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原載於民國91年11月11日中國時報「台新藝術獎每週評論」
  • 刊登日期 2002-11-11
  • 類別 展演評論
  • 作者 蔡依雲
在虛幻的極光之境安頓?

在虛幻的極光之境安頓?
評屏風表演班《北極之光》
蔡依雲(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觀察委員,藝評人)

演出劇名:《北極之光》
演出團體:屏風表演班
演出時間:民國91年11月6日
演出地點:國家戲劇院


屏風度過去年「停演」事件,繼以一檔舊戲新演而使票房回春,站穩腳步之後,編導李國修很快地又完成新作品《北極之光》。劇團慣以影視娛樂界人士為卡司,此次更加重比例,全戲亦以大眾喜愛的浪漫愛情為主題,果然使票房告捷,證明劇團操作策略成功。

戲的結構共分二十場,主要講述一個貫串三代情愛的浪漫「意念」--即一生至少要和心愛的人一齊看一次北極光。就算愛人不能與之共赴,自己仍要千里迢迢去看,並且在那裡等他。編導以「印記」(說過的話或令人心動的動作)、「誓約」、「等待」這些愛情裡重要的質素勾勒初戀的唯美,並將小我承載於時代的軌跡與傷痕中,試圖建立起觀眾的現實感。然而在整晚演出中,我雖專注觀賞,卻不斷感到疏離,或許,是因為我窺見了編導在現實與幻想間拉扯不已所致。

藝術作品的呈現的確得簡化人生的細節,萃煉重整以呈現作者想表達的意念,一齣兩個半小時刻畫數十年、含三代人物的延展型舞台劇,更是得精心設計連綴。編導選擇了時空自由跳躍的方式,鋪陳角色關係與情節,部分的環節相扣甚巧妙,部分卻跳接太快(如猴子驟逝、小老頭與宋父離開),突然的事件框在有限的篇幅中,觀眾還來不及感受張力,就得參與人物的情感,疏離之感自不待言。況且,愛情是需要醞釀發酵的,我們固然看到了猴子與小老頭的戀愛場景,但是更教人刻骨銘心的情感還沒有抒張,兩人就莫名其妙分手了,緊接著又是下一代的戀愛情事、上一代的謎情,編導想像中的貫串與呼應似乎就此被「不成立的現實」所吞噬。

此外,編導企圖以雋語來表達浪漫想像或烘托情境,如果通篇劇作的語言能凝煉成詩文,或許就完成了「古典的革命」。可惜,美詩雋語都在觀眾還來不及體會劇中人物的情感下化為空言,例如宋父決定要擺脫令他不滿足的生活,追尋初戀人,卻「託言」是因為不想見到妻子坐牢至死,並說出「現在是妳最美的時候,讓我離開妳。」這般如詩的言語。但這多令人愕然呢?小老頭也說出諸如「希望黑夜永遠不要結束」、「我一直在找一個心愛的人陪我流浪」等浪漫言語,事實上卻離開懷孕的女友,獨自流浪二十三年。

至於謝幕之後的一段小結,或許可以總括我如何解讀這齣戲的思想內涵:延續尾聲所述,見到北極光之後許願,奇蹟會出現。於是,宋母所見的奇蹟是拋下她遠走的丈夫,將自己珍愛的初戀情人的信慎重地交給她;猴子所見的奇蹟則是小老頭將定情物娃娃交給她;小君見到的則是濫交且滿口謊言的男友獻上一枚戒指--三位女性皆喜極而泣!

我多麼希望劇終台下響起的如雷掌聲,是天真幻想的男人們所發出的!

(本文原載於民國91年11月11日中國時報「台新藝術獎每週評論」)

圖說:屏風表演班《北極之光》
提供:屏風表演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