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展演/日期 2003.09.06-11.30
  • 首展演/地點 台北當代藝術館

梅氏解讀玩—梅丁衍個展

梅丁衍

得獎理由

1. 展覽完整鋪陳了藝術家一貫的思想體系,充分展現了梅丁衍以創作來論證當代政治與社會 文化的特質。

2. 作品以幽默、機智、仿諷的藝術語言,處理嚴肅重大的當代議題,巧妙地將通俗文化、意識形態、社會文本融合為一種【另類的現成物】,為台灣的觀念藝術,建立了鮮明的在地色彩和自主觀點。


入圍理由

作品成功使用記號探索權力結構,拆解歷史記憶及權力象徵,手法睿智而且尖銳;展覽相當完整地呈現其創作軌跡,為藝術參與大政治議題的極佳範例。


關於作品

梅丁衍是台灣文化的一種標識,他標示了台灣近代歷史發展中,做為外省人第二代的各種反省、思考結果。

梅丁衍也是台灣藝術的一種標識,他表達了一種「藝術介入政治」的創作態度,在維持藝術主體性的基礎上,用藝術觀照、審度政治。

梅丁衍全面接收杜象以來西洋藝術的概念手法,以符號的辯證為創作思考核心,運用手繪、雕塑、攝影、錄影、動畫、現成物等各種技法,提出他對「台灣」的省思、質疑。

30年的創作歷程,作為一個西洋現代藝術概念的演譯者,梅丁衍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在創作的質與量上,都達到相當的成果;作為一個「藝術介入政治」的創作者,梅丁衍展現了作為一個藝術家,面對大時代大社會的入世積極態度,在台灣當代歷史發展過程中,梅丁衍的創作,絕對是非常有力的註腳。(文李俊賢)


入圍感言

欣聞入圍今年的「台新獎」候選人,內心還是感到滿溫馨的。不過很久沒有思考藝術獎項的問題了, 好像在當今「後現代」的閱聽人美學解構之下,藝術最大的「公敵」就是獎項本身。換句話說 藝術是無法類比的,我的意思是,希望每位候選都能得首獎……。


藝術家簡介

梅丁衍,1997年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1980年於台北龍門畫廊舉辦複合媒材首次個展,並確立了「觀念性」作為創作的方向。

1982年赴美,以達達為創作研究,1985年取得紐約普拉特藝術研究碩士。滯美期間曾任華文報社美編,開始專注文化、政治(身分認同[identity])課題。1991年以國內政治素材為題, 於紐約舉辦第一次個展, 此後持續投入華裔社區意識政治性藝術展覽活動。

1992年返台,任教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同時參與台灣美術本土論戰。1994年任教於彰化師大美術系,除持續以攝政題材發表創作,並開始整理台灣光復初期美術史,陸續發表論文。1999年著《台灣美術評論全集 一 何鐵華》。

梅氏目前為彰化師大美術系教授,其作品近年經常應邀於國際重要展覽展出,亦由國內外重要美術館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