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原載於民國91年6月18日中國時報「台新藝術獎每週評論」
- 刊登日期 2002-06-18
- 類別 展演評論
- 作者 胡民山
海闊天空,奈何創意狹窄
海闊天空,奈何創意狹窄
評海闊天空舞展
胡民山(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觀察員,國立台灣體育學院舞蹈系講師)
演出名稱:世紀當代舞團《看誰在看誰》、體相舞蹈劇場《更衣間》、水影舞集《東方,在時間軸上位移的女人》
演出團體:世紀當代舞團、體相舞蹈劇場、水影舞集
演出時間:民國91年5月16日~6月1日
演出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國家劇院實驗劇場以海闊天空為題,本年度甄選出三個舞蹈團隊。
一、世紀當代舞團,由編舞者姚淑芬為主導啟用團員林志斌和潘鈺楨聯手創作《看誰在看誰》Peeping。將表演區布置成塗鴉及洩慾的街角,可投射影像與X光片的室內場域。其中以強烈性的動作及生活化的戲劇表演,與影像結合,並以城市觀看的現象為表現訴求。舞作雖可以看到城市少年的不安,但過多的拼貼卻顯得雜亂。
二、體相舞蹈劇場,以編舞者李名正為首,邀請范靜文共同創作《更衣間》Dressing Room。他(她)們以多個如同服裝店的小更衣間布滿表演區,李名正透過多個出入於更衣間的女子試圖築構出他的私密性花園。有頹廢的特質,但太多的片段拼湊而顯得無厘頭。范靜文在更衣間裡話說女人,也囿於待嫁娘及憤世女的窠臼而了無生氣。
三、水影舞集,是譚惠貞主編的《東方,在時間軸上位移的女人》。以傳統女性穿著「三寸金蓮」的拘謹與現代女性外放的宣洩,從不同的造型及動作質地相互交錯,敘述著不同時空的女性。舞作雖屬流暢,卻浮於多情節的單薄。
三個舞團的編舞者是近年活躍於表演舞台的新一代。「海闊天空」甄選年輕編舞者的正確性無庸置疑,要點是觀眾必須轉化觀舞經驗去「發現」!的確,這批年輕編舞者以不同於以往平鋪直述的舞作,經常是跳接、拼貼、多種的情緒傳達。在表演區也佈滿了裝置,再加上影像製作的運用,多重的視覺效果作為呈現,可謂為琳瑯滿目;他(她)們的用心是可以被看的到,但如此的大費周章是否得宜,值得省思!
實驗劇場提供空間讓喜好創作者可以天馬行空盡情揮灑,即使作品不成熟,只要具創意性及實驗性的題旨,觀眾基本上都還願接納。但令人擔憂的是,大部分表演呈出的共同狀態!編創者雖有熱情,但表現上卻一味在安全的範疇裡尋求快感,或迷於意識形態當護身符,而身體及動作的探索、事件的深入或發覺都難以深入其間。導致作品經常流於速成的拼組,或花稍的裝置、音效及影像的投射作為包裝。如果說,已經不奢求最難的創意呈現,卻連最基本的實驗精神都付諸闕如,那實驗劇場提供的支援其意義何在?
速成的拼貼偶而會有曇花一現的效果,但終究易流於不切實際。也不要只埋首於制式的技巧,意識形態的依歸及場面佈置的掌聲,可以是回到人、身體、事件……基本點的思考與探索,在創作上方能有所助益!
(本文原載於民國91年6月18日中國時報「台新藝術獎每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