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時間:2025/9/17 (三) 12:00─13:30 ; 2025/9/28 (四)
▍活動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報名資格:限台新同仁報名
▍報名專屬:當天將由台新好藝巴士專車接送,並提供報名同仁每人一份輕食餐盒
░ 當日行程 ░
11:50 | ▸▸ 台新金控大樓前集合領取餐盒 |
12:05 | ▸▸ 發車至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午休時間有限,準時發車,恕不等人喔! ) |
12:20 - 13:20 | ▸▸ 2025 TIPF 台灣國際攝影節參觀及導覽 |
13:20 | ▸▸ 啟程返回台新金控大樓或仁愛大樓 |
2025 年首度舉辦的「TIPF台灣國際攝影節」,從「民主的相機」(democratic camera)的概念出發,邀請民眾一起來探索攝影、藝術和民主交織出的風景。本次攝影節分為三大主題,包含向兩位國際級攝影大師致敬的「史泰德與法蘭克——攝影書與藝術民主化」國際合作展覽、集結 15 組本土創作新秀的「在我們得獎之後——New Wave 台灣新銳攝影創作展」,以及與公民社群組織共創的「親愛的台灣,戶外影像展」。
主題展覽「史泰德與法蘭克⼀攝影書與藝術民主化」由長年與法蘭克合作的德國出版人格哈德‧史泰德 (Gerhard Steidl)策展。在展覽當中,觀眾將看到當代攝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合作之一:以《美國人》(The Americans)一書,改寫二十世紀攝影語言的瑞士裔美國攝影家羅伯‧法蘭克(Robert Frank, 1924-2019),與德國印刷出版大師格哈德‧史泰德兩人的協作共創,深刻地改變了攝影的面貌。
關於 羅伯・法蘭克(Robert Frank)
1924年生於瑞士,1947年移居美國紐約,2019年辭世。1955年起,他在古根漢基金會支持下,展開長程美國公路旅行,沿路見證美國戰後1950年代樣貌,如「電車—紐澳良」(Trolley —NewOrleans)這幅作品,以電車為景,車窗內乘客膚色、年齡、樣貌各異,使人反思當代種族議題。這趟美國公路旅行最終匯聚為1959年在美出版的「美國人」(The Americans)攝影集,該作逐漸被視為攝影史上具劃時代意義的經典作品之一。
策展人 格哈德・史泰德 (Gerhard Steidl)
1950 年生於德國哥廷根,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出版人之一,以其對書籍工藝的堅持,並將出版提升為藝術實踐而聞名。他於1968年創立絹印工坊與出版社,初期便與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馬塞爾‧布勞塔斯(Marcel Broodthaers)、白南準(Nam June Paik)等藝術家合作。1972 年出版的首本書《追問文件展》(Befragung der documenta),奠定了他從政治非虛構小說、文學一路延伸至藝術與攝影的出版方向。
░ 注意事項 ░
❍ 員工可憑「台新好藝集點卡」於現場蓋章,點數為1點,如需索取集點卡請先告知。
❍ 午休時間有限,發車時間恕不等人。好藝巴士均有投保旅遊平安險,如報名後無法前往請於活動前兩日告知或找尋其他替代同仁。車位有限,無故不到將會造成他人的向隅,同時也是有限名額的浪費喔!
❍ 若有疑問,請洽基金會02-3707-6955,分機6227或信箱:ypei@taishinart.org.tw 楊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