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展演/日期 2013.12.27
- 首展演/地點 mad L 替代空間
凱吉一歲
動見体
年度入選獎得獎理由
將約翰凱吉的作曲手法、藝術理念發揚光大。林桂如不只拆了鋼琴、更讓整個表演空間成為共鳴體,將琴鎚連到手上成為樂器的延伸,以棉線連結琴弦與舞者董怡芬的身體,身體與鋼琴相互越界,創造音樂與舞蹈之間的新關係。加上王仲堃的聲音裝置,讓動態雕塑、電音與琴音共振,從鋼琴樂器到空間裝置,演奏者與舞者的身體,創造出全新的藝術迴路。這個作品並非單純的跨域合作,而是藉由對於既有典範的徹底質疑,探索藝術新的地平。
入圍理由
如同地震,也如同革命,這個作品從最根本動搖了藝術的前提,雖然不是劇烈的搖晃,但是卻讓藝術各自易位。從約翰凱吉的拆鋼琴出發,林桂如不只拆了鋼琴、更讓整個表演空間成為鋼琴。鋼琴裝置以棉線連結編舞家董怡芬的身體,創造音樂與舞蹈之間的新關係。王仲堃的聲音裝置,讓動態雕塑與電子音以及樂器的「音樂」共振。從鋼琴樂器到空間裝置,演奏的身體到舞蹈的身體,裝置與聲音,聲音與音樂,這個作品不只動搖,更創造出新的藝術迴路。 (主筆委員/林于竝 )
關於作品
《凱吉一歲》延續美國前衛作曲家約翰‧凱吉 (John Cage) 的精神,並企圖更進一步地對「聲音的展演性」進行「解構、觀察、提問」,三位演出者在作品中分別以不同的方式操控「樂器」:包括被解構的鋼琴、王仲堃自製的聲音裝置「聲瓶」及可由馬達控制的風鈴和祈雨棒。 三人透過共同解構鋼琴,將琴身、琴鍵及琴槌拆解後再重新加工組裝,以各自的觀點重新認識了鋼琴的發聲方式、發現新的聲響,並實驗了「樂器」與身體之間的關係。林桂如以生活常見的不同物件(彈力球、石頭、鍋碗、乒乓球等)在琴弦上敲打成樂;王仲堃利用棉繩連結琴槌及舞者身體,除了視覺上用以延伸琴弦的形象,更讓舞者董怡芬能以身發音。從鋼琴樂器到空間裝置,演奏者與舞者的身體,創造出全新的藝術迴路。將約翰凱吉的作曲手法、藝術理念發揚光大。
藝術家簡介
動見体劇團由藝術總監暨導演符宏征成立於2006年,以實踐總體劇場為其藝術視野。透過創作的分享,交換、擴大並轉化觀演者之間共同的凝視。作品探索並揭示當代人的精神情境,創作題材涵蓋文學、神話、歷史、社會等範疇,並與當代藝術家進行跨領域實驗創作。
製作團隊
策劃及創作主持 : 林桂如
共同創作及演出 : 董怡芬、林桂如、王仲堃
聲音裝置設計 : 王仲堃
音樂設計 : 林桂如
燈光設計暨舞台監督 : 黃申全
機械裝置設計助理 : 陳湘馥
製作人 : 林人中
製作經理 : 張乃惠
執行製作 : 潘思廷
行銷宣傳 : 蔡采臻
劇照攝影 : 陳藝堂
演出錄影 : 陳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