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中國時報旺來報─新藝見20120422
- 刊登日期 2012-04-23
- 類別 音樂舞蹈
- 作者 戴君安
評風乎舞雩跨領域創作聚團《關係》
時間:2012.3.16~3.18. 臺南市立臺南文化中心國際廳原生劇場
演出:風乎舞雩跨領域創作聚團《關係》
2012年甫開春,顏鳳曦就帶領「風乎舞雩跨領域創作聚團」的一群年輕生命,在古都臺南再度投下一顆震撼彈:2012年度製作《關係》。自2005年創團至今,她的創作持續和小劇場建立關係,也是讓臺南府的觀眾群與小劇場的關係逐日緊密相繫的關鍵人之一。3月17日晚上七點左右,在穿越繞了數圈排隊等候進入演藝廳的觀眾群後(他們正等著觀賞國中舞蹈才能班聯演),才看到在原生劇場外的一排小小人龍,這個對比著實顯現在南台灣製作小劇場演出的不易。
《關係》演繹的究竟是親人或情人間的關係?與朋友或路人間的關係?這雖然可任由觀者自由解讀,但是從進入劇場後映入眼簾的家庭式擺設看來(沙發、雙人床、書櫃、衣櫥等各式白色傢俱),似乎不難聯想的是特殊的親密關係。全白的家具在黑盒子劇場中,使得檯子上的花更加紅豔,撒在床墊上的黑沙也更顯刺眼。但或許是受到劇場的空間限制,打在牆上的投影顯得有些突兀,這一點可能是在小劇場演出的團體常常遇見的、難以克服的窘境。
參與這場演出的舞者不免俗地也身兼數職,他們的名字不只出現在舞者名單上,也散布在行政人員的職務表,再度顯露經營現代舞團的艱苦面。在演出中,舞者們跳脫制式技巧的約束,任由肢體相互碰撞、糾纏,也任由情緒放肆的揮灑、游移,恣意鋪陳時而冷漠、時而緊張的複雜關係。縱然偶有不完美的接觸,卻也成為不完美關係的展現。舞者們呈現的不再只是動作技巧的完美無缺,而是圓融流暢的表演性,他們既能彰顯個人特質,也兼具相互托襯的群體性。
節目後段,如雪景般近十五分鐘的凝止狀態,呈現了如冰點般的絕望關係,時空彷彿就此靜止,此間的人、事、物之間的酷冷情勢,儼然不再有轉圜的餘地。但這看似無可挽救的關係,卻在一段不同關係人再度相互觀望、彼此重新接觸後,從緊張、對立轉為包容、接納、與扶持,逐漸進入冰釋後的融洽關係,並畫下了Happy Ending的句點。
整場演出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幾次在顏鳳曦的創作展演中,常見的批判式或諷刺式的手法,諸如挑戰聽覺容忍度的持續不斷的笑聲、重金屬般的強烈樂曲或粗獷的暴走形態等,在《關係》中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平鋪直敘中,猶帶刺激張力的樂音、聲效及動作語彙,雖然還保留甚多僵持對立的衝突景象,但仍可看見其創作風格有所轉變的痕跡。
她的轉變應是受到擁護小眾文化的觀眾們支持的,在緊密的黑盒子中,觀眾席不斷傳出低低的讚嘆聲。雖然在南臺灣的小劇場創作之路難行,偶而難免有孤獨感,但是在這初春的和風中,喜見顏鳳曦和觀眾有著溫暖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