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中國時報旺來報─新藝見20120819
  • 刊登日期 2012-08-19
  • 類別 音樂舞蹈
  • 作者 林亞婷
台灣旅歐舞蹈人的夏季獻禮

台北暑期的舞蹈表演活動,以八月份的台北藝術節為主軸,外加一些平時旅居海外的藝術工作者,返台發表作品。本週末,筆者觀賞了三個節目,皆由台灣的旅歐舞蹈人所推出, 分別為:余能盛與台北室內芭蕾和北市交合作的舞劇《羅曼史──柴可夫斯基的音樂與人生 》; 孫尚綺在台北藝術節世界首演的《早餐時刻 》;以及 陳韻如,配合台北藝術節的《Play.包浩斯》 動態裝置展所推出的小品。三位分別代表台灣三個世代的旅歐舞者,也因各自的專長範疇,回國分享他們不同類型的最新作品。

     余能盛,文化大學舞蹈系畢業後,從1986年起,就常年在德國的芭蕾舞團發展,2001年至今,轉往奧地利的格拉茲(Graz)歌劇院芭蕾舞團出任副藝術總監,並於2007年後,將活躍於1990年代中期的台北室內芭蕾重新復團,以每年暑期,將歐洲舞團的首席舞者與國內舞者並肩切磋之模式,定期發表舞作, 帶動國內的芭蕾風氣。當年推出的製作《當芭蕾邂逅柴可夫斯基》,也是他1988年在台灣發表的《柴可夫斯基》短篇,與2006年的《柴可夫斯基.寂寞芳心》舞劇之延伸,可見余能盛對柴可夫斯基情有獨鍾。

     今年的《羅曼史》,上半場選用的音樂,選用柴可夫斯基著名的《小夜曲 》,芭蕾舞迷們想必會聯想到巴蘭欽的同名舞作。但余能盛將舞劇的重心,放在柴可夫斯基與他的贊助者兼摯友──梅克夫人──兩人之間的柏拉圖式愛情。透過兩條分隔的白色直道,由來自羅馬尼亞的客席首席獨舞者Bogdan Stefan Canila 與Cristina Alexandra Dijmaru(也是這次僅受邀的兩位國外舞者),分別飾演兩位沒肢體接觸的男女主角。從兩人一千多封書信的密切往來,顯示彼此濃厚的交情,直到梅克夫人因財務困難,而終止對柴可夫斯基長達十三年的關鍵性支持──無論是精神上或經濟上。余能盛透過中間一段,由國內的優秀年輕舞者林伯儒(北藝大校友,在捷克的芭蕾舞團舞者)與俞孟君(目前轉往香港發展),飾演兩位主角的內心分身,並透過台後方兩面大型平面鳥籠,以微暗中的裸身處理,表達雙方被禁錮的激情懷。林秉豪的服裝,採古典俄國十九世紀末的上流社會品味為主,後段由群舞者飾演的樂譜,則以印有有音符的緊身衣表現,相當巧妙。而舞台背幕出現的一段投影,交代劇中倆主角之間的筆談,以及傳說中兩人在森林的相遇,相當寫實。

     國內難得有交響樂團與舞團共同現場演出,這次三度由客席指揮Antony Hermus率領北市交與台北室內芭蕾合作,下半場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更是邀請到台灣年僅十八歲的大賽得主曾宇謙,擔任小提琴獨奏,表現非常優異,為余能盛的的舞作增色不少。由 Canila的獨舞作為開場與結尾,以他第一人稱的角度,帶出他飾演的柴可夫斯基與生命中不同人物之間的情感與牽連。女性中,包括他早逝的母親,年輕時的女友,疏離的妻子,以及梅克夫人;而男性中,因近期的傳記,指射柴可夫斯基的同性傾向,尤其是在他晚年,與他感情密切的外甥“Bob”的一段關係,因此舞蹈中不斷以群舞串場,並適時安排男主角與分別飾演以上角色的舞者之間的雙人或三人舞。在充滿浪漫旋律的現場音樂聲中,將舞作帶入整場的高潮,整體水準,可圈可點。

     《羅曼史》舞劇,相較於《早餐時刻》,這齣由目前旅居柏林,並與德國編舞大師莎夏.瓦茲(Sasha Waltz)合作的台藝大校友與前雲門舞集2團員的孫尚綺,所結合舞蹈與現場影像拍攝和與即時剪接投影的前衛作品,手法顯得古典保守。也不像今年台北藝術節另一項和舞蹈有關的《Play.包浩斯》動態裝置展的精神,目的在復興德國於1920-30年代,面對工業革命與一次大戰等社會的衝擊,不得不重新思索人類存在的價值,因而鼓勵藝術家放手玩耍,發揮各自的潛能。曾在德國包浩斯重鎮德紹(Dessau)劇院擔任獨舞者的北藝大校友陳韻如,也是在德國時,受邀參與這項計畫,朝向編舞發展。

     台灣旅外舞蹈人為數不少,想返台發展的也大有人在,只是國內市場相當飽和,如何讓我們的人才,發揮所長,正是許多人長期熱衷關切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