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展演/日期 2011.12.16
  • 首展演/地點 高雄至德堂

2011吳珮菁木琴獨奏會

財團法人擊樂文教基金會

入圍理由

作為台灣最頂尖的擊樂音樂家之一,現任朱宗慶打擊樂團首席演奏者的吳珮菁,在2011「Wonderland」個人巡迴獨奏會中,挑戰打擊技術中的「不可能任務」-六支琴槌奏法。這項當今擊樂界少有人能掌握的演奏技術,在吳珮菁精采的詮釋下,將其所能展現出多變的音色與音響效果,完美的表現出來。而本場音樂會所安排的曲目之中,有多首新作都是為演奏者及六槌奏法所量身打造的,由於在創作過程中作曲者與演奏家多有交流及討論,也讓這些音樂在最後的呈現上,更多了分說服力。 (主筆委員/孫家璁 )


關於作品

打擊樂家吳珮菁為深具代表性的打擊樂明星,其自創的六支擊槌握棒法,已驚豔樂壇許久。擅長木琴演奏, 擁有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博士。由朱宗慶教授啟蒙學習,18歲即擔任樂團首席,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始成員之一,多年來隨著樂團參與國內外演出超過2500 場。1999年應邀參與「布達佩斯春季藝術節」;2001年「台北阿格麗希藝術節」與鋼琴巨星阿格麗希合作演出;2009年與鋼琴之二重奏「琴逢擊手」入 圍第八屆台新藝術獎。

雖以六支琴槌的演奏著名,但吳珮菁從未 以六支琴槌為主題舉辦過獨奏會。為此,吳珮菁特地邀請四位亞裔作曲家,為她量身打造六支琴槌的曲目:洪千惠的《夢紅樓》、盧煥韋極具挑戰性的《半獸人》、 華裔加拿大籍作曲家兼馬林巴木琴演奏Pius Cheung的《水之詩》,以及林京美採用「台中高美濕地」做為創作主軸的《心浪》。


藝術家簡介

財團法人擊樂文教基金會近年將觸角延伸至樂團以外,結合政府、企業界與文化界的力量,提升臺灣文化藝術的表演、創作與研究水準,推動音樂的普及化、專業化與國際化。每年平均演出超過一百場以上,每三年舉辦一次「臺灣國際打擊樂節」。

吳珮菁,朱宗慶打擊樂團首席,擅長木琴演奏,以六支琴槌精湛卓越的演奏技巧與內涵加上個人獨具的舞台魅力驚豔世界樂壇。

1994年獲美國北伊利諾大學攻讀打擊樂演奏碩士學位,並於2005年獲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打擊樂博士。由朱宗慶教授啟蒙學習打擊樂,曾師事安倍圭子、理查.何利、羅伯.崔伯及提姆.彼德曼教授。18歲即擔任樂團首席,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始成員之一,並經常舉辦個人獨奏會。1999年應邀參與匈牙利「布達佩斯春季藝術節」演出,由阿瑪丁達打擊樂團協奏;2001年「台北阿格麗希藝術節」與鋼琴巨星阿格麗希合作演出;2005年於第五屆TIPC「亞洲木琴女傑」中擔綱演出;2009年與鋼琴之二重奏「琴逢擊手」入圍第八屆台新藝術獎,累積演出經驗超過2500場。



製作團隊

藝術總監:朱宗慶
薩克斯風吳志桓
鋼琴 范姜毅
木琴: 吳珮菁   
打擊樂 朱宗慶打擊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