買在2樓左右方,但常常一旦買在3樓、4樓,也都有驚艷的感覺,票價可能一樣親民,但音響效果不會差太多,加上我常聽的都是管弦樂團較大編制的演出,因此較高的位子也可以把每個方向的演奏者都看得更清楚。


音樂廳的另一個特色是管風琴,這部分導覽員也有很詳細的介紹,甚至包括前方的管風琴門以及上面的圖畫、管風琴家所使用可以看到指揮動作的鏡子、兩旁的雕刻等等。音栓的部分也是我比較有興趣的,聽說不同音栓可以讓管風琴發出模仿不同樂器的音響效果,希望下次如果還有機會能有更長時間的導覽,能夠在現場聆聽體驗。


除了站在舞台上看觀眾席,另一項體驗就是觀察舞台各階梯的升降。這通常在音樂會期間不會看到,但如果是有合唱團和管弦樂的演出,合唱團勢必得站在後方較高的階梯,可以看到階梯升上實際是怎麼操作的也令我印象深刻。


同仁於國家音樂廳內聆聽導覽解說。照片來源:國家兩廳院。


我本身就很喜歡古典樂,加上公司舉辦的優質活動,讓身為員工的我可以親自參與,導覽員認真負責且深入淺出,是很好的一次體驗,對主辦同仁和國家音樂廳的導覽人員致上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