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線性的逃逸》∣ 照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非主流的感情》∣ 照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2樓展間展場一隅∣ 照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2樓展間展場一隅∣ 照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流浪記》展場一隅∣ 照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共振-摩蘭、林班歌謠小集》∣ 照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 首展演/日期 2022.05.10 - 07.31
  • 首展演/地點 台北當代藝術館

《非遊記》

策展人鍾適芳、協同策展人廖雲章、張正、格拉西亞‧卡威旺、塔農‧恰帕迪、阿堤‧穆桑

入圍理由                                        

這是一組從主流社會、單線史觀的「他者」出發的展覽,與其說它試圖傳遞一個清楚、規範性質的美學意義,更重要的毋寧是在展現各種層次的「連結的美學」,譬如移工與原民、台灣與東南亞、書店與美術館、社會運動與當代藝術、摩蘭與林班歌等等。進而,由「他者」延展出一種投往亞洲的邊緣觀點。語言與歌,音樂與聲,在在紀錄、承載了民眾史的跡痕,以及當下社會的變貌,形成民眾在離散之中不斷接續的生命力,澆灌生存的土壤。(主筆/吳思鋒)

 

關於作品                                     

「非遊記」既不屬於寫意的行旅文類,也沒有浪漫的遊蹤剪影。展覽以兩條交錯、相續的軌路,輯錄散落邊陲、被主流敘事淹溺的細弱發聲。第一軌「我們可不是來玩的」,是來台東南亞移工以第一人稱自敘,透過書信、創作、展演,表述勞動意見、生存掙扎、情緒情感,以及對台灣社會的觀察。第二軌「再等我三年」,收錄勞動歌謠與社會政治共振的聲軌。以泰國東北民歌「摩蘭」(หมอลำ, Molam)及台灣原住民的「林班歌」為本,交織勞動遷徙與歌謠政治的敘事軸線。


藝術家簡介

策展人|

鍾適芳,製作人、策展人。創立草根音樂廠牌「大大樹音樂圖像」與「流浪之歌音樂節」,開創文化議題與聲響實驗的平台。2015年始擔任「當代敘事影展」策展人,並在大學校園開啟東南亞獨立電影論壇「一部電影,一個旅程」。紀錄長片《邊界移動兩百年》,探問印度教主流社會下華人身份認同,入圍數個國際影展,並獲得2014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首獎。現任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泰國朱拉隆功藝術學院策展學程客座教授及學程顧問。


協同策展人|

廖雲章 喜歡東南亞文化的台灣人。現任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曾任台灣立報副總編輯,協助成露茜女士創辦《四方報》、發起「師生手牽手、搖向外婆橋」計畫、創辦「台灣移民工文學獎」、成立「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北車地板圖書館」,發起「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台灣」運動,在疫情期間發起「尋找失聯的第二位媽媽計畫」。著有《流浪西貢一百天》。 

張正,中文人,曾任中央廣播電臺總台長、《四方報》總編輯、《台灣立報》副總編輯、文化部東南亞事務諮詢委員、中廣「越來越幸福」主持人、漢聲電臺「來去東南亞」主持人、一起夢想公益協會秘書長。創辦「外婆橋計畫」、電視節目「唱四方」、「移民工文學獎」、「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著有《外婆家有事:台灣人必修的東南亞學分》。

Gridthiya Gaweewong(格拉西亞.卡威旺),泰國當代藝術策展人,Jim Thompson Art Center藝術總監,策展著重於東南亞當代藝術家自冷戰時代始所面臨的社會轉型。1996年與藝術家友人共同發起曼谷獨立藝術組織「Project 304」,後參與多個和不同地區策展人合作之策展計畫,重要作品包括2003年東京歌劇城畫廊與日本基金會主辦的「建構中」(Under Construction)、2005年與劇場導演王景生於柏林世界文化之家合作策劃的「趣味政治」(Politics of Fun);2010年與獨立策展人鄭大衛於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合作策劃「非真實亞洲」(Unreal Asia)單元,以及自2016年至2019年於清邁、香港、馬尼拉、芝加哥、奧克拉荷馬州及台北等地巡迴展出的「狂中之靜——阿比查邦個展」(The Serenity of Madness)等。她亦是2018年第十二屆光州雙年展「面對邊界幻影」(Facing Phantom Borders)單元策展人。她的系列展覽「勘誤:收集糾葛與歷史體現」(Errata: Collecting Entanglements and Embodied Histories)於清邁當代美術館展出。

