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 典藏今藝術130期
  • 刊登日期 2003-07-02
  • 類別 觀察論壇
  • 作者 李俊賢
社會進步 藝術節發展一當代台灣藝術節形成原因初探

21世紀的台灣藝術節症候群

「藝術節」是辦活動的好方法,早在1980年代中,藝術節已開始在台灣出現,當年的「藝術節」非常藝術,多半是政府為了推展藝術,把很多展演活動集中在一個時段密集推出,希望在團結力量大、火力集中的情況下,因為量大造成效果,逐漸把藝術帶入民眾生活。當時的「藝術節」內容純粹,「為藝術而藝術節」的企圖清楚,是台灣「藝術節」的古典時期。

21世紀開始,「藝術節」在台灣有了新的變貌發展,各地「藝術節」的數量暴增,「藝術節」的名目五花八門,有正統正當的「鋼雕藝術節」[高雄市]、「半島藝術季」[屏東]、「石雕藝術節」[花蓮],而更多的是諸如「蓮花藝術節」[台南縣白河]、「石斑文化節」[高雄縣永安]、「鳳邑藝術節」[鳳山]之類的「藝術節」,以藝術之名,行推展地方產業之實的「藝術節」。

這種藝術節,是為產業而藝術的「藝術節」,「藝術節」的目的是產業的行銷推廣,這種「藝術節」,藝術是用來暗示產品的品質、品味,很像化妝品海報中的蕭薔、蕭亞萱,用來引導觀賞者對於化妝品的美麗、美白想像。不管任何產品,有了「藝術」加持,似乎立刻就精緻高貴起來,「偶阿喊級」、「拔蠟奶雞」如此,「虱目魚烏甕串」也莫不如此。而且:辦「藝術節」不用申請執照,甚至連付手續費都不用。既然廉價而好用,「藝術節」當然在台灣成為一種另類社會運動,迅速發展。

當下很多台灣的藝術節,產業和藝術夾雜在一起,誰是主、誰是客,多半不很清楚,到底是「拔蠟節」,還是「藝術節」,一般也很模糊。而重點是這種「藝術節」越來越多,可見這種「藝術節」真的很好用。這幾年來台灣辦過很多「藝術節」,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壓垮駱駝的,絕非最後那一根稻草」,台灣近年來的「藝術節」潮流,其實是許多條件因素共同促成的,以下謹詳述之。

以藝術之名─文化成為政策

在傳統政治觀點上,文化可說是一種「賠錢貨」,除了當權者用來裝點門面、炫耀財力物力,或是極權政治社會用來鋪陳、烘托意識型態的正當性[如1960年代台灣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多半是能省則省。在預算的分配上如此,在人才的配置上也如此。在過去台灣政治結構中,文化事務可說是一些邊緣公務員[如臨退或軍職轉任者]運作一些零星預算下的產物,雖然聊勝於無,也確實是乏善可陳。

時代進步,社會發展,台灣政治結構改變,產業型態改變,人民需求也改變,文化事務在各級政府的政策中,角色地位有了很大的變化。就現代當權者而言,文化事務不僅不是「賠錢貨」,反而是「本輕利重」,成本低而效益無窮的利多股,值得投資。

當今媒體時代,政治人物經由文化藝術的「陪襯」,容易獲得正面形象,因而獲得極佳的政治行銷效果;「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會聽鋼琴演奏的市長應該也不會太差吧」,政治人物在文化活動中扮演適當角色,甚至作為主導者,都是把政治人物以正面形象訴求於民眾[選民]的好方法,因此,當代政治當權者,由個人現實利害考量,多半樂於支持文化活動。若就更實際的施政而言,所謂「政績」,由經濟面檢測是最簡單的方法,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誹聞不斷,而起女主角長相抱歉,傷透了美國百姓的心,卻因在任時經濟一片大好,得以連選連任。現代主政者為了維持政權,絕對要全力「拼經濟」。在台灣的地方政治,「拼經濟」就是發展產業,各種地方產業欣欣向榮,行銷海內外,從而促成產業更繁榮發展,是維持政權的最大保證。在地方政治層面上,「拼政權就是拼經濟」,「拼經濟就是拼行銷」,可說是雖不中不遠矣。行銷的方法很多,透過文化藝術的包裝,是最簡便又合乎公平正義的方法。做為政治當權者,以文化藝術活動行銷地方產業,在產業和文化兩個面向上雙贏,當然會積極推動,近年來流行的產業文化藝術節,都是這種概念的產物。其中,由阿扁總統代言,宣稱吃黑鮪魚可以房SARS的屏東「黑鮪魚藝術季」,可算是典型的例子。而一些以觀光為重要產業的地方,如花蓮的[國際石雕藝術節]、宜蘭的[國際童玩]等,也常可見地方政府以文化藝術行銷地方產業的例子。

