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展演/日期 2003.10.11-12.28
  • 首展演/地點 鳳甲美術館

造境─科技年代的影像詩學

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

入圍理由

召集之藝術家藝術成熟度極高,尋求當代科技的詩性,並企圖連結中國傳統美學與科技時代,策展理念具嘗試性及發展性,相當程度體現了台灣現階段應用科技的藝術表現在民間美術館的資源體系支持下,呈現策展人長期以來關注之議題,在藝術生態中獨具意義。


關於作品

「造境─科技年代的影像詩學」是王嘉驥應鳳甲美術館之邀,為其開館四週年慶而特別策劃的一個專題展。就初始動機言,此展延伸了之前三個週年慶的基調—結合研究論述和實作展出,呈現台灣藝術發展的某種軌跡;就實際運作看,本展從多元競秀的台灣當代藝術類型中,鎖定了創作上同時觸及「科技」、「藝術」與「人文」等議題,並在此面向展露出動力與新生的藝術家及其作品;藉此,策展者讓觀眾從一個方興未艾的創作新領域中,不僅見證了藝術與科學互動的現況,同時也可以觀想藝術與人文的未來。概觀,本展的主題設定與文字論述,除了揭提了一種當下而宏觀的視野,對於當代科技影像「詩學」化之可能性的探索,與傳統「造境」觀念的新解,隱約也呼應了其歷年策展及論述的路線,而流露出策展者對於某種高蹈之理念及美學價值的信持。在藝術家及展出作品的挑選上,數量雖然不多,但各具特色與發展性,除了成功達成聚焦/顯題的目的,也充分發揮了讓作品與論述互為印證的展出效果。(文石瑞仁)


入圍感言:此次「造境」能獲得台新獎的入圍鼓勵,特別感謝策展人王嘉驥精準而深入、簡潔有力的策畫,及藝術家們精彩的作品呈現,為鳳甲美術館這四年來的周年慶特展「以記錄台灣美術史」的思維脈絡,帶往另一個階段。我們將秉持更縝密的思考推出展示,敬請大家期待……。


藝術家簡介

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於民國80年在馬水龍教授建議下成立。初期以「春秋樂集」每年兩季為台灣音樂創作者提供發表的舞台。經過多年深耕努力終獲社會各界肯定,於民國87年獲頒文建會第一屆文馨獎特別獎殊榮。深受鼓舞之際,董事長邱再興先生也期望在音樂之外嘗試推廣音樂與視覺藝術的結合,以紮根社區為使命,並以紀念邱父鳳甲之名,積極催生鳳甲美術館的創立。鳳甲美術館於民國88年10月25日正式對外開放,以展示、座談、導讀等方式,為社區學生、社團及民眾提供溫馨優雅的藝術欣賞環境,播撒藝術的種子。


製作團隊

策展人: 王嘉驥

參展藝術家: 吳季璁王雅慧 袁廣鳴 洪東祿 顧世勇 林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