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藝術相對論》

「藝術相對論」由台新藝術獎與愛樂電台共同企劃製作
主持人:劉家渝
播出時間:星期五18:00-19:00
播出頻道:台北FM99.7
※ 台北地區以外可透過「愛樂電台網站」與「愛樂APP─ 樂997」( Android版、iOS版)收聽;每集訪談錄音保留2個月線上回放。

《藝術相對論》
783表演藝術
揭開狂想劇場新作《限定認同》的意義
  • 播出日期2024年9月27日(五) 18:00
  • 特別來賓廖俊凱、 曾瑞蘭

揭開狂想劇場新作《限定認同》的意義

從襁褓中的娃娃到逐漸長大。 長大的意思,就是意味著, 從此你必須自己做決定,自己做選擇。 而生命中的每一次選擇, 其實背後,也正代表著你的認同與價值觀。 本週藝術相對論,狂想劇場藝術總監廖俊凱導演、 限定認同製作人曾瑞蘭, 要請你帶著充飽了電的手機,走進劇場, 一起邊看戲,邊滑手機, 以嶄新的體驗,一層層翻閱歷史的真相。

782視覺藝術
倪祥《大家都來看你了》
  • 播出日期2024年9月20日(五) 18:00
  • 特別來賓倪祥

倪祥《大家都來看你了》

什麼是垃圾?你能夠為垃圾下一個簡單又清楚的定義嗎?家裡越堆越滿,煩惱越積越多,牽掛越織越密,到底什麼是該丟的? 想丟的? 還有必須丟掉的!藝術家倪祥從那段為家人陪病的日子開始說起,在垃圾般雜亂、失序、被切割的零碎時間與空間裏,重新布置出一幅自我剖析的生命圖譜。

781表演藝術
栢優座許栢昂說一個《消失的六期生》的故事
  • 播出日期2024年9月13日(五) 18:00
  • 特別來賓許栢昂

栢優座許栢昂說一個《消失的六期生》的故事

90年代末期,在那嘈雜多元,渾沌不安,卻又進程飛速的10年,在那大時代的結束與開始,相互激烈交鋒之間,你我到底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栢優座座首許栢昂,跟你說一個《消失的六期生》的故事, 表面上的體罰霸凌,背後承載的卻是一整個世代的價值翻轉與信念顛覆,抽出京劇成為一個符碼,許栢昂要以獨特的戲曲身體,說一個關乎你我的故事。

780視覺藝術
何孟娟影像裏《英勇的死亡》
  • 播出日期2024年9月6日(五) 18:00
  • 特別來賓何孟娟

何孟娟影像裏《英勇的死亡》

她是白雪公主,在台北街頭閒逛,也去廟裡拜拜,她異想天開,讓牡丹亭裏的杜麗娘與韓國k-pop同框歌舞,她走進美國老人藝術家公寓,用十多年的創作與陪伴,重新體悟「變老」的意義。跟著藝術家走進台東美術館《英勇的死亡-何孟娟個展》,有圖,真的有真相嗎? 在何孟娟的影像世界裏,搜尋脈搏跳動的各種節奏。

779表演藝術
界址創作《打N檔不要踩煞車》新作演出— 與導演重田誠治、演員姸青一同開車上路
  • 播出日期2024年8月30日(五) 18:00
  • 特別來賓重田誠治、姸青

界址創作《打N檔不要踩煞車》新作演出— 與導演重田誠治、演員姸青一同開車上路

你曾經有過小時候坐在汽車後座跟著大人們出門、回家或旅行的記憶嗎?耳畔不經意聽見前坐父母的低聲交談,眼睛盯著車窗外飛逝的風景或雨滴,還有洗車時,身體被泡泡與水柱包圍,暫時與世隔絕(的感覺)。與導演重田誠治、演員姸青一同開車上路聊聊,在成長的惆悵和迷惘中,什麼樣的人生風景,曾經是你我共同的記憶? 什麼樣的時刻,必須打N檔不要踩剎車?

