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原載於民國91年11月19日中國時報「台新藝術獎每週評論」
  • 刊登日期 2002-11-18
  • 類別 展演評論
  • 作者 胡民山
在蘆葦中的真情與圖像

在蘆葦中的真情與圖像
評台北越界舞團《蘆葦地帶》
胡民山(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觀察員,國立台灣體育學院舞蹈系講師)

演出名稱:《蘆葦地帶》
演出團體:台北越界舞團
演出時間:民國91年11月7日
演出地點:台北新舞台


台北越界舞團,多年來成熟的表演與展現,可蔚為舞蹈界風範。今年度秋季展有兩支新作,分別由主編舞家羅曼菲與來自英國編舞家夏洛特‧文森提出概念與編導,並結合了舞者們共同創作。

以往經常以社會批判題材,強烈性動作質地做為舞蹈創作的編舞家羅曼菲,因故輕隱了兩年也沈澱了許多。新舞作《蘆葦地帶》是對生命的感悟,再次回到對「人」的思考。於力求真實的正確性中,從自身過往衍化出情境,以寫實表現方式描繪了有如河流般的記憶與身體。

情節性的舞作,由三組不同的男女在蘆葦叢中,分別以不捨、浪漫、回想、喪禮、感悟等情境的敘述,並彼此交錯在不同時空中,用以衍化生離死別與創痛後釋懷的放下。舞作的情慾轉化雖沒有誇張性激情,呈現的卻是質樸與真實的適切,更有明晰的完整。

資深舞者們的身體雖不再有年輕舞者的健美與纖修線條,但她們累積了深沈的細緻,不但能深刻與清楚潺述著身體語彙,而且更可以準確釋放出舞蹈藝術的能量。整體上傳達的已非侷限在羅曼菲的情慾,而是舞者內面隱密的情感狀態,呈現的可以是「人」情愫的共生像。舞台裝置的蘆葦在暗基調燈光下,也烘托出秋季時分孤寂的氣質,讓舞作添增了幾許淒美,並相輔相成勾勒出視覺上唯美圖像。

夏洛特‧文森提供概念與舞者共同完成的舞作《囍宴之後》。整體上都進行於戲劇化的舞蹈呈現,雖很公式化以雙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群舞等配置出舞蹈結構,並在輕鬆富節奏性歌謠中營造彼此關係,但沒有偉大事件預設,與沒有壓力的趣味性所呈現的表演,在混雜的當下顯得格外清新。缺憾的是,在沒有情緒的聲音及語意不清的念白中不但暴露了舞者不善於口白之短,也顯得多餘;舞者有展技的鋪陳卻缺乏明確特質與發展,最後結束預留空間也不知所以然?

多世紀來「人」的問題一直是藝術家們面臨的課題!但解構、重組的後現代效應,導致多數作品至今仍持續發酵於多元的素材運應與無可名狀的自我意識,人本的問題幾近於模糊,或許這是階段性過程,但何以為是?如何為適?一直是被討論的議題!台北越界多年來在羅曼菲的編舞、林克華的舞台設計與林慧玲的音樂構成鐵三角組合,再加上吳素君、鄭淑姬…等資深舞者的詮釋,彼此共同成長與長期性累積下,所以能呈現出它的精緻性特質;此展在沒有大道理、沒有不知所云的意識形態之下以「人」為本的自覺,不同於唱高調的模糊,而顯得更加真實與成熟。

(本文原載於民國91年11月19日中國時報「台新藝術獎每週評論」)

圖說:台北越界舞團《蘆葦地帶》
提供:台北越界舞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