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展演/日期 2003-06-28
- 首展演/地點 國家戲劇院
NSO歌劇系列--崔斯坦與伊索德
國家交響樂團
入圍理由
西洋歌劇為藝術綜合體之具體舞台呈現,在台灣始終缺乏整體劇目劇場的條件下,此次國家交響樂團在簡文彬的指揮下,以音樂會形式在台灣首次推出華格納樂劇經典《崔斯坦與伊索德》,結合汪慶璋的導演與舞台設計,無論在樂團演奏的水準與舞台的整體表現上,均屬國內近年同類演出的上上之作。幾位國外聲樂家的表現雖略顯參差,參與演出的國內年輕歌者大多有水準以上的表現。簡約有利的舞台設計與風格突出的服裝,亦成功烘托劇情及角色性格。
關於作品
國家交響樂團每季平均演出兩齣歌劇計劃,於2002年歲末時邀請到舞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跨界導演,集結各界頂尖好手共同策演,使《托斯卡》成功賣好叫座。在持續發燒同時,推出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在台首演,勢再創國際及台灣樂壇另一高潮。林懷民此次更將導演執筒交給年輕一輩汪慶璋策劃,自己則居藝術顧問角色給與青年才俊一展長才的機會,使藝術傳承向下紮根,不遺於力。
《崔斯坦與伊索德》為華格納將戲劇表現手法融入音樂的「樂劇」,共三幕十一場。故事描述劇中男女角色崔斯坦與伊索德糾結在愛恨、生死間激情經驗的愛情故事;本劇於1865年在慕尼黑首演,或許可視為華格納複雜愛情觀的投射,但充滿恐懼、卻難以割捨的渴望,不也正是現代人更有感觸的心靈寫照嗎?故事內容如同梁祝以及羅密歐與茱麗葉一般淒絕動人。全劇演出時間加上中場休息約五個小時,在舞台上完整演出,在台拿下首例。
入圍感言:
歌劇不單要聽,也要看,不但在劇院演出,也能在音樂廳呈現。「NSO歌劇系列」自推出以來,每年兩齣精采製作,早已成為令人興奮期待的藝文盛事。加上林懷民、汪慶璋、鴻鴻、賴聲川跨界執導,「NSO歌劇系列」不僅激起了全新的舞台話題,更開啟無限的創意空間。
藝術家簡介
2002年1月1日正式定名的「國家交響樂團」,多年來在政府輔導下逐漸成長,演出成果輝煌,截至本年度已累積超過五百場以上的音樂會。定期在國家音樂廳製作演出各項節目之外,並主動赴各地學校及社區,從事音樂教育之推廣工作,對於充實國人精神生活及推展文化建設均有顯著的貢獻。
國家交響樂團並曾與世界著名音樂家合作演出包括:男高音多明哥、帕華洛帝、卡瑞拉斯,指揮家林望傑、林克昌、呂紹嘉、麥爾、席維斯坦,吉他家耶佩斯,鋼琴家傅聰,拉蘿嘉,大提琴家羅斯托波維奇、馬友友、麥斯基,小提琴家林昭亮、胡乃元及夏漢等。
對樂曲選擇的深度與廣度,也有特出的展現;曾演出經典作曲家貝多芬、馬勒、斯特拉溫斯基及理夏德‧史特勞斯等作品;近代作曲家楊納傑克、魏本與當代作曲家庫爾塔克等亦是節目單上的常客;國人的創作如江文也、許常惠等亦是無有遺漏。豐富的內容和多變的樂曲詮釋,充分顯示傲人的演出能量與多元風格。自民國九十年七月起,由簡文彬出任音樂總監,以更堅定的步伐向國際發聲。
製作團隊
指 揮:簡文彬
導演 / 舞台設計:汪慶璋
視覺影像設計:李貞儀
燈光設計:李俊餘
服裝造型設計:林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