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展演/日期 2011.12.24-2012.01.12
  • 首展演/地點 立方計劃空間

REM Sleep

饒加恩

得獎理由

饒加恩的作品《REM Sleep》,從視覺語言的層次,觸動了新移工在台灣面臨各種法律治理之外的生命情境。不同於過去其他藝術家對此議題常採取的輕盈幽默,以及一般流於沈重同情的簡化再現。

此作使藝術行動的社會表述,深化到觀念性與事件性的視覺論述生產。饒加恩將生命幽微之處所能與不能言傳的意像,以一種詩意的影像運動與連屏投影的交錯形式,準確呈現出勞動與休憩、日常與非常、生活場景與生命政治之間的語言縫隙。同時影片的深度、專業性與完成度,足以使饒加恩的在地藝術實踐,也指涉出全球性的議題。


入圍理由
《REM Sleep》是饒加恩創作體系的切片,也是當今台灣社會結構的切片。藝術家繼《Thaïndophiliviet》(泰國、印尼、菲律賓、越南外語學習營)之後,以「深度睡眠之眼球快速運動」為名,拍攝了來台工作之外籍勞工的夢醒時分。作品以類紀錄片的形式,讓離鄉者述說自己惡夢裡思鄉與憂慮的變體。在三組螢幕並置的安排下,這些異鄉人穿梭於現實(醒)與夢魘(睡)之間;但或許所謂的「之間」並不存在,對於台灣社會底層的這些「他者」而言,現實即夢魘。雖然《REM Sleep》的形式是極為簡單的陳述呈現,但還有什麼內容是比離鄉的心酸更觸及人心的呢?  (主筆委員/陳宏星 )


關於作品   

《REM Sleep》是三頻道錄像同步投影之作品,長度約1小時,以循環播放的方式投影於三面不同尺寸大小,懸吊於空間中的螢幕上。

1994年,台灣政府啓動了《南向政 策》,除了加強對東南亞國家的投資外,也從泰國、越南、菲律賓以及印尼引進短期移工和家庭看護,以降低台灣製造業的生產成本,並且彌補台灣社會結構失衡的 狀態,而2011年10月,外籍短期移工人數突破42萬人。《REM Sleep》是藝術家與策展人鄭慧華合作,挪用紀錄片的形式,拍攝台灣90年代南向政策後,由印尼、菲律賓、泰國以及越南所引進的短期勞工,他們在台灣居 留期間睡眠時的夢,企圖挑戰紀錄片的傳統。在拍攝過程中,他們用自身偏好的語言,述說本身的異地之夢,使述說者有足夠的安全感和權利將他們的夢描述出來, 以此種在法庭不構成證據的“非法證據”,形成了對經濟和社會體系的強烈批判。


藝術家簡介

饒加恩,為倫敦歌德史密斯大學視覺藝術所純藝術碩士。2011年被提名Signature Art Prize。同年展覽包括高雄市立美術館的《後民國》、台北立方計劃空間的《Thaïndophiliviet》,以及義大利熱那亞克羅齊當代藝術館之《台灣當代藝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