齁空間,展場一隅

海馬迴光畫館,展場一隅

絕對空間,展場一隅

政大書城,展場一隅

大圓機械廠,展場一隅

開山宮戲台,展場一隅

  • 首展演/日期 2013.10.12-11.17
  • 首展演/地點 齁空間、海馬迴光畫館、絕對空間、大圓機械廠、政大書城、開山宮戲台

微光─亞洲當代工業圖景,台日韓協力計畫

吳尚霖(總召集人/策展人)、楊佳璇(齁空間負責人/策展人)

入圍理由

「微光/亞洲當代工業圖景/台日韓協力計畫」,這是一個在台南發生,串聯了三個國家、五個空間、十位藝術家的展覽。台南這個城市因為某些人的聚合,使整個生態產生了極其正向的凝聚與發展。跨域、異質的獨立文化藝術空間紛起,各見自主風格;空間與空間超友善聯結,共構共生共榮、共同做一番有意思的事。

這個展覽「動用」了齁空間、海馬迴光畫館、絕對空間、政大書城樓下的閒置空間、大圓機械廠等場地,以亞洲特徵的「工業圖景」為題進行鋪陳。其中日韓藝術家皆就台灣在地的議題或文化元素融入創作,台灣的藝術家也就他們長期以來關注的方向呈現此一階段的發表。可以想見何其複雜的策展行政,藝術家們卻舉重若輕的完成了一次靈活、視野宏闊、而又非常完整精彩的展覽。 (主筆委員/胡永芬 ) 


關於作品

當代人們的生活形態與所生長的城市居所,小至身上的衣著、隨身攜帶的手機,大到每天都需要搭乘的交通空具....數之不清的「發明」皆是近百年來人類工業發展的成果。「微光─亞洲當代工業圖景」試著去描述「工業為何?」、「工業生產對我們的生活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同時,相較於全球化生產與消費鏈龐大的工業機制,「藝術家」也如同工業生產者中的小型個體戶。當身處於畫布、畫筆、各種物質混合製成的顏料、亞麻仁油,石材、雕刻刀之間,對照藝術史發展的進程與脈絡,藝術家該如何看待「藝術工業」及自己所處的創過環境?

此次由台南齁空間與首爾O’NewWall空間共同主辦的「微光─亞洲當代工業圖景」計劃,邀請了來自韓國、日本、台灣的各類型藝術家直接進入城市中可接觸的工業景觀, 小至市中心民宅的家庭工廠、或外圍的大型工業區與科學園區,在這次計劃裡皆成為藝術家與策展人們實地經驗與研究的對象。


藝術家簡介

吳尚霖是藝術家與獨立策展人,從事攝影、錄像、行為等跨領域創作研究,目前居住於台北。2007年於法國第戎高等藝術學院取得碩士文憑,近幾年分別於韓國(國立高陽藝術工作室)、台灣(台北國際藝術村)、日本(阿庫斯計畫)等地進行駐村創作。其作品主要在探討當代城市在其不斷擴張的背景下所產生的種種問題,並經由其自身的觀點與其他人之間的交流,透過不同的面向呈現每個個體對其當下處境所選擇的應對方式。


楊佳璇,1982年生於台灣台南市,現定居、工作於台南,於台南藝術大學畢業後為自由藝評書寫工作者,持續於不同媒體平台發表藝評文章,2012年起以台南獨立展覽空間齁空間為基地,從觀察台南藝術生態出發,從事具備在地進駐實驗、本地與國際藝術家進駐交流協調與策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