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場一隅

展場一隅

電影海報

劇照

劇照

  • 首展演/日期 2016.01.23 - 03.06
  • 首展演/地點 台南絕對空間

錢江衍派

廖烜榛、黃奕捷、李佳泓、王又平

入圍理由

與其說《錢江衍派》是由四位年輕藝術家王又平、李佳泓、黃奕捷、廖烜榛共同拍攝的一部「電影」,毋寧說,這部電影的產生本身即為一場橫跨了世代與世代、個體與集體記憶間的事件。該片腳本圍繞著橫跨文學、繪畫等領域的政治行動者施明正,然而演員卻是四位年輕藝術家的父親,作為子女的藝術家藉著與父執輩進行對話以產製出一部劇情片,但這些父親不僅並非職業演員,更非政治受難者,在演出過程中不經洩漏原本的身份,當表演岔出敘事,演員的身份回返為父親,這些縫隙不僅揭露了日常的歷史,也成為整個計畫最具觸情力之處。(主筆委員 /簡子傑)


關於作品

《錢江衍派》是一項由四名藝術家與四個家庭共同合作的電影計畫,這項計畫的發想源自於參與社會運動的經驗。四名藝術家在參與太陽花運動的過程中發現,家人雖然都肯定近代民主政治的發展,卻對於當今的社會運動有著諸多疑慮 ; 此外,即便父母成長於社運蓬勃發展的80年代,當年卻也都不曾親身參與其中。四名藝術家決定透過「拍電影」來和家人一同追溯這段過往,並藉此溝通彼此不同的想法,他們將監獄文學作家施明正的小說和生命經驗改編為劇本,而家人們則在片中飾演戒嚴時期的異議份子 ; 然而,家人們卻在電影的拍攝過程中漸漸地進入了自己的回憶,成了各自生命故事的回顧與反思,最後的電影則呈現了這段家人之間互動的過程。

這項計畫將電影作為翻轉現實關係的溝通平台,藉此在家庭內打開過往被閉鎖的話語。一方面,嘗試在「少數經驗」的重演中,重啟社會多數人與異己間的協商 ; 另一方面,則面對了家庭內部溝通的不可能性。


藝術家簡介

廖烜榛、黃奕捷、李佳泓、王又平
LIAO Xuan-Zhen, HUANG I-Chieh, LEE Chia-Hung, WANG Yu-Ping
廖烜榛,生於1993年,高雄,台灣。
黃奕捷,生於1992年,台南,台灣。
李佳泓,生於1992年,台中,台灣。
王又平,生於1993年,台北,台灣。
四人為大學同儕,2015年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現活動於台北,台灣。 2013年起,四人便數度與同儕、家人合作創作計畫,嘗試在藝術生產的實作中發展與「異見」對話的工作方法。作品以行為表演、錄像、計畫型創作為主,包含:《生伙計畫—家庭洄游》、《澄橙》、《錢江衍派》、《中國城大戲院》等。


藝術家訪談

左起 藝術家 / 廖烜榛、黃奕捷、李佳泓、王又平  | 攝影 呂國瑋 (片子國際)   

 《錢江衍派》是由四名年輕創作者與各自家庭所共同合作的電影計畫,發想來自創作者參與社會運動的經驗。四名創作者將作家施明正的小說和生命經驗改編為劇本,邀請彼此的父親飾演戒嚴時期的異議份子。出乎意料的是,父親們卻在電影拍攝過程中逐漸攤開回憶,吐露了不曾與孩子談過的事蹟片段,劇情遊走於虛構文本與真實自我之間,使影片不只描述施明正其人其事,亦呈現創作者與家人之間的互動過程。

片名《錢江衍派》是施氏的家族堂號。台灣各地古厝時常可在正屋上方看見「某某衍派」四字,標誌著家族淵源和血緣的流傳,而作為電影片廠的彰化埔鹽施氏古厝剛好是其中一名創作者的祖厝,祖厝正屋門楣上的匾額寫著「錢江衍派」四字,也呼應了施明正本人的施姓,遂用作片名。

四位創作者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同學,2013年,他們展開首次家庭創作計畫,和家人討論自己心中的藝術以及創作。2014年3月,太陽花運動爆發,他們開始思考社會運動和藝術的關聯,著手構思劇本並於同年年底閱讀到施明正的著作;2015年3月,劇本完稿,決定找各自的父親來飾演片中角色。這部影片不只是施明正的故事,更是和家人溝通政治理念的契機。他們說,「寫劇本的前三年,我們一直思考社會運動和藝術事件的關聯,到底面對政治議題的藝術能還有什麼行動的可能 ?」認為許多議題至今仍未解決,各自的生活與價值觀和家人之間也有距離。《錢江衍派》便是在處理這種距離。「太陽花運動時,父母對我們的參與幾乎都是正向看待的,反而讓我們開始好奇為何八〇年代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父母卻缺席了」,創作者企圖利用政治議題來面對家庭問題,希望能跨越彼此世代的理念鴻溝。

邀請自己的父母演出跟受薪演員不同,讓整個拍攝過程超乎預期,面對至親這層特殊關係,也讓許多隱而未顯的難言之隱被攤開來談,「家庭壓抑了很多話語和情緒,甚至始終是壓力來源,擺脫不了父子關係;但進入片場,我們成了導演和演員的關係,倫理關係暫時被打破,在過程中彼此攤牌」。創作者逐漸理悟父母並不只是父母,也是有過往故事的人,也許他們自認故事不具渲染力,但透過鏡頭反而使故事變得獨特,能和他人共鳴。鏡頭重新凝視逐漸老去的父母,在了解彼此的過程中也更明白家人之間的「疙瘩」從何而來。拍攝過程中充滿協商、對立與衝突,冗長的說服與質疑讓這計畫不斷衍生次文本,「我們對家庭丟出問題也製造了事件,但在日常的家庭倫理中製造創作所需的衝突其實相當困難,更別說是和解」。

四位創作者先訪問各自的父母八〇年代的生活經驗及對政治的想法,再把蒐集的素材和施明正故事寫成劇本。但拍攝期間父母都忙於工作,沒空看劇本,更別說要素人演員演出角色深度內涵;創作者把重點放在重建場景,讓父母能有所依據;「我們擺了很多八〇年代的物件,讓父母透過物件回憶自己的八〇年代。簡單的角色設定,每場戲幾乎都花一兩個小時慢慢拍,讓父母一邊說台詞,一邊把自己主觀的話語參雜其中,過程中提供他們一個參照過往經驗的管道。我們感覺自己好像在重塑歷史,一段被壓迫的多數人歷史,第一代台灣中產階級的翻身歷史」。創作者企圖透過和父母同輩的施明正之其人其事,把各自的政治立場放進劇本,從而瞭解到父母親在八〇年代忙於生活,撫育孩子而無法親身參與政治,成了沒故事的人;也就是說,「透過施明正,我們試圖拍出對政治有些恐懼又抗拒的父母輩故事,既聆聽父母說故事,也讓我們了解自己是誰」。


製作團隊
藝術家 / 導演:廖烜榛、黃奕捷、李佳泓、王又平
主演:廖燈炎、黃南洋、李坤明、王志敏
美術:陳慶銘
音效:林奕碩
配樂:林奕碩、陳以德
場務:徐筠婷、黃奕翔
翻譯:謝東霖


相關評論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