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展演/日期 2014.10.17
- 首展演/地點 水源劇場
長河
林文中舞團
年度入選獎得獎理由
以大地之母的河流,作為創作的發想源處,七名看似同質的舞者,在相對潔淨的舞台上,以彼此間肢體的移動與延展,回返到舞蹈與身體間的本質關係,以及透過綿密嚴謹的編舞,展露出悠揚動人的完整結構,讓我們見到台灣現代舞的語言演化新樣貌。
整件作品簡潔單純,回歸現代舞蹈傳統的初衷,也扣敲現代舞本質為何的問題,並能成功以細膩的微小動作,演繹豐富的視覺美學饗宴。此外,以即興演奏及創作為主的音樂家李世揚,提供相當現代前衛也充滿立體感的音樂,讓整體舞作適切、收斂也豐富迷人。
入圍理由
若說舞蹈是結合時間、空間和身體的一門藝術,則《長河—身體最長的一天》絕對是一支上乘的舞蹈作品。林文中對於舞者身體的部署、動力的運籌,以及透過舞者身體所描繪出的空間時間線條和構體,充分展現出他作為一名編舞者的大器與才情。舞者們各具優異的身體能力,充分揮灑,他們身體的韌度、延展性與勁力極大化了舞作的感官幅度。結構與意境互相烘托,堪稱2014年最令人屏息的舞蹈作品之一。(主筆委員/ 趙綺芳)
關於作品
林文中延續《小.結》極簡的身體,在純舞蹈新作《長河》中融入記憶中的東方民族舞之氣韻流長特色,回歸最單純卻層次豐富的肢體表達語彙。七名舞者從肘關節相連浮動開始,緩緩在劇場空間中揮灑出如水墨般詩意的身體作品。
視覺上,以藍色為基底的服裝暈染出多層次的色彩,垂墜飄逸的下襬延伸水的意象;極簡的舞台、簡約細緻的燈光,更烘托出作品的整體特色;在音樂上,《長河》邀請李世揚及卡到音即興樂團共同參與音樂設計及錄製。音樂有即興、有旋律,有調性、無調性,西方樂器鋼琴、東方樂器古箏與笙,彼此互相與舞作的東西方文化融合相呼應。
藝術家簡介
旅美十年,曾任比爾提瓊斯舞團專職舞者七年的林文中,返臺以自己的名字成立舞團,期許作為:「一個小而精緻的舞團,做最純粹也是最根本的動作研究,持久而細膩地累積具有當代特色的新動作風格與新身體美學。 」2008 年備受矚目的創團作《小》,五名舞者侷促於三米立方壓克力箱內跳舞以表達「微型劇場」的形式和概念,導引觀眾用顯微鏡專注看舞蹈、看人體,細膩的動作和戲劇張力,甫出手即為一支成熟精鍊的作品,獲選為台北時報2008 年度最不可錯過的舞蹈演出。從此,以平均一年一作的速度開啟林文中一系列「小」的微型劇場創作:《情歌》(2009)、《尛》(2010)、《小南管》(2011)、《小・結》(2013年入圍第12屆台新藝術獎 )。
製作團隊
藝術總監 / 創作者:林文中
舞團經理:蔡筱婷
舞 者:黎偉翰、許惠捷、董存真、吳承恩、林沛芬、詹翔宇、江佳穎
技術統籌:李俊餘
服裝設計:楊妤德
燈光設計:宋永鴻
音樂設計:李世揚
音樂錄製:卡到音即興樂團
平面設計:賴佳韋
攝 影:陳又維
錄 影:陳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