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新員工藝文課程】10/7 超親密小戲節─艋舺
好藝Art分享─吳惠蓉
參與同仁|吳惠蓉(財務管理處資金交易部資金組)
參與活動|【2018台新員工藝文課程】10/7 超親密小戲節─艋舺
很高興這次能參加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的員工藝文課程-「超親密小戲節活動」,活動的設計總共有三個點,每個點都有不同的戲劇表演及探險活動,我們從新富町文化市場出發,經過傳統市場,前往華江整宅,最後回到大可樂創意空間。
第一站「更新中請稍後」,兩位演者利用默劇表演,在以物易物交換下,男演者讓玩偶不斷疊高,使其靠近高點上的雲,但最後女演者直接用一片雲黏上椅子,直接升高,暗喻我們常被現有的事物侷限住,但換個角度或想法,有更多解決的方法,如同演者雖想將玩偶推向高峰,不斷用堆疊,當他換個方式,甚至可讓玩偶站上比雲更高的視野。
第二站「華江新市鎮天上人間」,華江整宅是由16棟四層樓高的建築,總共有4000多戶,彼此雖獨立,不過每棟皆由天橋連結,形成個環環相扣的結構,由於是開放的空間,感受到社區的複雜性。我們分成兩組尋找騎樓間的一位「紅白橫條衣服的小人」,途中有不同的「小人」,每個「小人」都是曾經或目前的住戶,有著兒時在華江整宅回憶的故事,在騎樓上曬衣服、玩捉迷藏等等,走進社區中彷彿進入迷宮裏,令人目眩神迷。整宅是否應參與都更,亦或將特殊的建築設計好好留存,值得我們去深思。
第三站「手牽手」,演者利用皮影劇,由手的功用,引到牽著媽媽的手,講述萬華區招治阿嬤的故事,過去重男輕女的傳統,曾經被賣掉當童養媳,媽媽決定用嫁妝贖回,雖然家庭的困苦,還是感受到母愛的光輝,故事十分的溫馨。
在活動的過程中,許多互動式的內容,我們不僅是觀眾,同時也成為劇本裡的一員,參與著戲劇的演出。在每個劇場的途中,經過的傳統市場、服飾店、青草巷等等,感受到萬華地區的文化,看到了洗盡鉛華後留下來的樸實。藉由走街,用眼捕捉歷史的痕跡,用心體會在地人的生活,這風華尤在的舊城區風情真實地存在都市的角落,也謝謝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的用心安排,讓我們在工作閒暇之餘除了提升藝文涵養,也更加認識台灣這塊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