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中國時報旺來報─新藝見20120916
  • 刊登日期 2012-09-16
  • 類別 展覽
  • 作者 賴香伶
從視網膜、鏡頭到螢幕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化已成為當代社會最重要的特質之一。在全球化的進程中,消費主義當道,科技媒體的遽速發展對於生活的影響不僅無遠弗屆,更是無所不在。在這樣高度資訊化的生活模式中,影像的橫溢氾濫更已成為當代社會的普遍現象。由「眼見為真」到「有圖有真相」,不斷求變的影像媒介逐漸主宰了人類對於世界的感覺以及認知,人們如何面對與突圍?

     目前在鳳甲美術館展出的「複眼:台北圖宰場」是由青年策展人吳牧青策劃,邀請九位藝術工作者聯合參加。策展人在展覽專輯序文中首先以「從視網膜、鏡頭到螢幕」的推移,揭露當今社會受影像媒體宰制的現場:「舉凡無所不再的監視器、外拍風潮、人車一台的行車記錄器、任何表演現場觀眾手上的錄影手機海、社群相簿….」。(註1)如此迅速便捷的影像製造與傳播方式,使得全民開講以及全民創作蔚為風潮,影像媒體成為最有力的公共論壇媒介。於此,策展人提出了「如果媒體世界中的公民對視覺和感官得媒介已轉變至此,那麼,當代藝術能做的突(圖)圍又是什麼?」(註2)的質問。當創作成為任何人隨時隨地的可能時,藝術家的身份為何?其角色如何轉化?應如何看待影像的生產和消費?策展人以「提問、批判並同時提出想像」作為策展動機,藉由開放徵件、邀請展出的方式,鼓勵回應送件的藝術家構想新作,共同擴延策展議題的討論向度。

     在九位參展的藝術家中,林弈維所提出的《共遊計畫》是一項兼具趣味與詩意的文字/影像複合媒體計畫。在其自稱為「相本旅程」的行動計畫中,藝術家沿用「觀察、邂逅、索像、記述」的創作(行動)模式,在多處觀光景點觀察現場民眾的隨拍方式並選擇合作對象,最終向其索取該張相片,之後藝術家再根據每張照片以文字敘述與合作民眾的邂逅經歷以及觀察。「共遊計畫」即由影像(觀眾隨拍照片)以及文字(藝術家的文字札記)共同組構而成,藝術家透過呈現日常生活的隨機狀態,藉由影像與文字互為文本的並置與參照,探討媒體的真實性與表現性。於此作品中,影像作為一種「攝影文件」,不僅反映了生活現象本身,似乎也指涉了脫逸現實的其他想像可能。而文字作為思想的載體,述說的工具,如何在記錄和詮釋之間呈現事件真實?

     《整形計畫》則是藝術家張允菡帶著維納斯石膏頭像到整形外科求診的經歷。作品以雙頻道投影方式呈現,內容包括了問診的對話、整形手術的規劃以及執行過程等。作為古典審美「代言人」的維納斯一向是傳統學院中進行美感訓練和技法傳承的標準範式。維納斯的整形問診代表著對於經典的質疑或挑戰,是藝術家嘗試探討古典審美觀如何對應流變的當代藝術狀態,並探究經典的當代意義為何?本作藝術家將當代外科醫生投射為古典的雕刻家或藝術家,反映出藝術家身分、藝術價值和審美意義在不同歷史年代的落差。策展人更以《整形計畫》對應影像社會的形構,討論影像的交織、解構和重組如何不斷演繹著新的敘事與詮釋可能。

     在「複眼:台北圖宰場」展覽中,策展人吳牧青不僅提出對於影像本質以及表現的思考,也試圖重探視覺感知和影像生產的關係,尋找影像的多種形構與觀看可能。「除了影像戲法之追逐,新媒體藝術的任務有無可能不在媒材上,而是在新的視覺媒介環境上?」(註3)這樣的討論意圖或許可以在黃民安的《城市畫布》作品觀察得到。來自戲劇專業背景,現為「再現劇團」團長的黃民安,自2011年開始創作《城市畫布》系列,至今已累積了逾20幅「刷畫」作品。所謂的刷畫其實是黃民安在想在舊牆上製造「更好看或更好玩」的圖像的偶然實驗。最早以鋼刷在佈滿青苔的牆上磨刷出圖像,後來則逐漸累積出幾何圖形、國畫山水、文字書法等,以及根據場域特質或牆體紋理所作的圖像。不同於一般牆面塗鴉以噴繪覆蓋的方式成畫,黃民安的刷畫則以減法方式磨掉如青苔等牆面表層物質,完成的作品乃由其觀察牆體環境所得,並和當下心緒交織而成,因而藝術家將其比擬為「自己尋找自己的旅程」。《城市畫布》以文件、攝影輸出以及錄像等複合方式呈現具有高度身體性的創作行為,流露出一種類文化考古的趣味。藝術家以其視覺感知去形構、或去召喚出隱匿於城市環境中的地誌圖景,並揭示出影(圖)像生產的文化意義。

     從視網膜、鏡頭到螢幕,「複眼:台北圖宰場」展覽藉由呈現影像/圖像生產的多樣方式,探討身體經驗與機械科技、現實生活與影像世界的多重關係。其中對於新的視覺媒介環境的開發與關注,使本展呈現出與其他媒體藝術策展的不同討論視點。

     註1、2、3:出自策展人論述《從視網膜、鏡頭到螢幕-歡迎來到圖宰城市》,見展覽同名專輯頁7-11。


作品:《複眼:台北圖宰場》吳牧青策展
時間:2012/0825~2012/09/23
地點:鳳甲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