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尋名 ∣攝影者:Tommaso Muzzi

作品-日記 ∣攝影者:王雅彣

瑞欣礦區展場照片 ∣ 攝影者:Tommaso Muzzi

瑞欣礦區展場照片 ∣攝影者:Tommaso Muzzi

泥椅工作室展區 ∣ 攝影者:王雅彣

  • 首展演/日期 2021.03.06 - 03.27
  • 首展演/地點 花蓮縣萬榮鄉紅葉村瑞欣礦區 / 泥椅工作室

《裹山 Dungku Asang》2020-2021 Pulima藝術節

林介文策展

入圍理由

織布和礦區,軟與硬的辯證,山林的現代性傷痕在織法與織紋裡顯現,也在眾人乘小貨車上山的路途中坑坑作響,容人凝視與聆聽。創作型策展人林介文招朋引伴,開拓一個創造性的「共作的編織」的群場景,參與的織者們將離散與混雜轉化為織布的原動力與新語言,以群體動員、相互學習的療癒力量,裹敷山林、戰爭與迫遷的傷逝。抑或,那些立掛於岩層、岩面的織布,平面的紋樣上記載的正是通往未來的路徑。(主筆/吳思鋒) 

 

關於作品

民國66年旭華石業取得瑞欣礦區的採礦權,礦區與紅葉村歷史發展關係密切。策展計劃《裹山》從萬榮鄉紅葉村進入卓溪鄉布農族人的傳統領域Dungku Asang(尊古安山),以礦區作為展出場域,寫下當代織者回應時代的思維。《裹山計劃》由導演Tommaso Muzzi從礦工的角度紀錄,敘述歷史與大環境下的真實部落場景、策展人的「共織」行動,用影像表達織布行動與織者場域間的關聯。


藝術家簡介

林介文,花蓮太魯閣族。畢業於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於巴塞隆那自治大學建築學院臨時空間設計系取得碩士學位。在現代與古老靈魂間穿梭,試圖用藝術創作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用柔軟訴說力量。透過傳統太魯閣族編織發展自我,領域涉及金工、軟雕塑、空間裝置、錄像、文字書寫、公共藝術與策展,並致力於發展原住民當代編織藝術。


藝術家訪談
策展人 林介文 | 攝影 呂國瑋 ( 片子國際) 

採訪及文字整理| 謝鎮逸  

2013年齊柏林執導的《看見臺灣》中拍攝到位於太魯閣國家園區內的亞洲水泥礦場,始終藏於深山中的景象,透過空拍機的視角引起大眾矚目與討論,在2017年亞泥礦權延展爭議引發一連串抗爭中,林介文亦是投入其中的一員,並且透過事件的參與回頭想起家鄉紅葉村也有這樣的一個礦區山頭。兒時回憶中,總有超大砂石車載運著石塊的景象,該礦區是花蓮重要的蛇紋石產地,構築了許多花蓮公共建設的鋪面景色,也與部落的發展密切,許多居民以此為生。在部落生活38年後首度上山,林介文即被眼前的景象震攝住,山壁被一層層地切割開來,透出的一層層裸石與空氣長期接觸後滲出紅色斑駁的痕跡,宛如人為跟天然結合的巨型舞台,想在這個場域中織布的慾望成為這個計畫的開端。


為山而織

林介文提及在泛泰雅族部落中,女人必須要會編織才能成為真正的女人,不會織布的女人無法出嫁。織布幾乎是部落的社會規範,根深在部落文化中,但隨著社會變遷與不同政權介入,許多過去的傳統價值流失,當代原民如何重新找回過去文化並開啟新的回應方式,是諸多當代原住民的課題。而「傳統編織」即是林介文創作上的重要養分與發想基礎,她表示「我覺得當代織布的這個動作,光是你坐上去織,就是一個強烈的訴求,表達我現在還存在於此,所以才有這個計畫中共織的構想。」

「裹山」計畫由林介文邀請不同部落的十位織者共同參與[1] ,原本大家都對於織品在戶外呈現充滿疑慮,但親身走訪礦區後所有人放下擔憂,林介文形容是場域選中了大家,「我們本來就是這邊的子民,有種你要回家的感覺,那織品已不是工藝品,而是『給予』的動作,為山而織。」八月的創作備展時間,織者以時間換取布的量體,幾乎每位織者都完成約一件被單的尺幅,不過,原本在工作室看起來很大的作品,林介文笑著說「相對於山根本就是OK繃,是不可能裹山的」,「其實裹山的含意,從前置、布展、結束,我覺得『裹』那個療癒的動作,其實是在療癒人類,不管是所有的織者也好,到後來上山參觀的民眾們,但最大的其實是我自己。」


包裹不住山,卻裹住心

長期投入編織創作,林介文如此形容自己的創作方法相對於傳統編織的嚴謹,自己的編織方法是「有什麼材料、材質就放進去的織法」,首度策展「裹山」也如同編織的方式,隨著過程發展而逐步編織成型,而非一開始就是全盤規畫完成,像是開幕兩場演出,也是因為在礦區大喊產生回音的靈感。

面對這個之於在地有著特殊意義的礦區,在地藝術家於開幕時以歌唱與舞蹈演出回應這片山,並於演後分享:「現在很多新一輩的原住民,大家都會思考怎樣才是原住民,因為我們現在跟所有人都是一樣的生活形式,但還是有人用唱的,唱古調,有人是用織布的,有人是用書寫等形式,想用這些去找回以前的樣子。」

展覽現場除了散佈礦區的織品作品,也包含了一支記錄了礦工角度的錄像作品《蛇穴》,林介文談及「裹山」這個展名好似要去包裹山的傷口,有些人會以較為負面的視角去看待地方礦業與礦工,「但其實我們不是這樣想的,我們深知礦工並沒有錯,他們只能這樣子選擇,不然像紅葉很多家庭,都是礦工養出來的小孩子。」


從一個人織到共織

過往林介文總是一個人編織,但透過《裏山》這個策展計畫,一方面透過編織召喚族人,以場域喚起部落對於自我認同的追尋,另一方面也試圖挑戰傳統編織與當代的對話,林介文如此形容:「當編織變成一種藝術的創作形式,其實也是在顛覆以前的規矩,因為做藝術創作不可能守規矩嘛,所以在這個顛覆的過程之中,得要心臟滿大的,因為你面對的是一群非常守規矩的人,但我一直覺得都什麼時代了,規矩是依時代而創造的。如果還是要去遵守以前的某些東西,是不可能有創新產生的」。「共織」在此如同展名Dungku Asang,布農族語意即「翻越攏起之地,會再回來的地方」,以編織一同重回自身文化創造新的時代敘事。

[1] 現場總計九組織品,其中一組織品由三位織者共織,其餘八組由林介文與七位織者單獨創作。


製作團隊

展人|林介文 Labay Eyong

策展團隊|温孟軒、蕭秩瑄、黃雅平

織者|溫英妹、Watan Tusi(瓦旦督喜)、Sawa Ciwas(紗娃.吉娃司)、Umay Siki(連佩君)、Pitay Pawan(温孟軒)、柯美妹、林秀玉、謝郁雯、柏林、楊奕

藝術家|恩萊勇.法芙魯安、Tommaso Muzzi

藝術協力|鄭致廷、林毓芝、王雅彣、鍾順龍

開幕演出|潘Panay(潘靜亞)、蟻美琴、馬詠恩

特別感謝|兒路創作藝術工寮、紅葉國小樂舞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