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李欣哲

攝影:李欣哲

攝影:李欣哲

攝影:李欣哲

攝影:李欣哲

  • 首展演/日期 2022.07.09
  • 首展演/地點 PLAYground南村劇場

《我好不浪漫的當代美式生活》選自部落劇會所「你有幾分熟:3OLO聯演計畫」

Ihot Sinlay Cihek(卓家安)

入圍理由                                        

《我好不浪漫的當代美式生活》不是一人角色的獨腳戲。 Ihot Sinlay Cihek(卓家安)透過自身具備原住民的身份表演眾多當代物質環境中早已無法不正視、不能再浪漫幻想的原民狀態,凸顯了表演本身就是包含未現身的角色,以及所有現實角色衝撞、分裂與重疊的精神狀態。戲內呈現角色間對於文化保存與復興的相互辯證,戲外純熟運用身體調度空間;作品批判地處理原住民長期被自身或構作特殊化的藝術與美學品味,拒絕了藝術與當代臺灣族群政治分配及文化政治正確的共謀,是兼具表演創發與高度反身性的精彩呈現。(主筆/汪俊彥) 

 

關於作品

從2018年開始,Ihot的創作即積極回溯自身根源,企圖梳理作為一位當代阿美族女性與邦查(Pangcah)傳統之間的隔閡與扞格,探問當代原青和部落的回返/疏離。《我好不浪漫的當代美式生活》係Ihot旅居都市多年後,回視自身生長部落的作品,從中觀察原青返鄉進行文化復振的潮流,並在與家人和部落兄弟姐妹的互動中,看見返鄉原青融入部落的困難與尷尬。透過既幽默又諷刺的方式,尖銳地質疑當今原住民部落與現代資本的折衝,以及原住民文化工作者的策略及懷舊(nostalgia)心態。 


藝術家簡介

Ihot Sinlay Cihek(卓家安),花蓮阿美族人(Pangcah),根源於太巴塱(Tafalong)及壽豐(Ci Sanasay)部落。表演藝術創作者,受過表演、編劇等專業訓練,自大學期間即不間斷地參與許多演出,嘗試不同的表演藝術類型,探索各種表演的可能性。研究興趣為身份政治、性別理論及表演哲學,2018年開始積極探索自身母系部落文化,試圖將作為當代原住民女性夾纏於部落、都市/傳統、現代性之間,所經歷的「挫傷」與「蛻化」藉由各種表演藝術相關形式現身與發聲。


藝術家訪談

藝術家 Ihot Sinlay Cihek(卓家安)| 攝影 呂國瑋 (片子國際)  

採訪及文字整理/  謝鎮逸

作為一位花蓮阿美族返鄉青年,當她帶著滿腔感懷回到部落意圖奉獻,究竟會被眾人期待還是備受傷害?在Ihot Sinlay Cihek的單人表演中,縱使是血統純正、神靈指定的Pangcah(註),也都被原鄉拒於千里之外。 

《我好不浪漫的當代美式生活》本身就是一齣不浪漫的戲。一人一小時內分飾多角的Ihot,講述都市阿美族女性Panay林在被太巴塱部落的精神象徵「白螃蟹」召喚後,決定返鄉振興部落傳統文化。然而,在早已現代化的部落中,為求得到認可的她,卻蒙受了公務員的奚落、婦女的嫉妒、少女的獵奇、超商店員的稱羨、老外觀光客的凝視。在眾多角色對她的七嘴八舌與描述拼貼之下,真正的Panay林卻未曾現身於舞台上,終究不過又是一個被指認的「外來者」。

 

返鄉的挫敗與返家的創傷 

提及劇中所影射的自身經驗,Ihot不諱言自己就是那個從都市社會畢業、渴望返回部落獲得認同的當代原民青年。「我從小生長在部落,所以部落的一切對我來說都太理所當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少女Ihot離家浸入花花世界,念大學、做劇場。「但等到台灣本土化浪潮開始之後,我才回頭反省到,原來作為一個原住民到底意味著什麼。」 

但部落始終是個家。一談到家庭,都是每個人心中最糾結的一塊。「家絕對不會是完全溫暖的。因為所有家庭裡面一定都有愛,同時也有痛。我們常說部落老人家如何提攜後輩、如何用他們的傳統知識哺育下一代,但你的父母有可能會在你的成長經驗中傷害你,你身邊周遭的人也可能在你的成長過程中帶給你一些傷痛和挫折。在部落裡的愛與痛,在於它同時也是家。」Ihot坦言,如果不是因為原住民身分,其實很難有這個立場把劇本寫出來。所以在劇中,部落不是一個終究得回去的神聖烏托邦,而是作為一個有人的地方,有愛的同時,也會伴隨很多的問題和各種複雜的情緒。

 

如何成為Pangcah? 

作為一個阿美族,血緣以及對生活文化的實踐這兩件事情,到底要做到什麼程度才算屬於部落的Pangcah?「我回部落時遇到很多單純喜歡部落生活的人,他們也很努力想要融入其中。但不管是文化或資源上的差異,土生土長的部落人會對這些放下原本工作來到部落生活的人,始終抱著一些隔閡,還會認為他們是外人。」 

弔詭的是,Ihot離家多年,卻從未懷疑過自己是部落的一份子。身為沒有文字的民族,她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去聽、去講、去經驗、去感受。「這些都跟劇場很像,所以Panay林這個角色沒有現身,也是我對一個沒有現身在部落的身體性,在身分認同裡到底該如何被詮釋的大哉問。」她問自己:「我要現身到什麼地步?我在文化上、藝術上、新聞上、社會上要發聲到什麼地步,大家才看得到我?那我作為一個人,我在部落裡面要說多少話、生活多久才能被認可?」回到家要如何安放自己,要怎麼跟家人、部落相處,才能讓自己更熟悉自身是個部落人,是她寫劇本時不斷自我詰問的事。

 

原住民如何在當代目光下生存? 

「這部落裡的人太害怕受傷了。」這句台詞對Ihot而言非常重要,因為原住民在文化和經濟上終究是相對弱勢的一群,要在社會底下生存始終艱難。 雖然容易受傷,但對於這些傷害跟挫折,我們要怎麼樣談論它才顯得我們不可憐、不可悲?」所以在戲中,她嘗試透過部落內部對於這個外來人的各種角色、聲音、反應,去探尋整個部落的現象,以及在當代社會的變遷下,大家的看法是什麼。 

「對我而言,做這齣戲最後不是在自我療癒,反倒是在自揭瘡疤。但我必須要看見我折衝、挫折的地方在哪裡,我才有可能好好回家。」她坦承一個小作品無法撼動大結構,「但只要觀眾來看,並願意接受不一樣的原住民面貌,我覺得就足夠了。」 

註:Pangcah,阿美族語中「人」或「同族」之意。


製作團隊

編劇/導演/演員| 卓家安 Ihot Sinlay Cihek

執行導演|許芃

行政協力| 王妮瑄、粘馨予

行銷宣傳| Miling'an Batjezuwa

平面設計| Navi Matulaian

舞台監督|張智一

舞台設計|鍾宜芳

燈光設計|黃俊諺

音響設計|陳旭華

音效協力|簡嵩恩、蔡秉衡、Kacaw Iyang、Sayun Nomin(游以德)

創作顧問|張笠聲、朱耘廷、李學明、徐堰鈴

劇照攝影|李欣哲、孫李杰 

攝影紀錄|陳彥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