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原載於民國91年12月23日中國時報「台新藝術獎每週評論」
  • 刊登日期 2002-12-23
  • 類別 展演評論
  • 作者 趙玉玲
重建的詮釋空間與限制

重建的詮釋空間與限制
評唐樂舞《唐大曲蘇合香》
趙玉玲(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觀察員,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演出名稱:《唐大曲蘇合香》
演出團體:唐樂舞(新古典舞團)
演出時間:民國91年11月22日
演出地點:國家戲劇院


《唐大曲蘇合香》是「唐樂舞」繼去年十二月的《尋找失去的舞跡-重建唐樂舞文明》之後,再一次發表重建古代舞蹈的成果。二○○一年成立的「唐樂舞」其成員來自「台北市立國樂團」以及「新古典舞團」。該團創立之目的在於重建唐宮廷樂舞,對唐朝之樂舞文化作全面性的研究、演出與出版。這次「唐樂舞」在國家戲劇院的演出是以去年中山堂的新製作〈皇帝破陣樂〉、〈春鶯囀〉和〈拔頭〉為基礎,添加最近重建的〈蘇合香〉。

《唐大曲蘇合香》呈現的四首舞蹈皆為唐代的宮廷讌樂,其中〈皇帝破陣樂〉原為唐太宗所創,紀念他當秦王時擊敗劉武周的戰陣。長袍著冠的四名舞者,以屈身、行禮、蹲步、迴轉、行進以及擊打砍殺等動作表現戰鬥的形象。舞者排列出方形的隊伍,動作沈穩有力。隨著舞蹈的方展、舞者的空間方向與動作速度隨之改變。〈春鶯囀〉是唐高宗命令西域歌工白明達創作,描寫晨間鶯聲啼鳴的情境。舞者著華麗的寬袖長衣,頭戴金鳳髮飾。五名舞蹈在梯形的隊形規範中做出擺袖、揚袖、傾斜屈身、行禮蹲步、迴轉行進等動作。簡約的動作格式中,蘊含著翩翩起舞的意象。〈拔頭〉則是由印度傳入中國的舞蹈,舞者戴者表情誇張的散髮面具,穿著具有日本風味的服裝。舞蹈以強而有力的握拳、擊打動作結合踏步、跳躍動作,描寫胡人尋找殺父猛獸、為父報仇的悲憤心情。〈蘇合香〉原本是印度阿育王食用蘇合香藥草後病癒而創作的舞蹈。舞者著鮮黃色絲質窄袖服裝,頭戴金色的頭飾與髮巾。舞蹈語彙近似〈春鶯囀〉,然而窄袖的甩動舞在空間中劃出不同的圓弧線條,帶出一股含蓄的律動之美。為了增添歡慶喜樂的氣息,〈春鶯囀〉的演出除了重建的舞蹈之外,更在上舞台以及樂池中添加彩帶舞群,企圖製造活潑的氣氛。

由於中國古代樂舞傳統的流失,現代學者除了搜尋存在於中國古代典籍與繪畫資料,更必須參考保留於日本的唐樂以及韓國的宋樂傳統。影響所及重建古代舞蹈成為一項繁複艱鉅的工作,重建者必須有學者的考據、分析與研究能力,更要具備編舞家的創作與想像力。除了針對有限的文字、圖畫、語音以及動作資料做判讀、解構與還原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夠連結片段的樂舞資訊、賦予其時代的特性與風格。受到參考資料、研究方法以及重建者個人的藝術涵養與認知的影響,「舞蹈重建」(dance reconstruction)無法百分之百的還原舞蹈作品本身,它是根據參考資料而建構出類似於原本舞蹈的作品。其實它呈現出的是舞蹈重建者對於該舞蹈的了解,表現出舞蹈重建者的詮釋。

《唐大曲蘇合香》的音樂與舞蹈基本上是以日本皇宮內保留的樂舞資料為主要重建的依據,另外參考敦煌文獻以及中外學者研究發現。受到參考資料的影響,該製作整體上呈現一股日本風味。此次演出吸引音樂、舞蹈、文學、史學等不同領域的觀眾,造成極大的迴響。雖然觀眾因為個人學養以及認知的差異而對演出的唐樂舞有不同的評價,但是劉鳳學博士與「唐樂舞」的努力卻是不容忽視。要改造長期接受的西方舞蹈訓練的舞者,使其放下外展、延伸、流暢的動作特質,並且轉而接受內斂、沈穩、規律的舞蹈質地是需要耐心與毅力的。該團藝術總監劉鳳學博士能在文字發表研究發現之外,更以實際劇場演出的方式呈現她三十多年來研究中國古代舞蹈的成果,更是令人敬佩。

(本文原載於民國91年12月23日中國時報「台新藝術獎每週評論」)

圖說:唐樂舞《唐大曲蘇合香》
提供:唐樂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