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藝術相對論》

「藝術相對論」由台新藝術獎與愛樂電台共同企劃製作
主持人:劉家渝
播出時間:星期五18:00-19:00
播出頻道:台北FM99.7
※ 台北地區以外可透過「愛樂電台網站」與「愛樂APP─ 樂997」( Android版、iOS版)收聽;每集訪談錄音保留2個月線上回放。

《藝術相對論》
860表演藝術
跟著編舞家黃懷德一起回顧舞蹈科班生的成長軌跡
  • 播出日期2024年12月6日(五) 18:00
  • 特別來賓黃懷德

跟著編舞家黃懷德一起回顧舞蹈科班生的成長軌跡

一個舞蹈科班生的日常,會接受到那些身體訓練呢?芭蕾技巧、傳統民間舞蹈,還有西方現代舞的各種不同派別理論,然而在這麼多不同的學習當中,真的有屬於我自己的身體嗎?跟著編舞家黃懷德一起回顧一位舞蹈科班生的成長軌跡,在舞蹈與自我、文化與身體之間,重新探索一位台灣舞者未完成的舞蹈之旅。

859表演藝術
劇場導演洪唯堯《落地前六釐米》的馬戲關鍵時刻
  • 播出日期2024年11月22日(五) 18:00
  • 特別來賓洪唯堯

劇場導演洪唯堯《落地前六釐米》的馬戲關鍵時刻

在你的心目中,什麼樣的表演可以被稱作是馬戲?而如果一齣馬戲表演裡沒有馬,也沒有戲,那麼,它還是你心中所謂的馬戲嗎?跟著劇場導演洪唯堯,走進他的馬戲實驗室,在這裡,與空中飛人和特技小丑相互對話的,不再是傳統的吊索與小皮球,而是強力的工業電扇與網球發射機,這時,他們該如何在這混亂與失控的邊緣,緊緊把握住《落地前六釐米》那最關鍵的一秒鐘呢?

858表演藝術
台北室內合唱團高端禾、鄭逸伸帶您遨遊合唱無設限的想像世界
  • 播出日期2024年11月22日(五) 18:00
  • 特別來賓高端禾、鄭逸伸

台北室內合唱團高端禾、鄭逸伸帶您遨遊合唱無設限的想像世界

什麼樣的聲音會讓你在遠離家鄉後,還一直的不斷地想念?什麼樣的歌聲會是你長大成人之後,還期盼夢裡能再次聽見?又什麼樣的聲響,會隨著距離,造成聽覺上好似逐漸轉調的效果?台北室內合唱團排練指揮高端禾、企劃經理鄭逸伸,跟您聊聊為什麼在成立了32年之後,他們依然奔跑如飛,追求合唱無設限,在這《戲.夢.都卜勒》的世界裡,歌聲的翅膀,到底可以帶我們遨遊在一個什麼樣的想像世界中。

857表演藝術
導演湯京哲、 編劇陳建成,告訴你《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
  • 播出日期2024年11月15日(五) 18:00
  • 特別來賓湯京哲、陳建成

導演湯京哲、 編劇陳建成,告訴你《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

在上一個世紀交替的時刻,你可還記得身邊曾經發生過哪些事?千禧蟲的危機嚇壞了所有人,台灣也在那年經歷了首次政黨輪替,還有當時的台積電每股只要一百元。導演湯京哲、編劇陳建成,帶你回望公元2000年的台北,兩個平凡的家庭、一對論及婚嫁的情侶,到底什麼事情讓他們驚覺到彼此間巨大的差異?那被刻意折疊的隱匿,到底該不該攤在陽光下呢?