Thanom Chapakdee(塔農.恰帕迪,1958-2022),泰國資深藝術評論家,曼谷表演藝術組織U-Kabat創始人,也是基進的藝術行動主義者。2002年策劃ASIATOPIA行為藝術節、2005年於烏汶叻他尼府的Tha-Long村與布魯族攝影展策展人,共同策劃社區藝術計畫。「MAIILEI宣言」藝術總監。2018年發起並策劃《孔敬藝術宣言》(KhonKaen Manifesto),後發展為高峰議程宣言(Manifesto Agenda Summit),旨在透過邊緣社群的藝術文化,傳遞抵抗精神與美學。他希望透過具政治性的藝術宣言,將藝術家作品帶離美術館,建立藝術家與在地社群互動的空間與路徑,並以公共論壇的平台提升民眾日常的藝術、文化、 政治、環境的意識。2022年,MAS在東北地區全面組織藝術行動,進行的三個藝術計畫分別為孔敬宣言(孔敬市)、烏汶議程(烏汶府)及納布亞高峰會(Nabua Summit,那空帕儂府)。塔農.恰帕迪於《非遊記》展覽期間,因MAS計畫奔波勞累,病逝於泰國東北。

Arthit Mulsarn(阿堤.穆桑),摩蘭研究學者、獨立策展人、小食攤經營者,以販售Larbseab(伊善香辣烤肉)為主,其菜單設計源自於他個人對料理的喜好,以及家鄉益梭通所給予的文化涵養。他對伊善文化的興趣不僅止於美食,還包括流行文化、藝術、設計及音樂,曾於澳洲國立大學發表「國家與摩蘭樂舞:國家級摩蘭藝術家」研究、也於雪梨大學所辦理的第十二屆泰國研究國際研討會中發表《別再開黃腔……是的!我們是佛教徒》論文。他也是2012年Jim Thompson Farm摩蘭巡迴大賽「Sud Sanan Dan Isan」策展顧問、「歡笙.樂舞 Joyful Khaen, Joyful Dance」展覽及展演協同策展人,並擔任Jim Thompson Art Center摩蘭博物館成立計畫研究團隊成員。2015年,在Jim Thompson Art Center的支持下,共同創立「摩蘭移動公車」計畫(Molam Bus Project),主要策劃行動展覽,於全國各地進行巡迴展演。


藝術家訪談

策展人 鍾適芳| 攝影 呂國瑋 (片子國際) 

採訪及文字整理/許祐綸 

泰國東北依善(Isan)傳統歌謠摩蘭樂(Molam),是湄公河兩岸寮族人文化的民間藝術形式。在依善這個於現代泰國裡被描繪為貧窮邊陲的地區,摩蘭樂建構了身份認同,也在近代史中,交織著勞動者遷徙的足跡、政權的統治技術,冷戰歷史裡的文化動員,以及音樂商品化的流轉。「在這些年的交往當中,摩蘭這個字一直出現在我們這群朋友當中。它不只是一種歌謠形式,也代表了身份與後面延伸出的歌謠政治與地域確立,也就是所謂的依善地區跟正史創造出來的大泰中心主義之間的一種分離。」長期投入音樂節策劃,也與泰國藝術社群互動密切的鍾適芳,在與Gridthiya Gaweewong、Thanom Chapakdee、Arthit Mulsarn等泰國策展人、研究者與文化行動者的互動裡,不斷思索摩蘭樂與台灣的連結。

 

我們可不是來玩的 

2015年,泰國曼谷Jim Thompson Art Center的展覽《歡笙.樂舞》(Joyful Kaen, Joyful Dance)為鍾適芳確立了想法,讓她開始台泰兩地林班與摩蘭樂的對話。這個勞動歌謠歷史與政治的相互唱答(call and response) 從台泰兩地的調研展開:在兩年疫情裡的研究交流,圍繞摩蘭與林班歌謠的歷史資料與聲音檔案研究、彙編與轉譯,再透過密集的工作坊聚焦。團隊拉出1950-1990年代兩地在冷戰背景下的共通性,包括意識形態陣營的歸屬,以及國家發展進程的交相呼應。張正與廖雲章及「燦爛時光」東南亞書店團隊於中期加入,延伸補充1990年代經濟衰退後,台灣產業移工政策與事件時間軸。 

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場內,《非遊記》化為兩條倒敘的敘事線。由張正、廖雲章及「燦爛時光」團隊策劃單元「我們可不是來玩的」,以來台移工第一人稱敘事,在當代館一樓重現移工生活場景,移工創作者以繪畫、影像、文字表述的生命經驗,以及曾紀錄、參與在台移工生活的各種文化行動與傳播介面。從當前倒敘至1990年代,跨一到二樓空間的「再等我三年」單元,敘事軌道展開原住民林班歌、遠洋歌及部落歌謠,以及1950-1990年代冷戰背景下被改編為愛國意識歌曲的聲音檔案與文件,成為展間「流浪記」的主題。觀看動線隨著1990年代原民運動重要據點《山海文化》雜誌社的空間重現,以及林班歌者Ngerenger Kazangiljan(林廣財)與Dakanow(達卡鬧)的口述歷史進入二樓。

 