在更理想性的層面上,近年來,文化已成為區域競爭力的檢測標的,除了傳統的工商產業、教育治安,文化已成為另一種競爭力的指標,較有遠見的主政者,多半能體察這種時代潮流,願意經由推動文化藝術,強化區域競爭力。

不管是基於最淺薄的當權者個人行銷目的,乃至於理想層面上,提昇區域競爭力的思考。對於當代政治當權者,文化事務已非從前的「花瓶」,而是必須用心經營積極推動的重要政策,這種政策思考,以「藝術節」模式實踐是最簡單易行的,當前台灣地方「藝術節」風起雲湧,可說是政治當權者執政思考下的必然結果。

無心插柳或眾瓠子生菜瓜─社區總體營造10年結果

李登輝主政初期,為了消解兩蔣統治時代殘留的大中國意識型態,開始由中央政府主導,在全台灣推動「社區總體營造」運動,期待藉由社區營造,誘導國民關心自身週邊事務,進而拔除原本存留台灣人民各生活層面中的大中國意識型態。李登輝時代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主要動機是政治的,而社區總體營造外部包裝的「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策略,在「設造」推動多年之後,有不同面向的發展,「藝術節」是其中一種結果

就中央政府的「社區總體營造」推動者而言,「設造」運動的核心內涵是政治的、去中國化的。對地方社區的第一線實踐者而言,產業面向的誘因,或許才是地方社區投入「設造」的主要目的。「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將社區中具有產業潛力的歷史文化「商品化」,成為增加地方社區收入的資源,或將原本一般平常的產業,附以歷史文化內涵,因為產業被附加的文化標籤,在類似商品中獲得有利的市場定位,從而提昇產業的價值。

「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的觀念趨勢,使許多地方社區的日常例行事物,有了不同的意義。廟會、古道、古城等,原本就是地方固有的活動、空間,在「產業化」的概念下,這些事物有了產業上實質的價值,值得用心經營、全力行銷,而行銷地方歷史文化,舉辦「藝術節」可算是最簡便且有速效的方法。例如高雄縣內門的「宋江陣」,原本是社區例行的民俗文化活動,除了當地社區或少數外地的有心人士,可說是蘚為人知。近年來,在產業化的潮流下,積極開發產業面的可能,經過幾年的經營,近年來,以社區特有文化「宋江陣」為核心,結合當地農產、內門地區特殊的「外燴總舖師」,串聯附近景點,每年舉行「羅漢門藝術節」,可說是「文化產業化,」的典型案例。而一些「燒王船」、「搶孤坪」、「乞龜」之類的民俗文化節慶,近年來也都有或多或少的「藝術節化」的趨勢,「文化產業化」的觀念,確實影響很大。

而一些地方傳統產業,也在近年來被凸顯其文化內涵,表達地方產業的特殊價值,以利於市場行銷。所謂凸顯「地方產業的文化內涵」,以「藝術節」模式操作仍為最主要方法,因為每個地方都有「特產」,這種類型的「藝術節」特多,從「虱目魚」[高雄縣彌陀]、「飛魚」[恆春]、「蜂蜜」[岡山],一直到「土雞」[高雄縣田寮]、「蓮花」,各有各自的「藝術節」,這種「一特產一藝術節」的台灣當代奇觀,當年「設造」的「產業文化化」策略,應該是最大的始作俑者。

「社區總體營造」固然涵蓋深沉的地方文史追索整理,長遠的地方人才組訓等工作。而藉由產業與文化結合,增加地方收益,應該是與設造有關的公私部門積極投入的主要誘因,產業與文化結合,在當下的台灣以「藝術節」的模式出現,可說是必然的結果。當年李登輝為了建立台灣人在地意識,隆重推出「社區總體營造」運動,10餘年來,其政治目的應以部分達成,而近年來各種產業「藝術節」風潮風起雲湧,或許是無心插柳的另類收穫吧。

