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展演/日期 2023.03.04-04.29
- 首展演/地點 路由藝術
《最佳地點地圖:蕭其珩個展》
蕭其珩
入圍理由
在繪畫中提出觀看當代生活的獨特視角,表現網路世代在手機和雙腳之間所鋪陳出來的、屬於自己的地方感,極具個人風格地以景寄情。黏膩的筆觸和爆滿的畫面擴大了圖像張力,為身旁日復一日的平常、無足輕重的風景注入個人式的地標意義,以繪畫彰顯這個時代下的地圖不再強調普遍性、概念性,而是鑲嵌著個人寫就的分殊意義。聯繫起地方和身體關係的圖像混雜著奇想和變形,將長時間共處的親密,化為超過打卡拍照更為悠長的感官記憶。(主筆/張晴文)
關於作品
本次展出其創作於2022年的同名油畫系列創作。《最佳地點地圖》系列作品以及創作脈絡背後「最佳地點」此一源自於日本動漫的概念,藝術家透過文字筆記和腦海印象與網路資料圖文相互比對,並以其中的差異作為創作的出發點,使《最佳地點地圖》系列作品中囊括了許多藝術家的獨特視角,也反映出台灣年輕藝術家所成長的網路時代,所蘊育出的獨特感性與美學思維在傳統媒材上的再造與創新。
藝術家簡介
蕭其珩,1991年出生於彰化,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研究所,現暫居住於高雄。曾獲2016年第三屆鴻梅新人獎、2018年高雄獎優選、2019年台北美術獎入選,並曾於日本佐藤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等美術館及替代空間展出。其創作以繪畫作品為主,呈現從日常生活經驗所發想的創作想像。其作品中對於外在場景或空間的描繪,大量揉合個人主觀的印象或感受,而成為某種現實與想像的接合。
藝術家訪談
藝術家 蕭其珩 | 攝影 呂國瑋 (片子國際)
採訪及文字整理/陳湘汶
蕭其珩的《最佳地點地圖》系列源自COVID-19疫情期間,無法如往常一樣說走就走,只能待在家裡滑手機打發時間,與此同時也一邊想像著解封後可以去哪裡玩,因此開始大量使用google map,透過編輯地圖的功能把想去的地點標記起來,解封後才再慢慢將這些地點畫出來。這些地點不只是景點,也包括了自己在各個城市間移動過程中的驚鴻一瞥、以及覺得有點梗的地點。
讓風景成為個人獨有
在《雞腿樹》、《大貝殼》、《假日花園》這些看不出是什麼景物的作品名稱,或者像《隔音牆3》中,看起來像是國道上普遍可見的隔音牆局部畫面,藝術家似乎刻意地加入主觀印象的形容,讓風景成為個人獨有。時而騷動、時而短促的筆法,是蕭其珩經營畫面經常使用的技法,風景裡成為複數的單一物件,透過他的構圖呈現出穩定又具有劇場感的效果。他為每張作品設定一個靠近現實的主色調,雖然畫作標題與畫面內的物件很難被直接聯想在一起,不過他還是保留了色調與現實之間的關聯,藉此映照實際的景色。
蕭其珩的繪畫是關於「新的錯誤的風景」,而這些「錯誤」可能來自經由文字描述再到畫布上呈現的轉譯過程,當中摻雜了他的記憶、生活的感性,而刻意使用「錯誤」這兩個字,則是想回應一般所謂「正確的」風景,那些透過相機的機器之眼所拍攝下來,並且做為一種到訪證據般的風景,例如在社群媒體上的打卡。而對蕭其珩而言,風景不需要是可以被直接指認的風景,而是混雜著個人印象。
「這個系列是從《大貝殼》開始,它是一張在草皮上的大貝殼,地點在南寮的海邊,那個地方實際上有一個司令台,造型很像打開的蚶仔。」蕭其珩並不完全如實地描繪該地的景物,在他筆下的「地點」有的是跟朋友們在那裡發生的事,或只是小小的物品,他畫出的是所見景物的腦內聯想。例如《防曬團》即是他與朋友在西子灣看風景,看到很多阿伯在海釣,每個人頭上都帶著防曬小雨傘,那個景象「帥」到讓他不得不畫下來。
而在蕭其珩的談話當中,也會聽到他使用一些特殊的比喻,例如「套餐」、「漫畫分鏡」來描述自己的畫作或展覽的敘事。他解釋「套餐⋯⋯有點像是一個set,在一面展牆上可以組成同一個脈絡。裡面會有大張的主餐、旁邊配成套餐的小幅作品可能來自其他不同觀看視角或者有關聯性的物件。」在此次個展中,一幅130×162公分的《高壓電塔之家》,其左側的小幅作品《洗車的景》則描繪著由車內向外望去的視角,兩者的並列呈現了如分鏡一般的閱讀效果。
回歸到自身基準的地方
「你的最佳地圖,是關於什麼的最佳呢?」
「生活吧!」
對蕭其珩而言,生活中的移動是重要的創作靈感來源,其中也包括了出遊、跟朋友的相聚,過程裡的一草一木都因感性的渲染而變得獨特,他說:「出去玩的時候吸收能量,但創作的時候是獨處,把累積的能量和靈感有條理地列成可以進行的主題,篩選出要畫的東西。籌備展覽的時候,將整個展覽當成一個有起承轉合的腳本,也許重點劇情就以大幅畫呈現,其他則是不同視角或分支的小故事收尾。」在新竹畢業,直至退伍後搬到高雄,這段期間他一邊消化著儲存於手機裡的地圖地標,「移動的過程會看到很多迷人的景象,很漂亮,人們會想要拍照或發到網路上,不過我就是把他們先記下來,之後再拿出來消化。有些風景雖然很美,甚至是太美了,這些不適合展覽的故事線我就會把它刪掉。」
展名「最佳地點地圖」一詞來自動漫《通靈王》角色──梅宮龍之介時常找尋的「最佳地點」。《通靈王》作者武井宏之曾強調「地方」、「場所」的重要,蕭其珩個展以「最佳地點地圖」為名,亦是試圖回應武井所描述「最佳地點是讓一個人可以回歸自身基準的地方」。對蕭其珩而言,最佳地點也回應著他自疫情期間至解封這段時間的生活。
製作團隊
藝術家|蕭其珩
展出畫廊|路由藝術 NUNU Fine Art
相關評論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