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景廣場−動物故事系列》∣ 攝影:臺北市立美術館

《熱帶複眼》 單頻道錄像動畫 ∣ 攝影:朱祈宏

《狼與虎與其他》∣ 攝影:朱祈宏

《Untitle》∣ 攝影:朱祈宏

《熱帶複眼》 單頻道錄像動畫∣ 攝影:張徐展

  • 首展演/日期 2022.08.20 - 11.13
  • 首展演/地點 臺北市立美術館

《複眼叢林—張徐展個展》

張徐展

入圍理由                                        

張徐展的《複眼叢林》個展以純熟的紙偶停格動畫和紙紮雕塑裝置,打造奇幻鮮活的動物扮裝演員,構築原始怪誕的荒野鏡像。張徐展善用紙質的紋理、韌性、皺摺、色澤,塑造情感飽滿的視觸景觀,建構陰森懸疑的劇場美學。在製作執行方面,細緻統合了文學、音樂、美術、藝陣、京劇和攝影各專長領域,拓展動畫和裝置藝術的框架。整體作品的題旨觀照萬物的生存挑戰,直指肉身變形和靈魂重生的渴望,跨越文化和語言的隔閡,交織出獨特的生命哲學。(主筆/曾少千)

 

關於作品

「複眼叢林」內容為張徐展2018年至東南亞駐地研究而開始發展的「動物故事系列」。他近期創作著重探索臺灣文化的在地性如何與國際文化進行對話與連結,藉由創作的再生產,除了發掘文化流動的通則,也整合其中相似又異質的獨特性。本次個展由全世界共有的民間故事著手,將其通則視為敘事容器,帶領觀眾從複眼視角、不同動物形象的流變中,擴張討論文化、身份、世界性與在地性等經驗與探索。



藝術家簡介

張徐展,1988年生於台北,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以動畫與錄像裝置為創作實踐,長期探索動畫作為擴展觀影經驗的各種可能,擅長揉合擴延電影、實驗動畫、裝置、大型多頻道投影、雕塑物件創作,作品常見奇異、怪誕的影像擴展,擅於結合各式當代生活經驗,圍繞個人之於社會經驗的謬察、童年記憶與糊紙技藝文化流動的狀態思考。


藝術家訪談 

藝術家 張徐展| 攝影 呂國瑋 (片子國際)  

採訪及文字整理/ 馮馨 

2017年張徐展在創作作品《Si So Mi》的過程中,發現一首德國詩歌在引入台灣後成為喪葬文化的慣常演奏曲,因而開始關注能跨越不同文化的文本,以及其所反映的在地性。同年度,他在印尼駐村時找到〈鼠鹿過河〉的故事,並從該文本延伸找尋不同國家的類似故事,例如台灣〈十二生肖〉中老鼠踩水牛過河、日本「因幡之白兔」中兔子踩著鱷魚過河。《複眼叢林》取自蒼蠅眼睛的視角,作為比擬亦是編導,也是貫串展覽的核心動作,將民間故事的通則視為一種「敘事容器」,觀看在其中展開的共同性與文化流動性。

 

重新創造空間的遊歷敘事 

歷時三年創作的錄像作品《熱帶複眼》,是整個展覽的核心,張徐展從該作品延伸出空間中的其他新作,空間與影像交互對話,展覽即是一組大型作品。展場入口散落的鏡子碎片折射映出各種光影變化,是張徐展為展覽鋪陳的複眼意象。越過碎影走入展場中後,是由兩組作品《湖景廣場》、《皮影戲臺》拼組成巨大的場景裝置。此場景並非從張徐展那小小五坪的拍攝場景與工作室中拼組出來,而是他重思影像的文本後,藉由美術館近六十坪的空間,重新創造一種可以多重窺看的叢林場景。 

在前半部的《湖景廣場》,觀眾的視線僅能穿越葉縫,觀看不同情境故事,在場景的遮蔽特性下,每個縫隙地僅屬一個故事場景,無法同時看見其他。而在這以河流意象貫串的大型場景中,既取其綿延的地景特性,亦像是一種容器,於此場域中承載多重情境。後半部的《皮影戲臺》靈感則來自先前去印尼駐村時觀看的皮影戲,該地的戲作觀賞是除了偶戲本身以外,操偶師所在的後台亦不躲藏可供觀看,舞台正反面成為一種共同發生的兩層觀看關係。張徐展以此思考「複眼」的概念:「平時我們看待事情的單一面向,會不會也可以拆解,變成各種原型狀態,如同鏡子一般可以映照出不同人們的模樣、膚色,但本質不變?」,也因此《皮影戲臺》成為既可以從另一端遠望,亦可窺視形成影子的後方場景。最後的大型場景裝置《魔山普陀巖》,在山裡懸浮著一面長型的鏡子於湖上,那是通往叢林入口的另一意象。

