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原載於民國91年11月25日中國時報「台新藝術獎每週評論」
  • 刊登日期 2002-11-25
  • 類別 展演評論
  • 作者 謝東山
藝術的未來以美術的死亡為代價

藝術的未來以美術的死亡為代價
評高雄市立美術館「美術高雄2002 - 游牧‧流轉‧擴張」
謝東山(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觀察員,國立台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副教授)

展覽名稱:「美術高雄2002 - 游牧‧流轉‧擴張」
展覽時間:民國91年11月7日~92年3月2日
展覽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美術高雄2002」共展出十七位國內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展出形式上多少都指向台灣大眾藝術的未來。展覽標題為「游牧‧流轉‧擴張」,意指藝術家在媒體時代是處於虛擬的游牧狀態,創作方法若偏好偶然與隨機性,這樣的創作態度便有可能使藝術未來的走向造成無限擴張,使藝術一詞變得不可界定,而連帶地使傳統意義上的「美術」也將隱退。

此展特點是:沒有共同的主題,大部分作品由複合媒材組成,具高度完成性,內容大部分是輕鬆的、易懂的,甚至是娛樂的。趙虹惠由電腦合成影像與布料構成的《邊界》,洪上翔以壓克力、影像裝置組成的《似星體》,蕭從聖的互動式聲光影像裝置《漣漪》,梁任宏影像動力裝置的《流象》,許淑真行為表演錄影紀錄的《自像畫I》,王國益以複合媒材組成的《零距離》等作品,雖然各有其創作意圖,但都屬於高科技、低意涵的作品,提供觀眾視聽上的驚奇或震撼。盧明德、張惠蘭、賴新龍、黃志偉、柳菊良、黃文勇等人的,同樣地,都有其創作上原初的訴求,但傾向於題材簡單,完成度精確的藝術品。比較需要觀眾咀嚼意涵的作品,大概只有高秀蓮的《精神光引》,潘大謙的《大偽似真》,陳逸堅的《再見南國》,陳明輝的《哈碼星》,以及龔義昭木造實體屋的《異鄉人》。整個展覽中,這五件作品勉強說來,還含有文學趣味。

這個展覽呈現的不是高雄這個城市的文化風貌,而是這個城市的新藝術觀點,其重點指向一種藝術在國內未來的可能發展方向;那就是放棄本土化問題意識型態的過度承載,放棄藝術對族群、國家、歷史的責任,最後,可能也是最重要的,還必須使「美術」死亡。

現代藝術的發展最終是在個人化,「個人」雖自然仍含著多量的民族分子,但其作品總是個人的而不可能是集體的。五○年代以來,不少藝術家有一種誠意,想以藝術媒介為國家民族服務,特別是在政治上想找藝術去做幫手的時候,但結果都是不如意。在這次展出中,本土性議題或在地藝術語言已讓位給中性媒材。我們如果肯採用看與聽的東西去製作藝術,卻將政治議題的東西放下,這應該至少可以有一種好處,即台灣視覺藝術可得到一點創作上的自由。藝術既不被人利用去做工具,也不再被干涉,有了這種自由,它的生命就該會穩固一點。在台灣視覺藝術發展上,這樣或者反而將能提升其整體的品質。

在我們這個的時代,人們都是過勞,腦力耗盡,不但讀的文學覺得麻煩,就連無聲無息的純繪畫、雕塑也沒有耐心去觀賞咀嚼了。靜態的美術之力量薄弱,敵不過吸引人的視聽藝術,原是當然的。美術的未來會怎樣呢?恐怕這死亡的事大概不會出現,但是未來大眾的普遍性與通俗性將會失掉,而與古器物相同,都將隱退到安靜的美術館角落裡,只等待少數博雅的觀賞者。就美術本身來說,這樣或者反而將使質的方面能有進步亦未可知。雖然新類型藝術的成熟終將放棄與美術的血緣關係,美術的未來仍然還是樂觀可期的。

(本文原載於民國91年11月25日中國時報「台新藝術獎每週評論」)

圖說:高雄市立美術館「美術高雄2002 - 游牧‧流轉‧擴張」
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