856視覺藝術
跟著策展人呂岱如走進《山演算》的世界
  • 播出日期2024年11月8日(五) 18:00
  • 特別來賓呂岱如

跟著策展人呂岱如走進《山演算》的世界

AI、人類、大自然,這該是個彼此榨取、競爭?還是互相療癒與支撐的關係?他們之間該有高低順位,該有主從關係嗎?跟著策展人呂岱如,走進《山演算》的世界,重新思考生存在自然生態與當代科技之間的我們,如何透過重置、休息與修復,尋找彼此的關係。

855表演藝術
與壞鞋子舞蹈劇場林宜瑾,搖擺在《島嶼恍惚》之境
  • 播出日期2024年11月1日(五) 18:00
  • 特別來賓林宜瑾

與壞鞋子舞蹈劇場林宜瑾,搖擺在《島嶼恍惚》之境

如果身體的節奏與流動,是因為我們對於環境和土地的感應,是來自於人和物之間情感的觸動,那麼舞蹈怎麼可能成為一件遙遠、難懂的事呢?壞鞋子舞蹈劇場林宜瑾總監,和你分享一段彷彿搖擺在大海波濤中,搖擺在北管樂器與印尼甘美朗擊奏聲響之間,穿梭海洋與陸地的《島嶼恍惚》。


854視覺藝術
與吳達坤總監一同開啟2024未來媒體藝術節
  • 播出日期2024年10月25日(五) 18:00
  • 特別來賓吳達坤

與吳達坤總監一同開啟2024未來媒體藝術節

AI是近幾年才突然出現的時髦新名詞嗎?對於人工智慧的研究,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起步的?你知道第一台聊天機器人,其實1966年就出現了,而第一台來到台灣的電腦從基隆港上岸後,竟是用牛車,慢慢拖進了研究中心。與當代藝術實驗平台總監吳達坤,走進2024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順著藝術家細心梳理的軌跡,以多重視角,重新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853表演藝術
與導演孫唯真一起品嘗《水梨》 的滋味
  • 播出日期2024年10月18日(五) 18:00
  • 特別來賓孫唯真

與導演孫唯真一起品嘗《水梨》 的滋味

一顆水梨,又甜又多汁,當我們開心的享用的時後,其實你一口咬下的是四季的風雨雲霧,是農人的照護與汗水,是這塊土地乘載的歷史與溫度,更可能是一整個家族的生命故事。與導演孫唯真一起品嘗水梨的滋味,在大自然與家之間,在親情與土地之間,重新思考我們加在天平兩端的砝碼,到底誰輕誰重?

785視覺藝術
TKG+美術館《張致中個展 - 煙沒之間》藝術家說一個「海上的馬可波羅」的故事
  • 播出日期2024年10月11日(五) 18:00
  • 特別來賓張致中

TKG+美術館《張致中個展 - 煙沒之間》藝術家說一個「海上的馬可波羅」的故事

1653年,一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簿記員乘著快速帆船,從福爾摩沙航向⽇本,途中遭遇的颱風讓他意外來到了海圖上沒有的濟州島,被俘滯留13年,當他們終於逃離並乘船返回荷蘭時,地圖上的福爾摩沙卻因為殖民政權的更迭,從歸程的航線中消失。就讓藝術家張致中的作品,跟你說一個「海上的馬可波羅」的故事,如果身體是一篇篇的世界史,那麼船,就是穿越時間的遊蕩者。

784視覺藝術
藝術家徐瑞憲用一百輛空娃娃車,述說烏俄戰火下的生命故事
  • 播出日期2024年10月4日(五) 18:00
  • 特別來賓徐瑞憲

藝術家徐瑞憲用一百輛空娃娃車,述說烏俄戰火下的生命故事

109輛嬰兒車緩緩被推入廣場,然而所有車子的座椅上,卻全都是空的,只因為戰爭砲彈的無情轟炸,讓這些孩子根本來不及長大...。讓我們推著空盪盪的娃娃車,與藝術家徐瑞憲一起走進戰火侵襲下的烏克蘭,傾聽每一輛娃娃車上迴盪的歌聲、哭泣、朗讀聲、轟炸聲還有生活故事,觀看在戰爭與和平之間,在死亡與生存之間,生命的受挫與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