778表演藝術
EX亞洲劇團江譚佳彥、編劇朱曼寧,邀您走一趟《神鬼人間道》
  • 播出日期2024年8月23日(五) 18:00
  • 特別來賓江譚佳彥、朱曼寧

EX亞洲劇團江譚佳彥、編劇朱曼寧,邀您走一趟《神鬼人間道》

希臘神話裡為人類偷盜火種的普羅米修斯,日本詩人宮澤賢治航向宇宙的銀河鐵道列車,還有用7字歌仔冊唱唸著人間故事的評論人,竟然在此時、此地,彼此相遇。EX亞洲劇團藝術總監江譚佳彥、編劇朱曼寧,邀您與來自印度、馬來西亞、台灣三地的導演,在不同文化、故事與肢體相互撞擊的當代劇場,一同走入《神鬼人間道》。

777視覺藝術
與藝術家蔡咅璟一起重新凝視《帝國的標本》
  • 播出日期2024年8月16日(五) 18:00
  • 特別來賓蔡咅璟

與藝術家蔡咅璟一起重新凝視《帝國的標本》

你一定看過各式各樣的標本,小自蝴蝶、昆蟲,大至自然博物館裡的各種動物,標本裡的遺體,被定格成也許是它最美或最威猛的樣子,它更可能代表著一段記憶,甚至述說著一個時代的歷史。與藝術家蔡咅璟一起重新凝視《帝國的標本》,透過研究、對話和一連串科學與非科學的方法,這一次要在學術、帝國、歷史等各種人類附加的意義之外,讓標本成為它自己,真正為自己發言。

776表演藝術
與再拒劇團黃思農導演、陳雅柔編劇,展開名為《走吧,野草!》的旅程
  • 播出日期2024年8月9日(五) 18:00
  • 特別來賓黃思農、陳雅柔

與再拒劇團黃思農導演、陳雅柔編劇,展開名為《走吧,野草!》的旅程

1949年一群鐵路和郵電工人組成「鄉土藝術團」,以「改良歌仔戲」衝撞傳統《白蛇傳》,90年代解嚴後,風起雲湧的前衛小劇場裡,一群業餘表演者以《白蛇傳》向時代吶喊,2024年的今日,新生代創作者再度以《白蛇傳》發揮。跟著黃思農導演、陳雅柔編劇,為一段名為《走吧,野草!》的旅程,展開搜尋,重探50年代與90年代的先行者們,如何透過藝文行動,實踐並追求一個即將發生劇烈改變的未來。

775表演藝術
嚎哮排演王健任、賈玉 聊一個《別叫我成功》的故事
  • 播出日期2024年8月2日(五) 18:00
  • 特別來賓王健任、賈玉

嚎哮排演王健任、賈玉 聊一個《別叫我成功》的故事

你成功嗎?還是你正努力以成功為目標前進?在別人眼中,你是成功的嗎?在父母心中,你符合了她們對子女成功的期待嗎?聽嚎哮排演王健任、賈玉 聊一個《別叫我成功》的故事,一樣的不按牌理出牌、一樣是要你笑到捧腹,但這次除了說,他們還要用唱的,要挑戰全新的音樂劇形式,唱饒舌還要是台語。

774表演藝術
四把椅子劇團竺定誼、李尉慈談《太陽》下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 播出日期2024年7月26日(五) 18:00
  • 特別來賓竺定誼、李尉慈

四把椅子劇團竺定誼、李尉慈談《太陽》下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你是一個理性、秩序、邏輯的崇尚者?還是一個愛哭愛笑、愛胡思亂想的感性人類?如果硬要把這兩種不同的特質一刀切,強迫劃分成不同的兩群人,你希望自己是屬於其中的哪一種人呢?四把椅子劇團團長竺定誼、演員李尉慈,就以 《太陽》為界,切割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當病毒與疫苗改變了我們的體質之後,是否連思考,甚至社會階層與生存方式,都將遭受巨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