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集錦|北師美術館「NEXT——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課程

好藝Art分享─同仁心得集錦

台新藝術獎邁入二十週年了!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北師美術館合作推出「NEXT——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由林曼麗總策劃,邀請台新藝術獎得主——姚立群、高俊宏、蘇匯宇擔任策展人,集結40組歷屆得獎藝術家,破除回顧式展覽的框架與邊界,以「NEXT」為題,透過全新創作、跨域共創、現場演出、直播對談、系列論壇、雲端影展等多元而有機的方式,所有的「展」、「演」於當下發生,觀眾也自然而然地成為藝術創作的參與者,與台新藝術獎同行並肩面向未來,共創作品無數的下一秒。


圖片提供|台新藝術基金會


感謝基金會同仁的安排,有導覽還有執行長親自做介紹。認識了多元的藝術作品,也更了解台新藝術獎發展的歷史,讓身為台新的同仁也覺得公司能這樣支持和推動台灣的藝文發展是很有意義的。

—— 孫恬琳(客群經營處財管客戶經營部客群分析組),參與場次:11/9 午間巴士


本次NEXT大展的展覽形式非單純地回顧歷年作品,而是透過「展」與「演」穿插,來關注獲獎藝術家們近年創作或發想的探索主題。在展覽中印象較深的作品是涂維政的《城市影像多寶閣》,各式各樣、大大小小彷彿祖父母骨董藏寶盒裡,照映著藝術家與表演團體的短影像,甚至有將藝術家頭像串組為英雄聯盟的驚奇15超人皮影戲,讓人在會心一笑之餘,感受到創作靈魂確實有如現代社會裡的珍奇寶物!此外,世紀當代舞團以2樓展場為舞台的《出口》,舞者戴著VR深陷虛擬、於現實中盲(忙)畫,三三倆倆在列車啟動的聲音中走動前進,彼此舉杯、解渴或含水語意不明地溝通並保持平衡,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裡,甚麼才是人們的「出口」呢?透過了一支可愛的即興短篇對現場觀眾提出了叩問。給予台灣優秀藝術家肯定的台新藝術獎走過20年,已成為藝術界的年度盛事。期待它能往前走過下一個、再下下一個,好多個20年,持續鼓勵藝者們如花朵迸發綻放的生命靈感。

—— 呂姝琳(法金產品行銷處交易融資商品部應收帳款產品組),參與場次:12/4 週末導覽


個人本身對藝術展有恐懼,本來以為只是前往展場看看作品,對藝術其實沒有什麼實質感受,但導覽老師對於作品背景說明非常詳細,確實讓我更有參與感,並稍微理解現代藝術作品的現況。基金會很用心準備活動,交通餐點都安排得很適當,非常感謝。

—— 葉歆伶(人力資源處人力資源發展部專案組),參與場次: 12/21 午間巴士


本次活動為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藝術的種類有很多種,除了我已經知道的視覺藝術、行動藝術,更有藝術家將生活中、辦公用品等的各項事務和產出品製作成藝術,藝術家能將這些我們看似平凡的事物「變成」藝術,真的是很厲害,讓我長知識也大開眼界,謝謝主辦單位的用心安排,真的很棒,將會向同事推薦,謝謝。

—— 紀玉鳳(稽核處行政管理組),參與場次: 12/21 午間巴士


本次的展演作品相當多元,我覺得這也是現代藝術的一種特色,除了傳統觀賞用的作品之外,也多了各式各樣的感官作品,例如「凱吉一歲」,就是透過聲響的方式與觀眾互動,觀眾亦可實際遊玩裝置,讓藝術不再有一種距離感,多了一份玩味的空間。

也很幸運的,這次導覽的時候碰巧遇到行動藝術家湯皇珍本人,從藝術家本人的口中,聽取她對於藝術甚至人生的想法,人,退去了職業、性別、年齡、身分、財產以後,到底還剩下了什麼?想必就是一段從生到死的過程而已,忠於自我,並把自我化為藝術的一部分,這也是行為藝術家最令人敬佩的地方。

由於在金融機構從業,對於「大台灣藝術株式會社」的作品也覺得相當新鮮,將藝術場館的名稱隱蔽,當作一般企業進行財報分析,那會得出什麼結論?藝術是否能夠永續?藝術背後的代價及成本又是什麼?把財報分析本身就當作是一個作品,才讓人發覺,哇,原來冷冰冰的數字、金錢、報告也可能是表現的一部分。

再者,會場外面也有倒立先生的影像作品,不僅僅是帶出台灣各地之風景,同時也揉合了一些玩心進去,讓觀眾在欣賞台灣各地風情之外,也像玩尋找威利遊戲一般去尋找倒立先生,反而也可吸引觀眾更深入、更進一步的細看作品。

最後,一樣很高興本次能夠參與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20年長期在藝術領域耕耘,想必會有很多辛苦的地方,但也因為有願意支持的人們長期滋潤灌溉,台灣的藝術家們也才能有更多的舞台可以發揮,也能有更多的資源提供他們成長。        

—— 趙紹偉(法制部法制三組),參與場次:12/28 午間巴士




很少參加藝文展覽的我因文宣的吸引報名了這次的活動,午間巴士的名額只有三十名,沒想到很幸運的報名成功,照原定時程搭上午間巴士,原本以為藝文展覽就像參觀博物館、參觀一般的展覽一樣,看看靜態的作品,走馬看花,沒想到竟然有如此多種呈現的樣貌,或動或靜,有影劇、遊戲、即興表演、包括線上及線下,也有限時的演出等不同的呈現方式,也另藝術的變得很有趣,開啟了我對藝文展覽的眼界。

最令人感到印象深刻的是在現場遇到的藝術家——湯皇珍老師,湯老師與我們的一番談話,帶領我們走進另一層藝術的境界,有關哲學、有關生命、有關人生的探討,原來哲學也囊括於藝術及展覽之中;另外還有為了展覽而開得印尼課、機械式的蹺蹺板將娛樂融入藝術;過去,對於台新的藝文演出接觸不深,認識也不深,經過這次的導覽,對於台新所舉辦的藝文活動將有更多的體悟,考量中午休息時間,這次參與活動的時間不長,僅是大致了解展覽內容,並匆匆看過大部分的展物,但實際的展出內容確實豐富,許多展品也須要多參訪幾次才能多了解一些, 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午間巴士場次,或是展場可以離金控更近,讓我們在午間或下班後的時間都能就近參與台新的藝文展覽,也期待未來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台新銀行舉辦的藝文活動。

—— 楊靜茹(財務管理處資產負債管理部分析管理組),參與場次:12/28 午間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