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新好藝巴士】6/27中午看展《過盡千帆─王攀元繪畫藝術》

好藝Art分享—江小鈴

參與同仁|江小鈴(績效管理處會計部帳務管理組

參與活動|【2018台新好藝巴士】6/27中午看展《過盡千帆─王攀元繪畫藝術》


 

睽違已久的午間台新藝術專車再次發動,繼上次常玉特展後,再次來到歷史博物館參訪,這次還是由重量級導覽員-高玉珍副館長親自接待,由於高副館長為本次主要策展人之一,聽她的導覽解說,更容易融入畫作的情境中。

「過盡千帆——王攀元繪畫藝術」展場入口的長牆上寫著王攀元老師自題詩文,「春盡花已老,情郎不須歸,白雲飛孤雁鳴,我欲乘風歸去,不勝寒。英雄名馬,君臨毛舍,來自何方,出身名門,無父無母,來自西方,日落東方」。彷彿是他一生寫照,引領好奇的我們走進了他孤寂絕美的心靈世界,與他神交於台灣歷史博物館。

王攀元老師以109歲高齡辭世,一生孜孜不倦創作,所以留下非常多的作品。這次展覽分為水墨、油彩及水彩三大區,主題圍繞在日月、山水、老樹、昏鴉、黑狗、孤雁還有人。王攀元老師由於幼年失怙,因戰亂與愛人分離,顛沛流離窮困潦倒,1949年隨政府來台落腳宜蘭,對故鄉的家人、朋友有著深深的思念,所以畫作中隱約能感受到他滿滿的鄉愁,坎坷的經歷令人不捨;有些作品有著飽和且大色塊的層次筆觸,簡練的構圖卻那麼地有故事性,極富情感與張力,深深的感動著我們的心。

我很喜歡王攀元老師水墨系列的人物作品,以微暈、濃淡有致的墨色,簡約的線條,留白的想像空間,勾勒出幽遠孤寂的意境,不管是畫一個人或是一群人都呈現出淒涼美,以孤獨道盡現代人為生活各自忙碌,造就內心的疏離及對生活的無力感。

展場的盡頭,牆上有一首老友余光中大師為王攀元老師的作品所創作的詩文,「再攀也攀不著,一彎月亮,再挽也挽不回,一丸夕陽,再尋也尋不到,一座古屋。無論黑犬如何追,或是孤雁如何趕,愈來愈深的暮色裡,只剩下一根地平線,似久斷又似相連,一端牽在夢那頭,一端掛在海這邊。」正好為本次展覽寫下了最佳的註腳,謝謝基金會安排了這麼美的優質藝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