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展演/日期 2013.04.27-06.09
- 首展演/地點 TKG+
花山牆
蘇育賢
年度大獎得獎理由
集結喪禮儀式、建築樣式、紙紮工藝與戲劇文本,以說故事的方式,悠遊於紀錄、表演與電影類型的跨越。「靈厝」體現了現實世界缺落的慾望所砌出來的烏托邦。在視覺藝術的文脈當中,開啟了劇場性的另類思考。敘事者時而詼諧、時而抒情的聲音,控制這齣「死亡大戲」的情感調性,不帶心理分析的簡潔敘述,有效地讓故事留在人們的記憶中。藝術家細膩隱喻了台灣被殖民的斷裂歷史,以及對當前國家前途未卜的感受。這個作品是從人的生死過渡到國家生死的醒世喻言。
年度入選獎得獎理由
在跨界的媒介與跨域的人文思考,蘇育賢游移於真實世界與想像人物之間的精湛手法,將逐漸庸俗化的台灣民間祭儀和喪禮轉化為藝術語言的創新,並與古雅台語共構成一場冥界之旅。花山牆是藉由錄像、裝置與民間紙紮工藝,在陰陽兩界的對照之下,揭示了台灣被殖民的歷史、政治與文化現況全新的觀照面相,並為台灣當代藝術敞開一個與全球藝術對話的窗口。
入圍理由
「花山牆」闡述的是台灣民間議題,借由藝術專業介入,將議題精緻化、當代化、都會化,也將禁忌議題檯面化,如此的作為,使觀者足以放鬆的審視生命週期非常有限「紙厝』,藝術家的專業提點,使「花山牆」成為極為entertaining 的作品,觀賞藝術,分享藝術家獨特觀點,也得到愉悅感受,真是太好了。 (主筆委員/李俊賢 )
關於作品
《花山牆》用既有的藝術手法(雕塑、相片、影片)與傳統紙紮文化進行形式與象徵上的揉合,相互補充。新作「花山牆」的主要概梗為描述一名自焚而亡的男子,也就是「魂身」來到陰間,按照傳統習俗,來到了紙紮屋厝並登高位以俯視所有財富的過程。從這過程當中魂身穿越了歷經明清、荷西、日據、國民黨以及跨國資本殖民的鑿痕。
花山牆是藉由錄像、裝置與民間紙紮工藝,在陰陽兩界的對照之下,揭示了台灣被殖民的歷史、政治與文化現況全新的觀照面相,並為台灣當代藝術敞開一個與全球藝術對話的窗口。
藝術家簡介
蘇育賢,1982年出生於台南,曾就讀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2007年獲得世安美學獎、高雄獎、台北美術獎首獎,2008年於光州美術館個展。策劃展覽包括關渡美術館「COQ-Young Taiwanese Artists from Nobody Collection」。2011年獲選參加「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聽見,以及那些未被聽見的-台灣社會聲音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