再等我三年 

阿堤.穆桑的《馬長角,柱開花》,是摩蘭歌謠變遷所對應的冷戰時空與依善地區的現代化進程。另一邊,你哥影視社《多過必要》凝視了泰國東北青年在台中的生活場景,張碩尹《檳榔屋、山蘇床與蝸牛陷阱》凝縮藝術家與都市勞動者與阿美族獵人迴谷(Huegu)的對話與山中生活,後者則在另一個大展間以竹子搭建了休憩之所(Talo’an);施永德(DJ Hatfield)以黑網、防水布、鷹架搭建的《不同吸引力》補捉都市邊陲的離鄉原民勞動者聲音。在二樓最大展間裡,原民電音創作組合幽法(UFA)的音樂與錄像裝置,阿迪薩.普帕(Adisak Phupa)受依善地區火箭節民間信仰啟發的木刻與錄像作品,以及阿比查邦(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質疑探問主流敘事與社會記憶塑造的《野紀史》的三頻道錄像,連結向展場尾聲,這裡,紀錄著摩蘭樂人Molam Bank的影像《不願屈服的靈魂》播送,以樂論政而多遭磨難的樂人,曲中仍吟著底層生命的苦痛與堅韌。展場重現摩蘭演出佈景,以前後呼應方式隱喻展覽主題。如展場入口的山林意象,隱喻著資源的富藏、勞動的場景,地形既象徵庇護,亦是冷戰背景下意識形態的阻絕。而摩蘭樂舞場景裡常有的理想幻境如同歌詞,絮絮訴說著抵抗及撫慰。 

展覽從台泰兩地脈絡爬梳而紀錄著邊陲之聲,亦有意地向更多的潛在觀者延展。翻譯在研究與展呈裡扮演著重要角色,中、泰、越、印尼語的差異脈絡的細緻關照,是策展過程裡的必要投注,展名的選擇則在多語間迸發出複數語意的回聲。《非遊記》之名擷取實驗電影與文類,又巧意推翻類型的正典,不被或未被記載的故事,同時也是「一個遊歷中的我們,正在記載的,這個遊歷的過程。」泰語展名ฝันให้ไกลไปให้ถึง,借用泰國流亡詩人Wat Wanlayangkoon詩作《夢遠未達》,為這獨特的旅行,遙喻了他方理想。「我們想說的,是不被記載的、官方歷史以外的聲音,還有那些未曾抵達的夢想。」鍾適芳說。《非遊記》穿梭於摩蘭與林班樂的敘事,其聲軌捕捉著邊陲的細弱發聲,也在苦難和烏托邦的未竟間,往復描刻邊陲者堅定的生存痕跡。

 

製作團隊

策展人|鍾適芳

協同策展人|廖雲章、張正、格拉西亞‧卡威旺 (Gridthiya Gaweewong)、塔農‧恰帕迪 (Thanom Chapakdee)、阿堤‧穆桑 (Arthit Mulsarn)

行政統籌吳昭緯

策展助理黃書慧、帕薇娜.內卡瑪努拉

研究助理馬紅綾、黃淑珺

文件建檔|易淳敏

聲景與口述歷史影片剪輯|黃淑珺

林班研調顧問|阿洛.卡力亭.巴奇辣 (Ado Kaliting Pacidal)、徐睿楷 (Eric Scheihagen)、施永德 (DJ Hatfield)

翻譯|阿努薩拉.德拉穆尼 (Anusara Drahmouni)、陳思銘 (David Chen)、易淳敏、洪維雄、陳彩雲

泰文策展論述校對|楊建素

摩蘭歌詞校對|Kongpob Areerat、樊夏 (Chawarote Valyamedhi)

林班歌詞校對|施永德

展覽主題名稱翻譯|塔農.恰帕迪 Thanom Chapakdee(泰文)、武氏緣 Annie Vu(越文)、馬可・庫蘇瑪維賈亞 Marco Kusumawijaya(印尼)

參展藝術家

阿迪薩.普帕 (Adisak Phupa)|泰國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泰國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Brilliant Time Bookstore)|台灣

兩條人&高峰議程宣言 (Collective of Seen Song Ton & Manifesto Agenda Summit)|泰國

施永德 (DJ Hatfield)|美國

迴谷 (Huegu)|台灣

張碩尹 (Ting Tong Chang)|台灣

大大樹音樂圖像 (Trees Music & Art)|台灣

幽法 (UFA)|台灣 

你哥影視社:蘇育賢、廖修慧、田倧源 (Your Bros. Filmmaking Group: So Yo Hen, Liao Hsiu Hui, Tien Zong Yuan)|台灣

台北當代藝術館團隊

館長|駱麗真

副館長|張玉漢

展覽組 : 副組長|王雪妮、許翼翔、黃俊璋、專員|張數滿、廖珮淯、劉逸萱、盧穎、林映穎

視覺設計組 : 專員|楊子慧、陳怡婷

教育推廣與發展行銷組 : 組長|呂易穎、副組長|許格元、專員|陳筱筠、林育華、謝羭薰、林俐瑄、張耀月、張丞安、陳奕安

行政組 : 組長|曾清琪、副組長|李金玉、專員|郭宜茵、周倪萱、陳貞蓉、陳忠成

研究組 : 副組長|詹話字、專員|林懷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