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展演/日期 2012.11.09
- 首展演/地點 國家戲劇院
拉提琴
創作社劇團
入圍理由
紀蔚然是臺灣少數持續創作不輟的劇作家,多年來累積出「冷伯式」嬉笑怒罵語言風格,及不時揶揄時事、嘲諷人性的知識份子議論性格,其鮮明的個人風格與創作能量,在劇場界佔有重要的地位。經評審團反覆討論後認為,《拉提琴》在結構佈局及敘事策略上,有相當不俗的表現。偵探小說式的劇情推展下,剖開的是當代社會的混亂切面,並回溯整座島嶼的歷史 / 政治糾結,寓言今日人際 / 家庭關係的分崩裂解。劇情在真實與魔幻的邊緣推進,直到最後的大反轉,更強化了這場瘋狂的「當下」指涉。導演在尊重原著之精神下,整體處理節奏分明、手法流暢,全劇演員的表現及服裝、燈光、舞台、音樂等設計群,均有水準以上的表現,可以說是2012年臺灣現代戲劇,最傑出的「原創劇本」演出之一。 (主筆委員/ 謝東寧 )
關於作品
「拉提琴」意指中文之「吹牛」或台語之「噴雞龜」。一個人如何敘述他的深層內在,一個家庭如何用言說維繫它的核心,一個國家如何建構它的歷史……。這些努力和嘗試,我們天天在做,也天天看到別人在做。然而,在聽者眼中,每位講者都在「拉提琴」。
劇作家紀蔚然試圖在舞台上呈現一個人的腦袋,再現那無法被再現的意識,藉此了解高度仰賴科技的台灣人究竟在想些什麼。劇本刻意模糊寫實/非寫實的界線,運用了部分疏離手法,藉此處理「台灣」、「文化」、「認同」、「敘述」相互交織的議題。
導演呂柏伸細膩處理人物之間的情感,刻畫現代知識分子深層的無奈與無力。舞台上並藉由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影像媒介,包括電視、攝影機和平板電腦螢幕等穿插運用,凸顯現代人對媒體與科技的高度依賴,建構和詮釋劇中所謂後感情年代知識分子的深層心靈圖像。
藝術家簡介
創作社劇團為一群台灣資深劇場編導、戲劇學者、藝術行政及媒體工作者所組成。有鑑於現代劇場與社會文化脈動息息相關,創作社強調劇場原創精神。成立15年間,獲得眾多獎項,包括第三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年度大獎與國藝會「表演藝術 精華再現」。
製作團隊
製作人:李慧娜
編 劇:紀蔚然
導 演:呂柏伸
演 員:樊光耀、姚坤君、呂曼茵、張詩盈、郭耀仁、楊景翔、陳彥斌、蔡佾玲、林家麒、胡大器
旁白聲音演出:高劭宜
舞台設計:王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