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降落的時候-王湘靈個展》 《快要降落的時候-王湘靈個展》

展場一隅,照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快要降落的時候-王湘靈個展》 《快要降落的時候-王湘靈個展》

展場一隅,照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快要降落的時候-王湘靈個展》 《快要降落的時候-王湘靈個展》

展場一隅,照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快要降落的時候-王湘靈個展》 《快要降落的時候-王湘靈個展》

展場一隅,照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快要降落的時候-王湘靈個展》 《快要降落的時候-王湘靈個展》

王湘靈∣快要降落的時候,投影2019

  • 首展演/日期 2020.03.07 - 05.31
  • 首展演/地點 臺北市立美術館 地下樓E、F展覽室

快要降落的時候──王湘靈個展

王湘靈

入圍理由

藉由自身和陌生人的旅遊照片,關照了當今生活中,由視覺科技主導的社群網絡及媒體面貌議題。展覽反思了在尺寸和畫素不斷精進之際,各式螢幕接掌了人們記憶存量的現況。藝術家以展場顯示自然界中一個像洞穴的投影、海邊生火和日出的影像,來探討從柏拉圖以來的視覺和認知之間有落差的命題,延續了認知來自「觀看」還是來自「辯論」的亙古質問。以另一個平行的展間讓前述展間的圖像空白,卻以樂聲做為行旅和移動的記憶,呈現科技無法存取和複製的身體經驗。展覽具有哲學思辨也同時提供感受性。(主筆委員/吳介祥)


關於作品

此次展出以藝術家兒時在海灘時空轉換之經驗展開,透過當時事件據點的重組與想像,將個人經驗、意識上的斷裂轉化成為「夢」與「現實」之間移動的過程。當世界的運作方式逐漸改變,並建立了不同的觀看方式與經驗認知時,今日的我們究竟身處想像的真實,抑或現實的真實?當物質介面改變了,「在場」與「不在場」是否還存有差異性?而時間所累積的記憶,最終是否只是一場虛空?


藝術家簡介

王湘靈,1984年出生於台北,先後畢業於紐約市立大學音樂演奏碩士,國際攝影中心(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ICP)。早期為古典音樂背景,後往視覺藝術發展。其作品多透過自身生命經驗思考個體與世界的關係。近期則從再現潛在記憶,探討時間與空間的不確定性,並試圖從記憶中的影像出發,討論觀看的不同可能。2017年參加法國西帖國際藝術村駐留計畫,2015年獲台北美術獎首獎。


藝術家訪談

藝術家 王湘靈 

採訪及文字整理|馮馨

你可曾有過這樣的經驗:花費不少時間與金錢,終於抵達目的地了,眼睛好像還來不及定眼觀看,身體已經先行動作把手機掏出來,打開攝影APP,趕緊記錄下那個畫面,透過螢幕觀看現場。最後,手機留下了畫面,但畫面有同時留在我們的記憶裡嗎?當我們重新回憶起那個地方時,美好的究竟是那個地方還是螢幕中保留下來的那個畫面?


時代造成的影像與觀看方式改變
六歲那年,王湘靈獨自在海灘玩耍時,一回首,原先在身後的家人與長椅皆離奇消失,這至今仍費解的記憶,是身在另外一個平行時空中的記憶?還是記憶被劃出了裂口?這個從童年家庭旅行經驗而開展出的想像,在第一展間被重組、展開一系列由影像對於時間、影像形式改變對於觀看方式與物質呈現狀態的提問。

展出的影像呈現有許多彼此疊加的動作,王湘靈提及:「這樣『疊加』的影像,其實是想反映數位時代的一種影像生產方法,可以不斷再製,不像是傳統底片沖洗,很單純地被一張張製作,很物質的狀態,而這樣的方式也改變了我們的觀看狀態,過去習慣凝視影像,現今透過手機、網路每日觀看大量影像,狀態卻很恍惚,常常想不起來究竟看了什麼」。展名「快要降落的時候」彰顯了一個中間狀態,不在空中也尚未落地,如同記憶被劃出破口,在記憶與影像間不斷辯證著關於身體在場與不在場的感受。


影像、身體與記憶的游移關係
過去,影像作為身體在場的見證,站在攝影機後按下快門的那個位置清晰可見,但隨著攝影工具數位化與網路的發展,修圖、合成、搜尋撈取圖片,影像背後究竟歷經多少他人之手已不可考,王湘靈將這樣不同時代的影像生產與身體感經驗雜揉進自身的私密旅遊經驗,將過去自己與收集到的他人旅遊景點照片,掃描進行數位加工,輸出後以傳統底片機拍攝,再沖洗為幻燈片,並在展場中結合投影,使幻燈片與投影透過兩種影像媒材的播放速度,構築出一種時間節奏感,兩組幻燈片與投影疊加的影像裝置則分別觸碰:數位時代對於身體在場/不在場的意識疊合,以及影像與記憶、現實場景與虛構意象的疊合關係。

展場右側的第一組影像裝置,幻燈片播放的是藝術家親自拍攝的旅遊景點照片,疊加著由照片、Google Map與實景錄影,影片中的在海上漂著的浮球是王湘靈對於Google Map上頭游標的隱喻,幻燈片不時與錄像疊合,游標像是遊走在數位地圖與實景(王湘靈實地拍攝的景點照片),像是去到了現場,又未在現場的記憶游移狀態。另一組影像裝置則以幻燈機播放著王湘靈收集的他人景點照片,與浮幕上白色洞口重疊,像是不斷移動的旅遊狀態,卻看不清影像的核心景物。


對於影像的回應
走入第二展間,現場配置與第一展間一樣的影像大小與位置,但影像只剩下光,原先幻燈機的位置則是一組六聲道的作品,王湘靈取用希臘作曲家澤納基斯(Iannis Xenakis)以非洲鼓作為基調的作品《OKHO》概念進行亂數解構。鼓聲,作為非洲部落間的溝通話語,透過節奏編碼,傳遞訊息與意識,藝術家透過鼓聲的切割、拆解、重組、循環,建立新的時間關係,並以節奏與輕重音回應著記憶的實虛關係。

而光其實是影像的起源,也是構成影像最重要的元素,王湘靈以第二展間回應第一展間影像與記憶的交互關係,究竟這些僅有光線構成的相對位置畫面,是留白的影像,還是空缺的位置?以光影的虛空作為一種提問,也似乎回應了第一間最後角落的錄像作品,在一片黑暗之中,因為火光而逐漸顯現的三角形木頭結構,在燃燒逐漸殆盡的過程中,背後的海邊場景也逐漸顯影。

從第一展間影像之間的彼此交疊,兩個展覽空間的相疊,王湘靈在不斷虛實間的交疊動作與辯證,一再回應展場入口處的那句話:「我們所謂的真實,都是由無法被視為真實的一切組成的」。


製作團隊

展覽督導:余思穎
展覽執行:陳柏年
展場設計:簡伯勳
布展小組:陳宏圖
技術執行:千鳥藝術公司
燈光設計:洌嵐
聲音設計:鄭琬蒨聲音
技術協力:鄭琬蒨、黃靖雅
錄像攝影:林仕杰
錄像美術:吳梓安、黃大維
展覽視覺設計:Yaode JN
行銷推廣:高子衿、劉惠
平展場攝影:曹旖彣
翻譯:陳柏維
特別感謝:葉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