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軍事據點-共感地景創作<折射島> ∣ 攝影:陳宣誠

53軍事據點展場一隅 ∣ 攝影:陳宣誠

民俗文物館展場一隅 ∣ 攝影:陳宣誠

53軍事據點展場一隅 ∣ 攝影:陳宣誠

53軍事據點-蘇弘<風化褶痕>展場照 ∣ 攝影:陳宣誠

  • 首展演/日期 2022.02.12 – 04.10
  • 首展演/地點 馬祖南竿民俗文物館、53軍事據點

《傾聽島嶼的聲音》選自「2022馬祖國際藝術島─島嶼釀」

策展人陳宣誠、協同策展人廖億美

入圍理由                                        

本展由陳宣誠策展、廖億美協同策展,以場域系譜的研究與調查為基礎,將馬祖地景化為檔案,包括視覺的、聽覺的、觸覺的等不同感知的蒐集。這項藝術計畫採取長期的田野調查為方法,作品在展陳上與空間場域有高度連結,展現出「只應存在此處」的場所特性。藝術做為開啟對話的一則邀請,在這項展覽中是成功的;面對沉重且場域特殊性極高的戰地遺址,作品能與之和諧共鳴,觀眾置身其間並不感覺刻意,透過作品,能專注於感官的覺察,進而和此地的環境脈絡對話。(主筆/張晴文)

 

關於作品

「傾聽島嶼的聲音」是一個重新思考馬祖這塊土地的藝術採集與創作計畫,企圖從海洋的視角,思考馬祖列嶼之間的流動關係,透過對於歷史的深度考掘,找到重省自身的當代性意義。整體計畫以研究與調查之成果為基礎,做為馬祖列嶼戰地重返與再造歷史現場的依據,並讓這一現場的重返作為後續創作的基礎,將作品裝置於場域中,使藝術創作體現「島嶼-聚落-遺構-海洋」的緊密關係。從地景資源的再發現、地景場域的脈絡、歷史的爬梳整理,透過藝術介入,產生新的對話。


藝術家簡介

陳宣誠,1978年出⽣於臺南,現居住及工作於臺南、臺中、桃園。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博士,現為中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共感地景創作|ArchiBlur Lab與全鑄所Co-Making Place主持建築師,曾任馬來西亞UCSI建築規劃學院客座教授。長期探索在身體與地景間發展另一種重新定義建築的尺度,企圖⽤最真實的身體感,反覆的去體會事物最根本的價值,重新審視人為構築的角色,對於自然生態,如何不是破壞性且只考量人類使用的單一性,而是積極的理解與修補環境;透過構築,探索與回應生命的共存與演替,生命的樣態,都在這過程中,累積成不同的知識,是一種對自己、對生命,也是這塊土地的修補行動,也讓建築成為⼀種關於⼈與非人的環境。

 

廖億美,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好多樣文化工作室負責人。長期參與台灣社會運動,近年來主要以台灣離島馬祖為基地,進行社區、環境、藝術與文化資產的跨界整合。


藝術家訪談

策展人 陳宣誠、協同策展人 廖億美  攝影 呂國瑋 (片子國際)  

採訪及文字整理/  許祐綸

每座島嶼有自己的身世與被理解的樣子。外地人初抵馬祖的印象,除了海水顏色的深邃,有位於花崗岩錐石、礫灘、礁嶼間的聚落,也有被瓊麻堅硬葉緣掩蓋的大小碉堡與各種戰事構建與遺構,閩東語迴盪的島上,還有大大小小的軍事標語,提醒海風陣陣裡曾經的枕戈待旦。馬祖在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自此,島嶼的處境有了轉變,不同民間與官方力量,以各自的方式,在十多年間,參與著重新理解與面對島嶼的工程。


島嶼的場域系譜 

廖億美多年在地耕耘,在其主持的「戰地轉身,轉譯再生」策展行銷計畫中,期望透過建築與藝術工作者的參與,留下島嶼的空間記憶,也逐步累積當代能量。然而這個工作更將焦點放在過程裡的故事:「它不只是從國軍轉移到建築師的過程。即使馬祖未來有一個轉譯的可能,我們也希望在這個中介狀態裡的訊息,能有被更多人接近的機會。」此計畫邀請陳宣誠加入後,在已累積的基礎上,透過藝術採集計畫,激盪出新的思索。陳宣誠說,進入馬祖的過程,是對既有習慣方式的拋棄,「我們常想用一種我們自己所在地的方式,去詮釋另一個地方,讓它被看見。但我們思考,是否可能跳脫『從我的地方看他處』的狀態,來到『在那邊看那個地方』。」 

