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展演/日期 2012.03.02
- 首展演/地點 國家戲劇院
《有機體》兩廳院與卡菲舞團跨國製作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入圍理由
首創以編織為舞作的中心概念,並將街舞與現代舞恣意縫綴,讓舞者化身為織針,尤其是在街頭舞者和學院派舞者的交手過程中,不斷呈現嘻哈與肅然交集的畫面,儼然鬆緊織線間的拉扯關係,牽引出意象立體卻又無從捉摸的舞形織物。這個由兩廳院製作,委託法國編舞家擔任藝術總監暨編舞,以古又文的編織作品為軸,輔以多元風格的音樂與折射如絲的光影,將街頭活動搬上鏡框式舞台,由臺法兩國的舞者合演的作品,挑戰跨國與跨界的極致張力。 (主筆委員/戴君安 )
關於作品
《有機體》充滿跨界色彩,由台灣與法國共同製作,挑戰織品與舞蹈間的對話關係,挑戰街舞與現代舞的界線。在法國,二十多年前街舞便已從街頭走進劇院,具有街舞及武術背景的編舞家莫蘇奇,為這陣風潮中重要的舵手之一。莫蘇奇為《有機體》親選5位混合街舞與他類舞蹈訓練背景的法國舞者,以及5位科班出身的新生代台灣現代舞舞者,以長時間的排練磨合不同訓練背景的身體,以超越「街舞」與「現代舞」的隔閡。
莫蘇奇的作品時常關注於身體與舞台物件的關係,延續這樣的熱情,他在《有機體》中讓「編舞」與「編織」的靈魂相遇。他以台灣服裝設計師古又文仿若雕塑品的毛料織品為靈感,在舞台設計與編舞語彙中,「繁複服裝給身體動作的限制,促使了新身體節奏的發展」。他也企圖開創新的身體語彙,帶領各地的觀眾,踏足未知的領域。
藝術家簡介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兩廳院) 成立之初,以提升國家藝術水準為優先,世界知名藝術家陸續被引進,如紐約愛樂、瑪莎.葛蘭姆舞團、三大男高音等。接著,開始出現本地表演團體,他們先立足台灣,然後踏上國際舞台,向世人展現台灣藝術的美感。
製作團隊
藝術總監暨編舞:穆哈•莫蘇奇
舞蹈:卡德爾•白默克塔爾、陳宏菱、布魯斯•希法爾、薩布里•科林、爾文•高達、謝宜君、甘翰馨、高辛毓、尼可拉•薩尼耶、吳建緯
音樂設計:AS’N
燈光設計:尤安•提弗利
舞台設計:班傑曼•勒布雷東、穆哈•莫蘇奇
舞台物件製作:伊莉莎白•貝爾東、珂洛艾伊•勒庫、約翰古設計有限公司
服裝設計:古又文
委託製作: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執行製作:克雷泰伊國家編舞中心
共同製作:蒙彼利埃舞蹈節、克雷泰伊藝術之家、法國巴黎銀行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