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展演/日期 2015.02.28-04.05、2015.05.26-05.28
  • 首展演/地點 海馬迴光畫館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生命與靈魂,回家的路

王有邦

入圍理由

影像,在《生命與靈魂,回家的路:王有邦個展》展覽裡,表現成一個持續存疑的問號:持續維持它僅僅是不被證明、不允許被「證明了」、無法證明的生命、一個等待被確認的事件。展覽的製作巧妙的繞過紀實影像的倫理問題,將王有邦以生命時間投入的攝影,與他所專注的部落歸鄉行旅,摺疊出可觸可感的空間與素材;成功將實攝影與肖像攝影種種類型與美學上的侷限,轉換成行走於展場活生生的觀眾可蒐集的線索與文件,讓有關的想像從此展開。(主筆委員  郭昭蘭)


關於作品

民國八十年五月,王有邦第一次到舊好茶(古茶布安)透過魯凱史官歐威尼的解說,開展了王對魯凱的影像與文字紀錄。舊好茶是西魯凱族群的發源地,藉由耆老的口述代代相傳了一段近六百年的歷史神話、傳統文化與生活習俗,也是魯凱族最古老的部落。

民國六十七年,舊好茶遷村至新好茶。民國八十年,新好茶有一百一十戶人家,當中有二位百歲人瑞,以及十五位超過九十歲以上的老人。魯凱老人,蘊藏著豐富的生存智慧、生命經驗,與強韌的生命力。而這些老人的凋零,也象徵著魯凱族歷史的消失。這些影像記錄,更像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跨過第二十三個豐年祭的現在,王有邦仍持續著魯凱的影像紀錄。從一個老人的生命史、一個家族、一個部落,或是一個地理環境與空間,藝術家透過時間與歷史的縱軸,長期記錄這一切的變遷。魯凱族強韌的生命力與豐富的文化內涵,總是一次又一次的生命震撼與感動。王老師一直以單純的喜歡與感動作為動力去做真正自己喜歡的事。透過紀錄的過程,找到生命的原始尊嚴與自信,找到生命的存在價值。舊好茶像是孕育生命的母體,像嬰兒般的在母親的肚子出生,開始學習走路、講話。而攝影則是透視生命的窗,老師在影像中發現自己,認識自己,那是一種生命的反射。

民國八十年到民國一百一零四年,王有邦影像記錄生命歷程,舊好茶登山口、第一溪谷、第二溪谷、大峭壁、古戰場、紅櫸木、獨木橋、蒲葵樹。每一個休息處,串聯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與大自然環境空間,蘊藏生命、歷史與永遠說不完的故事。透過王有邦的眼睛,看見魯凱好茶部落的滄桑史,以及最珍貴的生命力。


藝術家簡介
王有邦,正職南亞塑膠,1991 第一次到好茶部落至此魯凱好茶影像紀錄、文字耕耘23 年,作品曾獲高美館典藏,於藝術認證2009 至今書寫新好茶生命史專題。曾在豐年祭現場展覽,大小展覽20 數次,也曾參與黑手打狗全省巡迴。並由晨星出版社出版「雲豹傳人一攝影」一書。2015 台南海馬迴光畫館《生命與靈魂,回家的路》王有邦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