擺脫習慣的策展與藝術計畫思維,《傾聽島嶼的聲音》提出場域系譜採集與建立的精神,「就像一個人並非單獨存在,他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跟出生、家庭與後來的生長環境都有所關聯。我們想要去找的是,如果要回到馬祖的現場找尋它的問題,那什麼是它的場域系譜?我認為藝術家在初期,應該要更謙虛認真地去找到那個地方的場域系譜問題。」這指向一個提問:「到底它是因為什麼樣的影響,成為了現在的樣子?」計畫從馬祖的特殊性出發,邀請藝術家參與場域系譜踏查的過程。背景跨越文字、聲音、繪畫、影像、建築、土壤、植栽等不同領域的研究與藝術工作者,以各自的方法與節奏理解島嶼。例如,藝術家吳其錚從土的質感、物質性與歷史,以陶偶的製作對應馬祖的軍事歷史與信仰;聲音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捕捉馬祖地面上與地面下複雜的地形與空間特質下獨有的聲音圖景;景觀設計師王文心與植物學家合作,從遍佈島嶼各處的瓊麻地被,談論馬祖獨有的時間感;文字藝術家蔡宛璇從馬祖的閩東語,連結島嶼的現下與過往,從逐漸消失的語言經驗,探索島嶼的同質性與差異問題。視覺藝術家鄒享想與蕭佑任,則分別以平面繪畫與數位影像創作,從據點的內外部與射口構造,探索馬祖的感官與物質視覺性在不同時間的變化。

 

透過藝術,做出與人、土地、生命有關的溝通 

《傾聽島嶼的聲音》並未向藝術家設下預期的成果形式,陳宣誠反思,當藝術介入採取共同方法去理解單一主體時,便經常取消了異質性。「這裡面最想做的,是要怎麼讓獨特與差異性被凸顯出來。」他認為,「藝術家到馬祖,最後要完成什麼事情,不見得這麼關鍵。反而,在面對要開展的事情和遇到問題的時候,決定怎麼往下走,才是重要的。如果島嶼,可以對一個藝術創作者的創作發展有些不一樣的改變或調整,就是一件非常可貴的事。所以我覺得《傾聽島嶼的聲音》真正核心,是藝術家自己本身被改變了, 而他怎麼將這個改變也帶給他者?且帶給他者的過程中,藝術性是如何發生?」 

《傾聽島嶼的聲音》原本就不預設展覽作為最終成果,然而後逢2022年中華文化總會與連江縣政府在馬祖全島各地推出「馬祖國際藝術島」,始被納入藝術節的多重策展軸線中。藝術島展出期間,《傾聽島嶼的聲音》同時在南竿民俗文物館與南竿53軍事據點兩個展場展出,前者著重在呈現上述的場域系譜採集過程,後者則以藝術採集的方法與內容,回到場域中再創作。兩個展場在馬祖國際藝術島的架構中,和其他策展計畫傳遞了不同的關注與思索。廖億美言及,「其實在我們的作品裡,藝術真的就只是一個媒介,並不是我們要被看見的終點。」陳宣誠則補充,「我覺得臺灣並不缺藝術節,臺灣缺的是我們怎麼透過藝術,去做一種跟人、土地、生命有關係的溝通?而這個溝通之後的再生產,又該如何被紀錄與呈現?」兩人說,馬祖也許等不及改變,但這座島嶼卻也擅長等待。在耐心等待跟醞釀的過程裡,無須推翻現在與過往,仍能有諸多的美好浮顯。

  

製作團隊

策展人|陳宣誠 

協同策展人|廖億美

參展藝術家|王文心/王嘉笙/共感地景創作/吳其錚/徐育霓/張靖驩/鄒享想/蔡宛璇/澎葉生/蕭佑任/蘇弘(依姓名筆畫排序)  

視覺整合設計|王薪媛 

展場設計|黃彥一、梁賴昌、蘇昱彰 

展場施作|共感地景創作、顏品設計

展務執行|陳雅甄 

展務協力|林柏毅

影像紀錄|一梅馬影像 

印務協力|陳靜如、蕭佑任

印刷|天晴文化事業    

指導單位|文化部、國家發展委員會 

主辦單位|連江縣政府 

執行單位|共感地景創作、好多樣文化工作室


相關評論與報導

- 2022/04/26 ARTALKS─ 霧狀的活著.據點的臉:論「馬祖國際藝術島」的據點藝術 (龔卓軍)

- 2022/02/19 ARTALKS─ 戰地解殖與地方賦權:「馬祖國際藝術島」裡的鄉音 (鄭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