星星之我心─國民對深度休閒的需求

有人認為:「一代不如一代」,孔子也說:「吾不如三代遠矣」,不過台灣社會確實有進步,至少在休閒生活的處理上,近年來進步很多。

所謂:「量變形成質變」,台灣人民休閒生活內涵改變,應始於週休二日實施。台灣開始週休二日,使台灣人民真正思考休閒生活,進而改變生活的內涵。週休二日,使台灣人從「工作的人生」躍升為「休閒的人生」。

休閒成為台灣人生活的常態內涵,台灣人民對於休閒生活的內容品質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謂的「深度休閒」,或許是當代台灣人對休閒生活所要求的內涵,而所謂「深度休閒」,最簡便的實踐方式仍為休閒生活與文化藝術的結合。以休閒生活中的重要項目──觀光旅遊而言:過去台灣人旅遊,常有「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的註解,因為時間有限,只好拼命趕路[趕景點],休閒也是一種「車拼」,雖有旅遊休閒之名,卻不一定有休閒之實。近年來,所謂的「深度旅遊」成為旅遊趨勢,「旅遊不僅是旅遊」,更希望在旅遊的過程中,有更多深度內涵,使旅遊除了官感的刺激外,更有「智、情、意」的收穫,最後達到「身、心、靈」的提昇。而「深度」是抽象的,「智、情、意」、「身、心、靈」幾乎都是感受的,訴諸文化藝術,似乎是將他們具體化的好方法。因此,台灣的套裝旅遊,開始出現以「藝術節」為主題訴求的行程,或以文化藝術為主題的行程,以文化藝術來表達旅遊行程的「深度」,是簡便直接且明顯易懂的。這種「深度旅遊」套裝行程推出,確實反映了具深度內涵的休閒活動,有一定的市場需求。

以文化藝術來深化休閒活動,是時勢所趨,是新世代國民的需求,面對如此的需求,各種生活環境、生活層面中的藝術質素固然必須被整理凸顯,而透過舉辦藝術節,則更有速成效果。「藝術節」在一定的時空裡,集中大量文化藝術活動,使人在那個當下時空,有了「時時有藝術,處處有藝術」的感受,有了立即的「深度感」。事實上,有品質的「藝術節」,確實對參予者有「受洗」的儀式功能,既是輕鬆休閒又可以精神心靈受洗,如此美好的事真的是人生難得幾回。因此有口碑的「藝術節」往往帶來大量觀光人潮,例如英國「愛丁堡藝術節」,在短時間內迅速建立國際名聲,每次舉辦時,都造成飯店客房一位難求的盛況。或如屏東縣政府從2001年開始推出的「半島藝術季」,以台灣第一個國家公園──墾丁為活動場域,從落山風起的十月開始,招集海內外藝術家在墾丁半島展開「藝術活動」。「半島藝術季」以藝術活動強化墾丁休閒活動的深度,提供遊客前往休閒的更大的誘因,使原本落山風季節較為低迷的休閒產業,得到實質的拉抬成效,「半島藝術季」提高墾丁半島各飯店的淡季住房率,其手法是藝術與休閒旅遊結合,以「有藝術內涵的休閒」為訴求,而且確實達到成效。「半島藝術季」的成功,除了表現屏東縣當權者對於觀光產業經營的用心與決心,也反映了「深度休閒」──有品質有內涵的休閒活動,確實是台灣人民的期待。近年來,台灣人民對於這種「深度休閒」的需求可說是有增無已,類似的「藝術節」案例與日俱增,如台東的「南島藝術節」、甚至高雄的「貨櫃藝術節」等,都有或多或少滿足這種「深度休閒」之需求的目的。

走出斗室迎向陽光─藝術家的社區參與

藝術家有很多種,有些藝術家關在象牙塔裡,每天想像要穿Armani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有些則實際參與社區,較有活動整合能力者,往往在一些「藝術節」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

「藝術節」本來就要有藝術家參與,否則就失去藝術節的正當性,至少會有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在目前台灣的「藝術節」潮流中,許多藝術家在「藝術節」活動中表演節目、展現作品,而一些積極參與社區的藝術家,甚至促成了一些「藝術節」的舉辦。

