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活動|2017好藝巴士:「泊」-基隆港山城計畫
好藝ART 分享-郝名媛
參與同仁|郝名媛(綜合企劃處)
參與活動|2017好藝巴士:「泊」-基隆港山城計畫
參與時間|2017/10/29
週末搭火車到基隆參與「三缺一劇團」的2017「泊」-基隆港山城計畫。這應該算是另一種「超親蜜小戲節」,不過場地不用滿街跑來跑去,只是轉場在同棟樓的樓上、樓下,在老屋展覽,有物件演出,還有記憶拼貼及小誌展。
活動在基隆「南榮路73號」的一棟五層樓的透天老寓舉行,聽策展人周伶芝說,這裡前身是基隆著名的牙科診所,因緣際會。一樓是賣安全帽的店家,展區則設在二樓。一上二樓,是公共的講座空間,策展人透過投影機,放映著基隆的老照片,娓娓道來雨港的今昔之分。三樓則是兩個展區,前廳「戀曲的結束永遠都是」及和室不知名的小展,四樓則是用老屋翻出來的櫥櫃,衣物及雜物,也規劃成一個展區。五樓則是「繭」物件人偶劇場,頂樓則是「貴美的餐桌」魚市場宵夜劇場。
當天參與的是「繭」物件人偶劇場-偶人工作桌作品及記憶拼貼。「繭」物件,描述一個「老態龍鐘」的偶人重生劇情,當這個年邁的「偶人」從神明廳的門走出時,真的是讓我吃了一驚,非常像傳說中的「鐘樓怪人」!這個「偶人」做的太可怕、太生動,活脫脫就是個老老人的形態,當他拖著瘦弱的身驅,癱在椅子上,喘息、嘆氣時,讓我看到風中殘燭的無奈,連簡單的喝水、吃飯…都很吃力。電話是他與外界的連繫,當他聽到電話聲響時,非常雀躍,彷彿外界還有朋友,還有人記得他。於是又拖起老邁的身子走向電話,但電話聲卻斷了,讓他又無奈的回到座椅上。落寞的吃著便當、吃著垃圾、吃著吃著,氛圍轉變了,他竟然返老回「春」,變成另一個小人偶,又可以享受年輕人的青春了! 劇罷,燈亮…卻讓我難過許久,因為這多像台灣許多獨居老人的縮影,孤單、寂寞、孱弱又無力,期待回到從前!
而記憶拼貼,則是剪紙拼貼,只是所給的「素材」圖片都是我不喜歡的類型,讓我還是勉為其難的做了兩個拼貼。唯一心得是,我的拼貼作品洩漏了我的生命態度,看看周遭同事的作品都是乾乾淨淨,簡簡單單,整整齊齊,圖片使用很少,留白很多;但我的拼貼幾乎都是滿版設計。看來,我把生命也「充填」的太豐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