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角的風標」展場一隅 ∣ 攝影:王世邦

「邊角的風標」展場一隅 ∣ 攝影:王世邦

「邊角的風標」展場一隅 ∣ 攝影:王世邦

《無題(花崗岩)》 ∣ 攝影:王世邦

《五點三十之後的密室》 ∣ 攝影:王世邦

  • 首展演/日期 2022.04.09 - 06.05
  • 首展演/地點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

《邊角的風標—陳庭榕個展》

陳庭榕

入圍理由                                        

陳庭榕在臺北數位藝術中心的個展《邊角的風標》,以從她之前以金門北山播音牆為創作出發點的作品〈我只在乎你(細語)〉為基礎,更為深刻地討論了她對於「聲音」此一極具穿透力與感染力的媒介,如何被有效地運用來作為一種具有陰性質地的「軟武器」,以及因此對於個人、乃至國族與文化上的記憶層面所造成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另一方面,藝術家針對小型展覽空間所做的聲音敘事配置,也進一步地突顯了聲音對於人的行動、思考與意識型態養成等方面的規訓力量。(主筆/吳嘉瑄)

 

關於作品

《邊角的風標》建立在陳庭榕對於金門居民於國共心戰喊話時期,所產生的「聲音記憶」的田野訪談,以及對此特殊時期的史料調查。藝術家將蒐集的音景與材料,轉化為聲音機械裝置、雕塑物件與文獻新譯,開展成一連結觀者身體經驗的沉浸性空間聲音裝置。陳庭榕試圖用視覺性的標題,帶出展覽對於群體領域間「對峙的張力」、「消弭/融合聚集」、「防禦/攻擊」等對位關係的探討,以及展覽對在權力結構中的「規訓」、「歷史書寫紀錄」、「在場與不在場」、「記憶」、「詮釋」、和「身份認同」的思考。

 

藝術家簡介

陳庭榕,1985年生,於台灣修習哲學後,轉到德國、奧地利學習藝術實踐。她的創作紮根於對文化差異、政治符號,及其在變形文本中,所生衍出的混種聯覺的反思。藉由對歷史片段和文化人工物的複製與重置,探索著記憶、挪用、賦權與政治身份,在全球化移動社會中的呈相與轉型。作品藉由聲響、雕塑以及場域介入,將消費材料與非物質性指喻,結為空間裝置,展演出疊覆時空經緯、多重社會音譯的立體寰圖。


藝術家訪談

藝術家  陳庭榕 | 攝影 呂國瑋 (片子國際) 

採訪及文字整理/ 馮馨

長期生活於歐洲的陳庭榕,經常感受到自己身為「外人」時的不對等關係,以及不同群體間的界線,隨著這幾年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緊張,讓她有探究過去戰爭的慾望。「邊角的風標」是陳庭榕2018年引用金門北山播音牆文本的聲音裝置作品《我只在乎你(私語)》之延續,探索聲音如何被作為意識形態的武器、聲音如何作為戰爭中與國共心戰喊話時期領域的界線、聲響下的集體記憶與私人記憶,以及其所產生的身體規訓。

 

將風視覺化為一種比喻 

「風」看似無聲,卻是陳庭榕在金門最深刻意識到的存在。寧靜的金門充滿各種風的聲音,風也跟金門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出海、行軍得看,心戰喊話時也得看風向,方向對了,聲音才有辦法被吹到對的地方。而風其實是在不同區域壓力不均等的時候,才會發生的物理現象,展名「邊角的風標」即是希望將「風」視覺化、意象化,並藉此作為一種比喻,當不同的壓力差使風產生,如何在遭遇不同方向的結構、邊角時表現,並對環境作用:會是產生張力?同一方向的強流?盤旋或是滯留呢? 

創作初期,陳庭榕田調訪談多位歷經國共心戰喊話的當地居民,開始推翻原先的諸多預設,例如原以為是針對金門全島的國共心戰喊話,其實只有島上古寧村跟馬山聚落人民較在生活中感受到,其他區域的人民對這段記憶則相對薄弱。或者是,他們說幾乎沒有聽到對岸的聲音,只有風向對或是無風的時候,才會聽到對岸聲音才會飄送過來,或是被風吹回的我方軍隊播送給對方之聲音。除了砲彈的聲音以外,當地居民對於如何去經驗、描述聲音這件事並不熟悉,而在面對生活中其他聲音時,卻又像是有所避諱般地選擇不去聆聽。

 

以視覺的「空」對比滿溢的感知 

走進展場,以風管與碉堡為靈感的作品《長浪1/2, 2/3》之一豎立眼前,另一部分則以圓弧形劃分出兩個空間,作品既是牆面也是容器,以單元體的方式構成,使其擁有多重變化的可能性,像是一種集合的集體。 

而圓弧內外劃出的空間中,圓弧內的聲音裝置《你說的話》,可說是在場中物理體型最小,卻感受上佔據最大空間的作品。這件4+1聲道的互動裝置,由三組從天花板懸吊而下,於現場收音回放的麥克風物件,以及控制、拖曳、旋轉它們的寫字機器人、14顆被架設在天花板鋼棚的喇叭,以及一顆垂吊在場中的指向性喇叭所組成。 

從天花板喇叭傳來的聲響,是由她在金門當地收集風吹向不同抗體的風嘯音景,以及將居民的聲音記憶所轉化、拼接成的音調旋律,並在其中試著模擬巨響後的殘響、壓力不均的狀態和耳鳴感,藉由天花板的14顆喇叭從上而下,壓迫性的對觀眾鳴放。同時,時有時無的《晚安曲》哨音,藉由指向性喇叭,在場中飄浮播放造成特殊的音響效果。在觀眾的介入後,三支垂吊的麥克風會被驅動,進行連鎖反應,在場中開始範圍大小不一的圓。代表話語權的麥克風與由握拳的手勢擠壓成的白色拓印,結合為一種武器般的存在,它們有時動作一致,有時交錯顯現彼強此弱的關係。同時,裝置們在畫圈時,也在行經路徑上進行現場收音,收錄到的聲音則被架設在天花板處的喇叭以不同的延遲速度回放。 

哨音與聲響有時如同輪唱,有時在場中成為迴聲般的迴響,藉此擴大展場的物理空間。被擷取的片段被再度擷取,不斷被碎裂化,但同時,這些被擷取的碎裂片段也藉由回放與再生成,在展場中被不斷地放大,甚至產生轟鳴攻擊觀者。如同記憶與情感,經過再敘說與權力規訓下,而被抽象化、簡易化、模式化的過程。

 

既分離又共生 

位於弧外展場空間的兩端,分別展出《五點三十之後的密室》與《無題(花崗岩)》。《五點三十之後的密室》改編於1977年的〈金門日報〉,做為幾乎是當時金門唯一的媒體資訊管道,陳庭榕僅保留了當時〈金門日報〉上連載刊登的虛構愛情小說《火鳳凰》,與政府所欲傳達的政治意識文字,關於個人情感的文章則是挖空呈現。《無題(花崗岩)》則是另外一個如同展覽本身所欲討論的關係狀態,這件以不同紙漿製成的作品,將承載著意識形態的報紙言論與白紙混雜在一起,在看似分離卻連結的物件,訴說著相互的連結與對應。

 

製作團隊

藝術家|陳庭榕 

機械運動裝置程式撰寫|吳宜曄

聲音技術工程|鐘禮學

聲音錄製協助|曾于恬

電腦繪圖|森淼工作室

金門日報史料文本提供|陳政峯(藝術家父親;連載愛情小說〈火鳳凰〉的作者);金門日報

佈展與現場技術支援|林哲宇、森淼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