當前的台灣社會,正面臨各種產業轉型的階段,各行各業卯足全力追求更新發展,以適應新的時代。產業更新,必須追求產業在各種面向的提昇,而「精緻化」或許是台灣產業提昇的共同核心目標。產業「精緻化」的趨勢,對各種產業都造成衝擊,尤其是具有「初級原料」性格,原本比較「生產導向」的農漁產業,更形成巨大壓力。台灣廣大的農漁社區,原本「看天吃飯,看水打魚」,是一種比較封閉的社會生態結構,面臨加入「W.T.O」等要求國際化的趨勢,或是銀行接管農會信用部的變動,其衝擊是相對的大於其他產業的。

面對時代改變,台灣農漁業社區又因其社區的封閉性,普遍缺乏足以將產業精緻化的人才,在如此的尷尬時期,一些平常較積極參與社區的藝術家,往往可以或多或少的承擔這種「時代重任」,而既然是藝術家,他們操作產業精緻化的方式,往往是以「藝術節」的模式切入。

例如高雄縣大樹,自然的丘陵地環境,使他成為一個以水果蔬菜為主要產業的社區,其中鳳梨和「玉荷包」荔枝是有名的特產。近年來,因為時代環境改變,大樹地方產業「精緻化」的需求可說與日俱增。從2002年中開始,大樹農會開始委託藝術家張惠蘭策劃系列活動,如2002年冬,在「姑婆寮」倉庫舉辦,以藝術為主題,包裹大樹農特產及社區歷史人文的「你農、我儂」;以及2003年春天,規模更大,結合產業、文化、觀光的「鳳荔文化觀光季」等。張惠蘭在高雄縣非常積極參與社區,使他有足夠的管道和資源去配合大樹農村社區的需求,並在農會的配合下,將傳統的農特產促銷活動導入更「精緻化」的藝術節模式,大樹這一系列藝術節活動,可說是藝術家參與社區並參與產業「精緻化」的極佳案例。或如2000年初,屏東藝術家張新丕、劉高興等以竹田地區特產的「文心蘭」為題材,在竹田米倉舉辦的「花心頓物[竹田古名]」等,都是因為藝術家參與社區而造成的藝術節結果。

像「鳳荔文化觀光季」、「花心頓物」這類的活動,是因地方產業需求而發生的活動,這種需求在當下台灣可謂所在多有,因常常缺乏適當人才,這種需求往往被對應以一般商展賣場式的「農特產品展」,即使追隨潮流,附以「藝術節」、「文化季」的標題,因主事者專業能力不足,難免會使參與者有虛應故事的感受。

事實上,當下台灣廣大的農漁社區,或許才是真正對「藝術節」有大量需求的「大戶」,有更多藝術家參與社區,絕對可以提昇目前水準參差不齊的「藝術節」品質,或許台灣藝術家都太想去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了,台灣藝術家對於社區的參與,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藝術節」效應與效益

「藝術節」在台灣發燒,是各種因素促成的,「藝術節」在台灣各地普遍開展,則帶來各種效應和效益。在政治層面上,「藝術節」吸引大量群眾,其實無異於政治上的造勢大會,而且相對於一般的群眾大會,「藝術節」比較輕鬆軟性,更容易聚集不同立場的民眾,這種完美的政治效益,政治人物可謂了然於心,對於「藝術節」,當然要善以待之。在社會層面上,「藝術節」提供民眾休閒、消費、教育等活動,在休閒的氛圍中,各取所需,有的享受最直接的官感刺激,有的真正獲得智識的進長,甚至獲得心靈的提昇。而在產業上,「藝術節」的節慶氣息,足以帶動消費,大型「藝術節」甚至號稱有數億的產值[黑鮪魚藝術季]?在社會層面上,「藝術節」有無窮的效益。而回歸「藝術節」的本質要義──藝術,「藝術節」促成藝術家在公共開放空間直接展現作品,「藝術節」迫使藝術家思考「藝術節」標題,在各種不同的時空中創作,不同的「藝術節」,使藝術家上山下海「扛千金、擔重擔」,如此的考驗歷練過程,對藝術家未嘗不是一種創作思考盤整的過程,一些活躍於「藝術節」的藝術家,「藝術節」確實促成了他們創作格局的開展,而且,「藝術節」至少提供了藝術家實質的經濟收益。

從各種面向看,台灣在各種面向上都有「藝術節」的需求,而「藝術節」確實帶來各種形式的效益,因此,「藝術節」在台灣,應該還要繼續發燒吧。