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員工藝文課程】11/20(六) 國家戲劇院 OPEN HOUSE 打開劇院之門
好藝Art分享─同仁心得集錦
參與活動|【2021員工藝文課程】11/20(六) 國家戲劇院 OPEN HOUSE 打開劇院之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場完美的表演,除了創作者,演出者的共同努力外,一個良好的表演場所,也是重中之重不可或缺。本活動透過國家戲劇院導覽人員細心的導覽與解說,帶我們走入戲劇院表演場所的後台,一窺從來不曾知悉的後台秘密,了解一場演出的背後除了演出者外,更是有著許許多多後台工作人員的努力。透過戲劇院設立背景的解說,帶我們了解一個頂級的國家戲劇院是多麼的得來不易;透具劇場的各項設計環節說明,帶我們了解工匠精神的堅持。非常謝謝基金會舉辦這個活動,讓我們走進國家戲劇院,也讓藝術走進我們的生活。
—— 吳建謀(法令遵循處法令遵循部個金一組)
這次活動經由導覽員介紹國家戲劇院舞台,有別於以往欣賞戲劇的「看熱鬧」,更增添對後台認識的「知門道」。在35年前耗資上億元建造的建築,裡頭的設備在五年前引進高科技電腦升降布幕系統,當桿子上下啟動時,布幕也隨之波動,製造出遠近距離的視覺效果。戲劇院內的空調是利用椅下圓柱釋出空氣,透過熱空氣向上對流,使得無論是在舞台、觀眾席或旁邊看台,感受裡頭溫度無太大差異。另外椅墊、椅背都具備吸音材質,除了室內隔音設備好,更讓演員及音樂的聲音順利在室內流通,形成高規格的收音效果。第一次體驗站上舞台,隨著地面的旋轉,彷彿成為鎂光燈下焦點,從舞台上望向觀眾席,想像著底下座無虛席的場景,從心油然而生感受磅礡氣勢。五年前大整修工程前的地板,委請設計師雕刻成古今中外的代表,變成屏風裝飾,由右至左看是中文的「三十」,由左至右看則是數字的「30」,紀念戲劇院30年的歷史。戲劇不只是劇本、演技、音效的相結合,背後的舞台設計、燈光師皆是組成完美演出的重要角色,透過活動的介紹,更進一步認識國家戲劇院非凡的設計。
—— 吳惠蓉(財務管理處資金交易部外幣資金交易組)
普通的兩廳院導覽不太會安排上舞台參觀設備,最多是讓你舞台上走走。這次體驗了旋轉舞台和近距離的看電腦操作鋼絲,非常興奮,相當難得,很慶興自己有報名並帶家人來參觀。以前也有在戲劇院裡看演出的經驗,但不知道原來國家級劇院在空氣品質、聲音控制及燈光調上都有透過科技把關在一定的水準之上。超出我原先的想像,聽完介紹才知道,【國家】二字當之無愧。二樓的木製舊地板改成的裝置藝術富有巧思,設計師巧妙的運用了雕刻技術,將地板上的木紋重新呈現,透過線條和圖畫,融合了中、西方著名的藝術家及元素,讓極具歷史感的木製舞台重新成為驚豔眾人的焦點。還貼心的為我們設置最適拍照點,非常開心!本次活動,行程豐富,有吃(雞蛋糕)、有玩(旋轉舞台)還有拿(明信片)平常觀眾視角都是台下看台上,第一次台上看台下,完全是不一樣的風景。
—— 戴可吟(消費金融處無擔產品部維護經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