 

藉由鏡子而映出的多重形象 

民間故事隨著口傳,情節可能不變,但內容的形象卻可能因應各地文化而有所變異,例如:東方的〈虎姑婆〉,到了西方可能就成為〈大野狼與小紅帽〉。展場後方的錄像《狼與虎與其他》引用了童話故事〈布來梅樂隊〉,以蒼蠅層層疊疊起、在大風中搖擺,影像藉由隨機程式選取影子片段,於狼、虎、兔子、老鼠、狐狸、鼠鹿等動物影子中不斷周旋變化,藉由影子組成一個無法定義的形象。 

展場另一空間則是這次的核心作品《熱帶複眼》,以複數的擴張去演繹一個文本的多重面貌,張徐展特別融入了諸多具有「複眼」隱喻與印象的手法,例如透過剪接,凸顯鏡頭語言在某一個時刻影像的多重幻化;透過串聯影像與延伸至展場空間的鏡子;還有透過影像中藝陣扮裝的動作去彰顯人與動物之間交錯的身分關係,進而暗示了劇中劇的故事狀態。而在影片最後,主角鼠鹿的腳被咬掉落地時碎化為一片片鏡子,究竟是幻化消失、毀滅,還是故事結構的整體瓦解,是張徐展拋給觀眾的多重想像通道,把觀眾從影像中拉回到展場的空間,重新再次意識到展場中的鏡子們,以及最後的影像作品《Untitled》。

 

以紙張重塑空間與影像質感 

紙張是另外一個展覽中跨越影像與空間的共同質感,張徐展在影像中以特殊製法揉製演員們,使其形體可以塑像,但紙張彰顯的特殊質感使形體可以對應出一種形象,卻脫離我們慣常連結的樣板模樣。這次的《熱帶複眼》亦是在被層層紙張包圍的「紙膚空間」中呈現,從影像材質擴延到空間質感,而這次的「紙膚空間」特別使用多國報紙製作,呼應跨文化文本的概念,張徐展表示「我希望觀眾去觀看這個展覽空間的時候,可以透過身體的移動,去感受空間與影像互為文本的關係性,許多文本的內容在這個平行空間中被展開。」


製作團隊

「複眼叢林—張徐展個展」展覽製作團隊

展覽製作人 | 陳湘汶

美術統籌 | 詹昱筑

展覽製作團隊 | 張徐展、陳湘汶、詹昱筑、馮琪鈞、曾睿琁、劉靜怡、陳亮潔、鄧靳琦、楊芷菱、黃瑄、張宛瑩、蕭雅庭、吳紫莖、王學淵、馮志銘、落差草原、馬維元 、李亦凡、謝孟哲、林政佑、賴信宇、葛大乘、黃點點

展覽贊助|RC文化藝術基金會、天美藝術基金會、John先生、國家文藝基金會、435藝術家聚落、就在藝術空間

特別感謝 | JOHN、德意志銀行美術館、高森信男、許泰英、吳碧惠 、詹欣怡、羅智信、郭奕臣、陳沛妤、鄭先喻、汪紹綱、劉育瑄、王阿尼、許翼翔、陳冠宇、蔡宜豫、沾沾喜氣文化有限公司、新興糊紙文化、王昱鈞、沈延叡、呂享鴻


 《熱帶複眼》拍攝團隊

藝術家、導演 Artist&director | 張徐展

製片、美術統籌 | 詹昱筑

美術協製 | 詹昱筑、馮琪鈞、鄧靳琦、黃茗慧、張徐展

燈光設計 | 曾睿琁 

動畫師 | 張徐展、劉靜怡、陳亮潔 

音樂與聲音製作 | 落差草原WWWW、馮志銘

編劇顧問 | 馮琪鈞

攝影顧問 | 陳冠宇 

民俗顧問 | 許泰英 

影像合成 | 楊芷菱、詹昱筑、張徐展

攝影/剪接/紙偶雕塑製作 | 張徐展

特別感謝 | 就在藝術空間、謝文明、沾沾喜氣文化有限公司、旋轉犀牛原創設計工作室、竹映工作室、陳湘汶、高森信男、李亦凡、陳俊蓉、傅天余、邱立偉、史明輝、黃靖涵、蘇匯宇 、汪紹綱、張博傑 、佐藤飛、葉雨涵、呂享鴻、吳碧惠、何昱萱、王學淵、林佑運、陳沛妤、陳春春、陳宥中、JC ART、蔡宜豫、郭奕臣、馬維元

贊助 | RC文化藝術基金會、德意志銀行美術館、本片獲國內外重要影展獎項電影片之影視事業及導演製作下一部電影片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