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原載於民國91年5月13日中國時報「台新藝術獎每週評論」
- 刊登日期 2002-05-13
- 類別 展演評論
- 作者 江映碧
從「禁忌」到「競技」,從「甜美」到「毀滅」
從「禁忌」到「競技」,從「甜美」到「毀滅」
評舞蹈空間舞團《禁忌競技派對》
江映碧(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觀察委員,文化大學舞蹈系副教授)
演出名稱:《禁忌競技派對》
演出團體:舞蹈空間舞團
演出時間:民國91年5月4日
演出地點:華山藝文特區
《禁忌競技派對》是楊銘隆與舞蹈空間舞團全體舞者集體創作的舞作,以輕年人的次文化為主題,在斑駁陳舊的華山四聯棟演出。楊銘隆整合游移的裝置空間、現場DJ肢體符號與視覺效果等,作跨界的集體創作演出。《禁忌競技派對》原名《頹箱異典》經過六個月的沉澱與精煉,編舞者將十段舞蹈修剪成九段,並且將未發展完成與多餘的殘枝破綻整修完成。全舞包括〈角落裡的禁果〉、〈矽膠貴夫人〉、〈戾慾歡樂城〉、〈你們看不見我〉、〈破牆〉、〈蘇打樂〉、〈e紳士的夜〉、〈毀〉、〈日蝕下的世界〉。皆反映年輕人的都會迷情,充滿曚昧、情慾、毀壞及物化的生活形態。
有異於往常的保守嚴肅,楊銘隆的舞蹈突然high了起來、雖然崔莎布朗的動作精髓仍然游走於舞者的身體,但每一段舞都展現舞者個人特質,以拼貼的手法和舞蹈劇場的激烈動力,生動活潑的將青少年生活特質地顯露出來;失落、愛情、禁果、紙醉、金迷、競技、暴力、飆車、白粉、墮落、失意、放縱…。這一切看來似的有些過度的渲染,卻樣樣不陌生。只是隱藏在墮落的外表,應是一顆顆枯竭無望的心靈,不禁令人感慨到底是錯在那裡?
張望利用閒置空間的荒廢之美將全場分割成六至七個不同的空間場景,觀眾在燈光的暗示下,穿梭於四聯棟倉庫的各角落,多元的舞台設計,使人彷彿親身處於廢墟、密室、高牆、酒吧、閨房、舞廳等不同場所。加上DJ與燈光的氣氛營造更加強神秘誨暗之氣氛,主舞台置於場中央,以倒立的枯樹作為主演區的景象頗吸引人,它和誘人的蘋果成為強烈的對比。輕狂的少年從暗自垂涎到集體咀嚼,隱喻一種感官的愉悅與情慾的放縱,從禁忌到競技,從甜美到毀滅,舞台、燈光、音效與舞蹈之配合極為完美。
當你在積極地棄絕「禁忌」時,是否已陷入另外一種「禁忌」?
當你在努力地逃脫「墮落」時,似乎已跌落另外一種「墮落」中,一直是本作品要探究的問題,這不只是年輕人的迷思,也是每一位追求物慾生活的成人要省思的問題。
舞蹈空間的舞作風格雖然包容性極大,但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停滯不前,如今在楊銘隆與多位新銳舞者的衝刺下,顯露令人欣喜的新氣象,期待他們勇敢地突破正規肢體訓練、與傳統劇場形式的束縛,再創另一高峰。
(本文原載於民國91年5月13日中國時報「台新藝術獎每週評論」)
圖說:舞蹈空間舞團《禁忌競技派對》
提供:舞蹈空間舞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